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香山寺,走过一段不算崎岖的山路和一片开阔的平原,一直向南便是县城了。也许这一片土地是一处世外桃源,远离建康,远离那纷扰的岁月,躲在这里,习惯逃离。县城很热闹,车水马龙,不用多久便是丙午马年了。
一路上慧音从开始拉着太子的袖子到后来干脆挽着太子的手臂,开始时太子很不自在,过了一会也慢慢习惯了,他记得小时候的桐阳就喜欢这样挽着他,不停地叫他“哥哥”。
两人四处随意走走,刚转过一个拐角时,看见前面不远处围了一大群人,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什么。慧音很好奇,拉过太子说:“我们去看看。”还没等太子答应,慧音就已带着他走到了前面。
围观的人群正中是一个年轻的姑娘,手拿一把雕满夔纹的长柄青铜剑表演着武艺,她长长的头发随着身体舞动,打着莲花结的灰色衣带飘扬,速度极快,又极精彩,人群里不时传来一两声喝彩。
这姑娘约模十七八岁的样子,脸上有些灰土,大大的眼睛,嘴唇紧闭着,腮边似乎还挂着未隐去的泪痕。她的衣服很破旧,尽管已是严严冬天,她却还穿着薄薄的衣衫。
慧音过来的时候差不多正好表演完毕,姑娘抱拳鞠躬对大家道:“各位乡亲们,小女子乔宛青,本是建昌人士,随父云游路过此地,不想父亲旧疾重发,百般医治奈何无果,于前天不治而亡。”说到这里姑娘声音低了下去,眼睛有些湿润,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带出来的银两都已为父亲看病买药所用,现在身无分文,背井离乡,来此地卖艺,还望各位乡亲们同情,略施银两,好为父亲安排后事。”
宛青说完放下手里的剑,强忍着泪水,拿出一个破旧的深灰色小布袋,拉开系口,走到人群边上来。大家都知道她的意思,有的人连连往后退去,摆摆手声称没有带钱;有的人往布袋里丢了一些钱,摇头感叹“可怜可怜”;有的人纯属围观,见没有什么可看,一哄而散。一圈转下来,姑娘百般哀求却并没有收到多少钱,直急得她快要哭了,而此时的人几乎都已散去。
慧音见是和她差不多大的姑娘,听了她的遭遇,不觉一阵凄凉,几步走到姑娘的面前,将身上仅带的钱全部给了她。又转身眨着眼睛问太子:“你带了多少钱?都给了这位姑娘吧,我们现在也用不着。”
太子赶紧模了模衣袖,昨日出门并没有带上多少钱,此时他的身上最值钱的便是那块玉佩与一只玉镯。镯子是他精心挑选准备昨晚送给慧如的,但没有等到慧如,镯子也留了下来。玉佩是决不能送人的,镯子也是不能送的,太子一下子陷入两难,不觉磨蹭了些。
慧音看太子半天没有做出表示,拉着太子的衣袖随便扯了扯:“有没有带钱?”正好镯子在里面,被慧音一把拿了出来:“这是什么?”等到慧音看定是一只青碧的玉镯时,她倒没有想起其他,只是惊讶地叫了一声:“好漂亮的镯子,一定价值不菲。”说完在太子面前晃了晃,狡黠地眨眼:“舍不舍得?”
太子知道镯子以后还可以送给慧如,只是眼下面前的姑娘有困难,须得尽力帮忙才好。他没有深思,点点头默许。
慧音看到太子的反应,立马开心地走到那位姑娘的面前,把自己的钱放进她的布袋里,又把玉镯交到她手上:“拿好了,应该能换些钱的。”说完对姑娘挤了挤眼睛。
姑娘在一旁见太子似乎面有难色,一把推开慧音的手:“这个镯子我不能收,这想必是这位公子的心爱之物,我即使缺钱,也不能夺人所爱。”
太子这时也放开了,他走了过来,又把镯子塞在姑娘手里:“拿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