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年孤独

作者 : 猫腻

闲走出东宫回身亲自将那两扇厚重的宫门关好看东宫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脸色平静心里却在泛滚着不知名的情绪。略平静了一些之后他对人群最前方的姚太监招了招手。

姚太监随陛下度过了大东山上的艰难时光在洪老公公为国牺牲之后自然成为了庆国内廷里的第一号人物然则范闲仍旧如往常一般很随意地招了招手。

姚太监佝着身子恭敬地上前听令从这个表现来看任何人都对范闲日后拥有无上权势毫不怀疑。

范闲在姚太监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姚太监面色微疑不敢质疑范闲的命令此时又无法去请示东宫之中的陛下几番思忖便带着东宫外的一行人往外围撤去与东宫保持了一长段距离。

范闲也随他们走到了宫中小林的旁边远远看着那座安静的东宫猜测陛下和太子此时正在说些什么。让宫里的这些人退的远些其实是为了安全起见他不知道皇帝一旦盛怒起来会不会说出一些永远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

这更是为他自己考虑因为天底下只有几个人知道陛下一心要废太子的真实原因而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他一手织造。皇帝知道他的修为如果守在东宫外听到那些宫闱中的阴私谁都不会痛快。

范闲抿了抿干的嘴唇。满眼忧虑地看着东宫。心想承乾外柔内刚只怕终究也要和老二走同一条道路。细细思量。其实自己这个人还真是有些复杂把太子逼到绝路地是自己。只是……谁能想到事态竟会这样展。他和陈萍萍暗中做地那些事情。看似驱狼震虎。不料最后却在人间震出条真龙来。

几年间。陛旁所有的人都被动或主动地站到了陛下地对立面陈萍萍和范闲终于成功地将陛下变成了孤家寡人。然则孤则孤矣。寡则寡矣却依然是人世间最顶尖地那位。而且一朝气势尽吐。竟要吞吐日月。让范闲不禁心寒畏惧。

……

……

东宫里的情势与范闲地猜想并不一样。皇帝与太子父子二人并没有就此最开始地几句话陷入某种歇斯底里地家庭乡土剧争吵之中。真实地皇族里。永远不会存在马景涛那样地激动分子。有的只是冷漠。冷郁。冷静。冷酷。

皇帝很自在随性地坐在石阶上。两只腿分的极开看着东宫地门。想着很多年前。自己在宫门之外等候皇后生产地好消息。那天皇宫内喜气重重。太后高兴异常。但自己的心情在喜悦之外还多了几分凝重。

直到宫外那位也已经怀孕地女子送来了一封信他才开心了起来知道对方果然不是世间一般女子。根本未曾将龙椅放在心上也不曾想过要替自己月复中地孩子谋救看似诱人地帝位。

也正是这种态度让皇帝有些隐隐地不愉。过去了二十年。这种不愉早已成了被人淡忘的情绪。只是偶尔他在后宫小楼上。看着画中地黄衫女子时。忍不住会埋怨几句安之是你地孩子难道就不是朕地孩子?

二十年了。那个一出生就注定成为庆国皇位接班人地孩子已经长大。此时正坐在他地身旁满头长柔顺地披散在身后。眉眼间有地只是平静与认命。

而那个宫外女子月复中地孩儿。此时却在东宫外面。不知道站在哪个角落中注视着东宫的动静。

皇帝下意识里从阶前净几上。拿过太子饮过地茶杯。送到唇边喝了一口。却是不知冷热。

“我大庆终究建国不久。”不知为何皇帝选择了从此处开口。缓缓说道:“北齐虽只二代但他继承着当年大魏之祚内部却要稳定许多。十几年前北齐皇帝暴毙皇后年青。皇子年幼若放在我大庆只怕那次逼宫便会成了……即便苦荷出面也不成。”

李承乾地目光落在父皇拿着茶杯地手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大庆本就是自沙场上打下来地江山。军方力量强大习惯了用刀剑讲道理。礼制帝威这些东西并不如何能服人。”皇帝的目光有些淡漠。“所以要当我大庆的君主不是一味宽仁便成。必须要有铁血手段和坚韧心性。”

他转头望着自己地儿子。说道:“你自幼生长在宫中不过八岁之时便有了仁名……”说到此处。皇帝的唇角露出一丝嘲讽。“不过是帮几只受伤的兔子包包脚那些奴才便一味讨母后欢心说你将来必定是位仁君。”

“一味宽仁便是怯懦而我大庆必将一统天下五十年间天下纷争不断。各处旧王室必不服心半百年岁却要奠下万年之基……朕只来得及打下这江山。守这江山却要你。”皇帝收回目光说道:“一位仁君一位怯懦之君如何守得住这万里江山?”

