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无边 (2)

作者 : 心直眼快

阿黄的小舅子个子不高,人偏瘦,常常穿着一件皱巴巴的咖啡色夹克衫,长着一张满是“青春痘”的脸,口里的臭味很重,和他讲话可得离远一点儿;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懦弱、退缩、自卑和不知所措,是一个非常老实巴交的本分人。

那时候阿黄的小舅子在干推销“上海股票认购证”的买卖,为的是赚那么一点儿可怜的——1%的佣金。

阿黄的小舅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知跑了多少家单位,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更别说陪了多少笑脸、遭了多少“白”眼,千辛万苦、千言万语、虽然还谈不上千山万水,终于推销出去了二百七十四本“上海股票认购证”,最后剩下二十六本“上海股票认购证”,实是在无人问津了,于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姐夫阿黄帮忙解决。他极其无耻地、死皮赖脸地跟阿黄说什么:“明天就是‘上海股票认购证’销售的截止日期,你再不下定决心买‘上海股票认购证’,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你得后悔一辈子!这二十六本‘上海股票认购证’是我特意留给你的,多了我也没有,你买下来不要太合算噢,我就是财神,姐夫,我给你们送财来了!”

阿黄心知肚明,这二十六本“上海股票认购证”是小舅子推销不出去剩下的,但碍于情面不便点穿,只能耐心地陪着笑脸和他说了许多没有钱呀、不感兴趣呀、买了不能当饭吃呀之类的话,可根本不起一点儿作用,最后小舅子是硬生生地把那最后剩下二十六本“上海股票认购证”塞进了阿黄胸前的口袋,一副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的架势。阿黄知道实在无法推托了,否则就要撕破脸皮了,看在老婆大人的面子上,只能咬咬牙把这最后剩下的二十六张“上海股票认购证”通通吃进,忍痛给了小舅子七百八十元人民币。要七百八十元人民币啊,当时可不是一笔小钱啊,把阿黄家的现金基本全部掏空了,阿黄家的银行存款总共只剩下一元一角三分人民币了!在数钱给小舅子的时候,阿黄怎么也抑制不住那双颤抖的手,最后只好由老婆把钱数给他。阿黄知道家里的经济基本上是破产了,预算是完全不可能兑现了,财政肯定要出现赤字,“金融危机”随时都会爆发,阿黄感到眼前金星乱冒、金光乱闪,一阵阵的头晕目眩……

阿黄的小舅子终于推销掉了三百本“上海股票认购证”,赚到了1%的佣金,共计九十元人民币,大约是当时一个工人的月收入。数着票子,他感到自己很快慰,有一种幸福的满足感。他一分钱也不舍得化,把钱都存入了中国人民银行,他想这样一来既为尽快摆月兑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支援“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二来还有利息,于国于己都大有好处。

阿黄的小舅子很清醒地认识到,能够和女人谈“果婚”的男人,一般都是“硬”实力不行,例如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城市户口等,但“软”实力一定有过人之处,比方说高学历,人长得虽不如刘德华英俊,但起码要比葛优强的多。所有他才不相信什么“果婚”呢,他认为对自己来讲,谈“果婚”肯定就是“捣浆糊”!因为自己的“软”实力比较差,既没有高学历,人长得又很一般,谈什么“果婚”?简直就是“热昏”!还不如多存点钱,尽量增加点“硬”实力为好呢!

后来每本“上海股票认购证”,甚至被“黄牛”爆炒到五千元人民币以上了,阿黄的小舅子感到内心实在是懊悔的忍无可忍了,压抑不住疯狂了起来,一开始是气的直扯自己的头发,不过瘾;再狠抽自己的嘴巴子,都吐血了,感觉还是不解恨;用脑袋撞墙,“咚、咚、咚”,最后把脑袋撞出几个大血泡,撞晕倒了自己,这才罢休。

阿黄的小舅子从此性格大变,变的有点儿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那样了,遇到人就说:“我一共卖了三百张‘上海股票认购证’,最后剩下的二十六张‘上海股票认购证’,我卖给了我姐夫阿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姐夫阿黄。

我不骗人,我从来不会骗人,我一共卖了三百张‘上海股票认购证’,我就是财神!我给你们送财来了!”

开始大家觉得蛮有趣的,还和他开开玩笑,便说“好、好、好,你就是财神!对、对、对,你给我们送财来了!”可时间一长,大家就有点儿腻烦了。后来阿黄的小舅子还是见人就这么说,大家就感到有点儿不对劲了,于是见到他就躲的远远的——把他当成瘟神了。

有些好心人劝他,叫他别老想着“上海股票认购证”啦,过去的就过去了,以后发财的机会还是会有的!可他完全听不进去,继续时不时地扯自己的头发,狠抽自己的嘴巴子,用脑袋“咚、咚、咚”地撞墙。开始阿黄的老婆去劝劝他还有点作用,后来连阿黄的老婆再去劝他也没有任何效果了。

阿黄听到小舅子成如此状,心里很不是滋味,小舅子当时硬推销“上海股票认购证”给自己,的确是非常、非常的恼他、恨他,心想以后再也不会去理睬他了;但客观地讲,自己毕竟从他推销的“上海股票认购证”那儿得到了极大的好处。这二十六张‘上海股票认购证’,使阿黄轻轻松松从股票市场中“捞”得了二十万元左右的人民币。

二十万元左右的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呢?当时阿黄在工厂工作,每月工资加奖金才百十来元人民币,一年将近一千五百元人民币,十年约一万五千元人民币,就算工作三十年吧,连五万人民币都拿不到!靠阿黄在工厂工作,是一辈子也赚不到二十万元左右的人民币的,是阿黄做梦都不敢想的!

