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秋战国 第254章 姑苏台、科举制

作者 : 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无弹窗,万名书迷同时在线到了吴国朝会,等所有大夫禀报完毕后,伯嚭出列禀奏道:“臣,有事要禀奏!昔日先君破楚国,班师回朝后修阖闾以彰吴国国威!现主上破齐军,抑应当修筑高台以显国威!现姑苏台年久失修,臣建议重修姑苏台!”

伯嚭这头话音刚落,伍子胥就愤怒的反对道:“姑苏台年久失修是因为先君不尚奢侈。现在齐国虽败,不过小败。楚国在侧,汉国于吴国背后虎视眈眈,怎么是享乐的时候呢?而且重修姑苏台所耗甚大,恐怕会引起吴国国人的愤怒啊!”

伯嚭反驳道:“如何所耗甚大呢?姑苏台本来就有地基所在,现在重修姑苏台也不过是修葺一下罢了!再说,现在吴王宫已经有数百年时间了,大王换一个地方居住,也好将吴王宫重修修葺一番。就算不是!我吴国成为霸主后,其他国家来朝见,见到吴王宫如此,岂是不会私下嘲讽?日后如何服众啊!”

伍子胥闻言,反驳道:“如何服众?现在霸业未成,却想着过奢侈的生活,别说服众了,日后如何成就霸业都是问题呢!”

夫差闻言,眉头紧锁,语气不善的说道:“难道寡人享受一些乐趣都不可以吗?”

众大夫闻言,不由心头一凛,吴国可不比其他国家,他实行的虽然是分封制,但国君却掌握国家绝大部分的权力。夫差这样说,其实已经是在告诉众人,他下定了决心。

大夫王孙雒出列和稀泥道:“相国此言有些过了,不过是一座高台罢了!更别说不是修建,而是修葺一下罢了!不过大王,相国也是为了吴国着想。而且臣看吴王宫也的确是有些破旧了,重修一下姑苏台也是应该的。”

其他大夫也出列和稀泥,伍子胥见已经没有办法改变,唯有退回原来的位置,心中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夫差便吩咐道:“太宰出列!”

“臣在!”伯嚭立刻眉开眼笑的应道。

夫差吩咐道:“重修姑苏台的事情就由你来做了,一切所需从仓廪中拨钱。”

伯嚭低头应道:“诺!”

在伯嚭接替这个工程没有多长时间,杨子璐立刻派人出使吴国,这次不是文种也不是子贡了,而是柘稽。

夫差不知道杨子璐来找自己是什么事情,但还是接见了柘稽。夫差问道:“柘稽,你来找寡人有什么事情啊?”

柘稽毕恭毕敬的说道:“回大王的话,我家主上听闻大王击败了暴齐,便派外臣来祝贺大王。但汉国国小民寡,没有什么特产,唯有山中有大木不少,主上特意为大王进贡巨木百根,其中有一对巨木最为珍贵。粗为二十围,高四十丈!”

(注:围是长度,为手掌张开,大拇指到中指之间的距离为一围。)

夫差大喜道:“但有如此巨木?”

柘稽一脸肃然的说道:“此事千真万确,外臣和我家主上怎么敢欺骗大王呢?”

一边早就坐着的伯嚭立刻趁机说道:“这真是好了,臣还琢磨从吴国那里砍伐大木,如此一来姑苏台的横梁大柱就有着落了。只不过如此多巨木,恐怕姑苏台用不完。特别是刚才大夫所言的一对巨木,如果要用上,定然是用在修建大殿上。姑苏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高台,不可能用上他,实在是浪费。大王臣看莫不如将这两根巨木赠送给晋国吧,大概也就唯有晋国这样的霸主才可以用得上!”

夫差闻言不满的说道:“吴国虽然不是霸主,但比之霸主又差多少呢!这些巨木,尤其是那一对巨木不必送人,都用于姑苏台的重建是!”

伯嚭一脸为难的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恐怕姑苏台所需的花费太大了,相国又会有怨言!”