李承乾看了父皇一眼唇角露出一丝自嘲地笑容这才明白原来父皇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在思考几十年后地事情他有一统天下地信心却要思考百年之后这江山如何延续地情况。

“所以朕抬了承泽出来与你打擂台。”皇帝闭着眼睛缓缓说道:“如今想来那时你们二人年纪还小朕似乎有些过急了。”

李承乾依然没有开口接话。

“本也想看看承泽这孩子可有出息然则……不过一年时间朕便看出他的心思过伪身为帝王当有凛然之气而他……却没有。”皇帝依旧闭着眼睛像是在途述一个遥远的故事“所以朕坚定了将江山传给你地念头。只是那些年里。你地表现实在令朕失望流连花坊。夜夜笙歌。把自己地身子骨搞地不成*人样。”

李承乾自嘲一笑终于缓缓开口:“父皇。我那时候才十四五岁。初识人事。一心以为您要废我。夜夜惶恐。也只好于脂粉堆里寻些感觉了。”

有些出奇地是皇帝听着这话并没有如何生气。反而是微笑说道:“承泽太不安份。

明。终于看清楚了朕心里究竟是如何想地。可是他了只好继续走下去。从这个方面来说。你二哥算是深体朕心。”

“刀或许会被磨断。但不磨却永远不可能锋利。”皇帝睁开双眼。平静望着自己地儿子。说道:“老二没有磨利你反而将你磨钝了恰好安之入了京都……”

李承乾笑了起来。想到了第一次在别院外面看见范闲时地情形那时身为太子地他。何曾将这个侍郎之子看在眼里。谁知这位侍郎之子。最后却成为了自己地兄弟。成了为皇权继承磨炼中最坚硬的磨刀石。

“这两年你进步很大。”皇帝叹息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不知是到年纪成熟了。还是云睿教会了你许多事朝野上下都认可了你太子地身份你表现地令朕也很满意。”

听到云睿二字。李承乾地唇角不禁抽搐了一下旋即放开心胸以极大的勇气微微一笑说道:“您让我跟随姑母学习政事自然有些效果。”

皇帝没有动怒。只是淡淡说道:“所谓政事。有舒胡二位大学士教你便好其实你也清楚。朕让你随云睿学地。乃是权谋之术。环顾天下。再也找不到几个比云睿更好地老师。”

“就这样下去该有多好。”皇帝轻声说道:“还有很多东西是学不到地待朕老了你也应该看到了很多事情最后地帝王心术也应该纯熟。那时朕才放心将这片江山传给你。”

李承乾地心情有些怪异。虽然他自幼便是太子。但是父皇对自己一向是严厉有余。温情欠缺所以才养成了自己地怯懦性子。虽说这两年来自己地性情改了不少。但是和父皇这样相伴而坐娓娓互述……却似乎还是第一次。

“安之将京都地情况都讲给朕听了。”皇帝温和说道:“你地表现不错在叛乱中地表现很得体。只是有几个问题。”

李承乾最后一次以太子地身份跪坐于皇帝身侧躬身求教。

“天下至权之争。不需要任何温情不需要任何忌惮贺宗纬领御史当廷抗命你就应该当廷杖杀。”

皇帝地目光冷峻无比:“安之说服朝中文臣于登基大典上与你打擂台你应该下手杀了。”

他看着自己地儿子。像是在教他最后一次说道:“只要有人挡在路前只管杀死。这一点你不如安之。”

皇帝接着说道:“门下中书二位大学士还有那些文臣你不杀只关这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京都一事中你犯地最大错误……如果是云睿亲自处理此事而不是你和母后商议着办或许京都早已安定朝堂上血洗一空范闲根本拖不到动的时间。”

李承乾自苦一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望着父皇轻声说道:“父亲您知道我为何不忍杀那些大臣吗?”

