继母传 27.与继女半个世纪情缘

作者 :

第27章与继女儿半个世纪的情缘

——徐静斐继母廖静文

初相识,母女很投缘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的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徐悲鸿长女徐静斐小时候,她几乎没有感受到多少真正的母爱,和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但是,她极爱戴仅比她大6岁的继母廖静文,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感佩比父亲小28岁的继母,极为敬重父亲的人品和画品,为父亲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女儿爱父亲,妻子爱丈夫,她们的爱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却是相通的。她们之间心与心碰撞交融的友情,犹如春风化雨,有着一种永恒的美丽。

在青城山,徐静斐常常看到一位漂亮的年轻姑娘坐在一棵大银杏树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她穿着一件紫红色的布旗袍,留着一头乌黑的短发,很少言语。这位姑娘就是廖静文。

徐静斐以前就听母亲说过,廖静文和父亲相爱,并说像她这样年轻漂亮的姑娘能爱上一个比她大28岁的人,不是图名就是图利。但徐静斐只觉得廖静文雅静好学,端庄美丽,没有一点儿轻浮鄙俗。她从心眼里喜欢这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姑娘。

1944年,父亲由于生活艰苦和过度的劳累,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和慢性肾炎,处于危险期,徐静斐闻讯后去医院看望,看到廖静文为照料父亲,已是头发零乱,眼圈发黑,形容疲惫憔悴。可以想象,为了父亲,她已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徐静斐的心中倏地涌过一阵感激的热流。

当廖静文送她到医院大门口,叮嘱她:“天快黑了,走路要小心呀!”徐静斐用力点头,心中一阵温暖。她在心里感激着廖静文:“我父亲多亏有了你啊!”

廖静文那时在父亲身边当图书管理员,对父亲的事业和生活都倾心相助。她为了辅助父亲的事业和照顾他孤身体弱的生活,她毅然放弃了入学不久的金陵女大,精心地照料着父亲……在父亲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她没有离开他,而是用自己的火热柔情和爱心滋润着父亲那一颗病中的心。她对父亲那真诚、坚定、纯洁、无私的情意,像一泓清泉,涤尽了徐静斐心中的疑团和隔阂。她怎么能够不感动呢?她又怎能相信妈妈说的她是为了图名、图利呢?

母女同进大学校门

徐静斐高中毕业时,考上了南京金陵女大。在大学里,徐静斐接触了一些进步同学,在政治思想上更加成熟起来。当蒋家王朝大厦将倾,顽固派仓皇逃奔台湾时,徐静斐表现出异常的明智和大义,毅然背叛了母亲,秘密跟随地下党来到皖北解放区,跨出了她人生抉择的关键性一步。

当父亲和继母在北京接到静斐的信后,他们感到无比欢欣和快慰。而这时,蒋碧微却孤身一人匆匆去了台湾。从此,徐静斐和母亲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天各一方,再也没有相见过。

1949年,徐静斐作为南京军管会的派出干部来到安徽。和黎洪模结婚后,她就一直在安徽工作。

徐静斐没有料到父亲的病情又会加重。1953年9月19日晚,徐静斐生了第二个孩子。而这时候,徐悲鸿已是生命垂危,北京的电报和信件不断地飞到安徽,但徐静斐一点儿也不知道。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为了防止身体本来虚弱的徐静斐,听到父亲去世噩耗发生什么意外,丈夫和医院对她封锁消息。待到满月后得知父亲去世消息,她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泪水扑簌簌落下。几十年以后,她仍是泪水涟涟地说:“我心里太难过了。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受的一件事,也是最遗憾的一件事。”

徐悲鸿去世后不久,廖静文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父亲生前对你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学一个专业,因为你中学的成绩非常好。现在你父亲虽然去世了,可不管怎样困难,我一定尽我的力量帮助你。”

受到继母的鼓励,徐静斐就下了决心,想上大学了。在她怀孕8个多月时参加考试的,她的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结果,她以6门功课581分的最好成绩被录取。

入学不久,继母给她寄来了一笔钱。这一年,廖静文也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大学期间,她们经常通信,互相鼓励。廖静文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给了徐静斐很大的支持和鼓舞,直到她完成了学业,留校当了教师。

但是,廖静文因工作实在太忙,既要当徐悲鸿纪念馆馆长,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苦于分身无术。她坚持读了三年半,最终还是退学了。

弥补母爱缺失绵延无尽

1961年,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民的生活异常艰苦。廖静文记挂着徐静斐和她的孩子们,便打电话、写信叫她到北京去。

放暑假了,徐静斐便带着4个孩子去北京。当时的北京经济也很萧条,很难买到食物。廖静文没有粮票,靠家中那一点定量粮又不够这么多人吃,因此,她急得团团转。徐静斐有个哥哥已被打成右派,此时在北京附近的农场里劳动,他常背回一点玉米棒子当口粮。为了多弄些吃的,廖静文尽了最大的力量。

星期天,廖静文还带着徐静斐及孩子们到公园玩,他们捉迷藏、丢手绢,玩得兴高采烈,分外愉快。她对徐静斐说:“你和你哥从小没有母爱,家庭很不幸,所以你父亲去世后,我要尽量多给你们一些温暖,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妈妈,这几十年来,你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最真挚的母爱,足以弥补了一个正常母亲所给的爱,这是我的未曾给过的爱,我非常满足、非常感激您。”徐静斐深情地说。

1967年,徐静斐为了躲避愈演愈烈的武斗,带着孩子到了北京。廖静文受周恩来总理保护,住在中南海一间房子里,她只得在天亮时回到家里,和他们在一起,天黑了再由儿子陪着她到中南海去住。

在毛泽东主席对徐悲鸿作了肯定的表态后,廖静文的处境才慢慢平安起来。

悲鸿去世后,徐静斐当时有7个孩子,她只拿调干助学金每月27元,她丈夫的工资是80多元,全家月总收入只百元。为了照顾孩子,她家里请了一个女乃妈、一个保姆,于是全家有11口人吃饭,经济拮据可以想象,常常是烧一大盘青菜全家人吃。廖静文知道情况后,立刻给她寄了1000元钱。徐静斐把那钱存入银行,每月取一点,细水长流地补贴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徐静斐的家庭负担仍然沉重。廖静文有一次对她说:“全家所有的孩子都有彩电冰箱了,就你没有,我很难过。我总觉得你活得太苦了,孩子那么多,一想到这些我就想哭。”她.要给徐静斐买彩电和冰箱,但徐静斐不同意,说:“你的条件也并不怎么好。”不久,一个朋友送给廖静文一台14英寸彩电,她就把彩电送给了徐静斐。

其后,廖静文给她寄了700元钱,并一再叮嘱:“这个钱不许你作他用,只许买冰箱。”同时,徐静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弟弟听说她没有冰箱,就省了钱,在回国探亲时带回一台冰箱送她。徐静斐很感动。她把继母的钱原封不动地寄了回去。

徐静斐的生母蒋碧微在台湾去世后,徐静斐办了一份放弃遗产继承权的公证书,她拒绝和哥哥去继承遗产,她说:“我的生命之根已深深扎在大陆这块土地上了。”

徐悲鸿说过:“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应当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是的,悲鸿留给我们的,是那些像语言一样在人民中流传着的艺术作品和他的爱国之心。而徐静斐和廖静文留给我们的,则是她们之间深厚纯洁的友情以及她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爱心。

摘自:江雪《徐悲鸿长女和继母廖静文的半个世纪情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继母传最新章节 | 继母传全文阅读 | 继母传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