有了这二十万元左右的人民币,阿黄把它全部投入到股市中去“炒”作,又赚了不少的钱。于是阿黄感到上班与“炒”股票很难两头兼顾,特别是时间上的冲突,股市“开盘”的时间正好在上班的时间内。由于阿黄上班心里老惦念着股市行情,工作怎么能专心呢?因此出了不少的次品、废品,已经多次被车间领导点名批评。阿黄感到工厂工作又累又辛苦不去说吧,工资收入实在是太少了;另外阿黄人较胖,有轻微的哮喘病,每天挤公交车上班,是越来越吃不消了,有好几次,差点没被挤的晕了过去!

那时的城市交通,既无地铁、亦无高架道路,就是地面上跑的加长型、巨龙般的公交车。那么公交车内有没有装“空调”呢?这个问题提都不用提,因为当时连什么是“空调”这个概念都没有,从来还没听说过呢。

上下班高峰时,公交车非常的拥挤不堪,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公交车上人紧贴着人。这给流氓搞不雅的小动作,提供了难得的好机会。特别是在夏天,大家衣服都穿的都很单薄,有些女性受到了流氓的骚扰,甚至是比较严重的侵犯,还不好说,原因很简单:一是女人的面子问题;二是车子那么挤,有的流氓利用刹车时的惯性,乘机动手动脚“揩油”占便宜,无法判定是因为主观的原因、还是客观的原因。

这时候人的尊严是荡然无存,只能不那么讲究了,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环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甲对乙道,有位孕妇去乘公交车,由于车上太挤了,最后挤得孕妇都流产了,你说公交车挤不挤啊?!乙回答,那你讲的还不能够算是最挤的,听说个大姑娘去乘公交车,由于车上太挤了,居然被挤的怀孕了,那才是最最挤的呢!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亲。古人认为,男女未成亲,是不能有身体上接触的,否则就是“失节”。据说那时候,有些个封建礼教十足的、尚没出嫁的、性格又很刚烈的——“烈女”,不慎被男人碰到手了,这就“失节”了。“失节”了怎么办?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呀!为了不“失节”,厅堂里有宝剑或大刀的,就在厅堂里当场把被男人碰过的手——“咔嚓”给砍了;若厅堂里没有宝剑或大刀,那么只能去厨房,拿菜刀把自己的手给剁了。好在这种封建的思想已经绝迹了,要不哪个女人敢去乘公交车啊?凡是乘公交车的女人又有哪个能不“失节”啊?!如果都有古人的这种封建思想,多少无辜的女同胞得缺胳膊、少腿、丢性命啊!

公交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明明车上已经挤满了人,但车下的人还是拼命往车上挤:上班时怕迟到啊,因为上班迟到是要扣奖金的;下班了,下班回家还要烧饭、带孩子、照顾老人,一大堆家务活儿等着呢,谁不心急火燎的往家赶?你不拼命往车上挤,你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啊?!

这时候,车上的人和车下的人心态完全是不同的。车上的人叫车下的人不要挤了,车上已经挤满人了,让公交车快些开走吧;而车下的人想的却是,你们车上的人再挤一挤,让我挤上去,否则我就挤在车门口,这样公交车的车门就关不上,而公交车车门不关上,出于安全考虑,公交车就只能停着不开,反正我走不了,你们车上的人也都走不了,大家就这么僵持着吧!

这就是所谓的“吊”车。公交车越是挤,越会发生“吊”车现象,有的公交汽车站,甚至有好几部公交车同时“吊”车;公交车发生“吊”车,公交车就越是挤,越是挤,就越容易发生“吊”车,陷入了恶性的循环,人们是怨声载道!

阿黄一想到每天上下班乘公交车,心里就畏缩、紧张,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因此阿黄想不如辞职算了,就一心一意地好好“炒”股票吧。阿黄信心满满的想,买上一个好股票,涨个百分之几十,一个月,赚个几千元钱,还是有把握的!阿黄趁老婆大人在数票子的时候,提出了这个问题,阿黄的老婆大概怕票子数错了吧,也没有多想,居然就随口答应了。

从此,阿黄下“海”了,下“股”海了,成为一个专职的投资者(股民)了!

作者题外话:声明:

《“股”海无边》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作品人物的言论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一将功成万骨枯”,谨以这些“股”海大风浪里的小故事,献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券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牺牲)的投资者(股民)朋友们!(坚持原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股”海无边最新章节 | “股”海无边全文阅读 | “股”海无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