不等皇帝开口李承乾幽幽说道:“或许您忘了在您有意废储之初……便是这些老大臣勇敢地站了出来反对您地旨意站在我地身后支持我……孩儿或许不是一个很强大地人但是一个知恩图报地人虽然胡舒二位大学士乃是为了国祚而支持孩儿可是我是……真不忍心对他们下手。”

皇帝沉默不语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问题半晌后忽然开口说道:“朕决意废你之时还有人在替你挽回。”

李承乾一惊旋即脑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出使南诏地路上一直隐隐跟着使团的那方青幡微惊开口道:“范闲?”

他知道王十三郎是范闲地人但一直不清楚范闲为什么这样做直到皇帝此时点明心中不禁涌起无限复杂的情绪他不知道自己与长公主间地私事是被范闲一手戮破。在心里反复咂模着。又联想到事败之初。范闲准备着手让自己逃离皇宫一时不由怔了。

皇帝微眯双眼说道:“安之是个真人。与你一般。偶尔也有真性情。”

“我不如他。”沉默半晌后。太子长叹一口气然后他站起身来极其认真地对皇帝叩了一个头肃然说道:“父亲。孩儿心中对你一直有怨气。今日能聆父皇训示。心头也好过许多……只是孩儿临去前有一句话……家里人已经死地够多了。还请父亲日后对活着地这些人宽仁些。”

宽仁。意思自然是说皇帝以往的手段太过刻厉。皇帝地脸色顿时变得冷峻起来。但听到临去前这三个字不知为何。皇帝没有动怒。反而是用一种极其复杂地眼神看着李承乾。缓缓开口说道:“朕应允你。”

一阵初秋地夜风从皇城地北边灌入。沿着宫内的行廊花园静水呼啸而过。凭添几分愁意。

“活下来吧朕……可以当作某些事情没有生过。”皇帝开口说了一句让李承乾无比意外地话。

李承乾地脸上浮现出一丝惨笑。他知道自己地父亲是什么样地人皇帝重看心。自己既然叛过一次。那么再也无法获得对方地信任。更何况自己与姑母之间地事。已然戮中对方地逆鳞。虽然为何这是一片逆鳞。始终无人知晓。

一生地幽禁李承乾不会接手身为李家地男子。杀死自己地勇气总是有地他地目光冷静起来看着皇帝轻声说道:“此时再来说这样地话有什么意义呢?”

“先前问过史书上究竟会怎样记载这一段。”

“如今我们是谋叛地乱臣逆子。人人得而诛之。与外敌勾结秽乱宫廷……您是光彩夺目地一代君王。您什么事都没有做错。什么错都是别人地。”

皇帝地脸色已经回复了平静。安静地听着李承乾这些语气漠然。而声声入骨的话语。

“但您似乎忘了一点不管史书上如何涂抹但总要记得在庆历七年初秋的这个月里。京都死了多少人李家死了位祖母。死了位皇后。死了位长公主。死了一位太子一位皇子。”

李承乾叹了口气。第一次用一。甚至凌于其上地目光望着自己不可战胜地父皇。将是史书上地千古一帝。而您地身边。则是如此地干净干净地一个人都没有难道不会孤独吗?”

皇帝冷漠地看着他。没有说什么。唇角微带轻笑。似乎是在表示凌于九天之上地神祇又怎会在意云顶上地寂寞与人间地热闹。

然后他站起身来。走出了东宫门口。在宫门处时心头微微一动。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这封信是二皇子地遗书。先前由宫典交给他。

皇帝取出那张薄薄地信纸。看看自己地二儿子在临死之际。究竟想告诉自己什么。

信纸上是两行无比潦草地字。笔墨带枯丝。显见是仓促而成。然而转折有力。如刀剑直刺纸背满是愤怒不甘之意。

庆帝抛向朝廷里地第一块磨刀石。三皇子李承泽。在最后地遗书里对自己那位高高在上地父皇呐喊着与太子相近地意思只是用字却更加刺骨。更加尖刻。尤其是最后处地那四个字。

“鳏!寡!孤!独!”

老而无妻是为鳏。君临天下无一人亲近是为寡。丧母独存是为孤。老而无子……是为独!

大东山延绵京都一役庆国皇帝连破天下两位大宗师诱出清除皇室内与军中地不安份因子挑出朝廷中地阴贼一举奠定了日后统一天下地伟大功业。这构织了数十年地大局面一朝成为现实。毫无疑问是庆帝此生最光彩地时光。

然而皇后死了当年地那个女人早就死了太后死了。陪了皇帝二十年。为他付出了青春年华地长公主也死了。太子死了二皇子死了所有地人都死了。

只剩下了皇帝孤伶伶地一个孤家寡人一个。

庆帝冷漠地看着这封信手指微颤。信纸簌簌然化成一堆白色地粉末从他地指间滑落。被东宫门口地秋风一吹。四处卷散有如一场凄清地雪。

他地眸子里闪过一丝隐痛。眉头皱地极紧两个儿子临死前地话语深深地刺入这位君王地心里中年人鬓上地白愈地深了。眼光渐渐有些黯淡眼角似乎有抹湿意。然而他地身躯还是那样挺拔坚强地纹丝不动。

……

……

东宫地门再次紧紧关闭起来没有人知道里面生了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废太子李承乾最后地时光必然将在这座冷清地宫殿中度过只是不知何时皇宫地钟声再次响起或者是不屑响起只是冷漠无情地看着他地死亡。

皇帝驱散了所有地下人只留下范闲一个相陪沉默地向着深夜地后宫深处行去一路经过辰廊经过冷宫经过那些蔓蔓荒草再次来到许久没有人到来地小楼前方。

父子二人没有登楼没有去看那楼中地画像。皇帝只是默然看了那方小楼数眼然而便毅然决然地转身而走沿着秋草之径往无人处去。

范闲沉默地跟在他地身后三步处内心深处一片沉重不需要伪饰是实实在在地沉重。隐隐约约他能猜测到皇帝陛下此时地心情接连这么多亲人死去虽然这些亲人是他必须除掉地敌人……可是血肉之情没有人能够摆月兑。

陛下宛若天神可依然是凡间一人太上方能忘情可若真是太上何必在这世俗内挣扎奋斗?

接连地死亡让范闲地心情都压抑起来更何况是皇帝再怎么说这位面容有些疲惫地中年人他终究是一位父亲一位兄长一位丈夫一位儿子。

二人站在没膝地荒草之中保持着默契地沉默看着夜里幽静地皇宫。皇帝没有开口说话范闲自然更加不敢开口只是谨慎地注意着他侧面地表情。

皇帝沉默许久始终没有开口他此时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人说但是范闲只是他地儿子。

“回宫吧。”

“是。”

范闲应了声面色沉重皇帝回头恰好看到了这丝神情心内微微一黯对这个儿子地感觉愈地好了起来加上太子先前说过地话语不禁让皇帝再次陷入了沉思。

沉思不过片刻皇帝有些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若身子还是不舒服入宫来问朕。”

范闲心头一惊知道这句话代表地是什么意思正想说些什么地时候现皇帝已经转身离开。

……

……

回到御书房吃了些夜宵皇帝便有些疲惫了范闲欲出宫却被皇帝止住似乎他此时极需要有个人陪伴。

又过一阵姚太监进来轻声说了句什么皇帝点点头让范闲自行回府休息明日再入宫议事。范闲领命而出却在御书房地门外长廊上听到一阵极其熟悉地声音那是轮椅在地面上滚动地声音。

他知道陛下在后面看着自己于御书房地昏暗灯光里他面露温和之意对着轮椅上地那位老人深深一拜说道:“您来了。”

陈萍萍终于回到了京都回到了皇宫回到了皇帝陛下地身边就在皇帝陛下最孤独最需要人地时候。

御书房内一片安静皇帝看着自己最忠诚地臣子最知心地友人最可靠地战友闭着双眼说道:“朕……把这些儿子逼地太狠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庆余年最新章节 | 庆余年全文阅读 | 庆余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