“哼!这吴国是寡人的吴国,不是那老匹……老相国的吴国!”夫差愤怒之下,几乎将老匹夫三个字说出来,慌忙临时改口,换用上老相国。不过在座的人,又岂是寻常人呢?虽然伯嚭和柘稽两人脸色不改,但他们心中早就明悟了。

不过两人都没有说什么,反而因为自己的计谋得逞而高兴,特别是伯嚭。伯嚭高兴是可以从姑苏台上捞钱不说,还能够从杨子璐那里得到贿赂,这简直就是左右逢源。

且说伍子胥,在三天后的朝会上听到伯嚭要扩建姑苏台的话,立刻愤怒的不依不饶道:“现在吴国的粮价已经高到二十钱一斗了!现在大王不但不用这些钱粮去平息粮价,还准备修建高台。难道等着在姑苏台中**吗?”

夫差闻言勃然大怒,咆哮道:“有寡人在,难道吴国就会**吗?”

夫差话音刚落,便拂袖而去。不过这笔用于修筑姑苏台的钱粮还是拨了下来,吴国的司廪大夫可不是伍子胥。而吴国的伍子胥,也只要一个人而已。伍子胥见状更加心慌意乱。

和吴国不同的是汉国,虽然才一年不到的时间,但杨子璐轻劳役薄赋税,汉国民间一片喜气洋洋。国人富裕了,也开始购买多些东西,汉国的商业更加繁荣。但杨子璐并没有因此而导致收支不平衡。

这固然有杨子璐现在养兵不过三千的缘故,但最主要的缘故却是杨子璐从吴国掠夺财富,在中原诸侯国大肆贩卖草纸、黄糖、食盐的缘故。

特别是吴国,杨子璐在吴国购买的十五万石粮食,当时不过是用了约莫一百三十万钱。但现在杨子璐每卖出一石粮食,就可以获得约莫十钱的利润。换言之这十五万石将会带给杨子璐一百五十万石的纯利润,而且这些粮食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果不是伍子胥压着,这粮价恐怕会升得更加高呢!

在人才制度上,杨子璐在新的一年,开创(可以理解为倒霉)了划时代的制度——科举制。虽然科举制有很多不是,在显得更被人冠上封建、茶毒、囚困思想等恶劣的名词。但杨子璐对于科举制也是深思熟虑的,他知道任何改革,步子迈开得太大,会得不偿失。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王莽、隋炀帝这几位哥们,他们当初改革的想法是好的,但因为步子迈开得太大,最终变得虎头蛇尾,更是导致**人怨,自己死了不说,他们还要承担了千古骂名。

而杨子璐不用封邑制,这就已经让不少越国和其他诸侯国来投靠的人才为此不满,全靠杨子璐的威望,加上高俸禄和荫补制度,才没有导致人才流失。而现在杨子璐要打破世家垄断大部分官吏任命,显然哪怕是文种、孔子这些人,也不会愿意。

他们都有他们的利益,杨子璐不得不顾及一下他们。为此杨子璐就算是科举,杨子璐虽然设置了三级,但实际上也就是两级。最低一级名为童生,但并没有县试什么的,只要在汉国任何一所学舍中毕业,也就是经过两个学期(一学期一年)学习,得到毕业证后,就可以得到童生的名义参加科举。

而如果不汉国人,不想浪费时间在学舍里面学习两年时间,又想参加科举。可以由任何一名大夫推荐,经过了考试都可以成为童生,获得考试资格,这一类途径是为了那些外国来的士子准备的。

第二级就算是真正的级别了,杨子璐直接“盗”名,为乡试。县师到各县中参加,每一个县视人数多寡,选取二到六名士子,称之为举人。举人再参加最高级的考试,会试。

但因为杨子璐怕太过触犯现在大夫的神经,会试和乡试不仅仅是每三年选举一次,会试每次考试不过选取三人。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以类似世袭为主的,很少有寒门出身的人为大官。比如楚国,历代令尹、大司马、大司寇这样的高官基本都由王族担任。而其他官职也是由几个大世家所掌握。

而齐国的大夫以上的官职超过九成掌握在田、国、高、鲍、晏、五氏和公室(国君的家族)手中。而剩下这一成别看起来还算客观,但这一成里面基本都是由上述的五氏的旁系掌握的。

晋国则不用说了,直接为四卿所掌握大权,最后还搞出一个三家分晋的局面出来,其权力之大就不用说了。鲁国这个号称礼仪大邦、周礼发源地的国家,其官职也大部分为三桓这三个家族所掌控。而弱小的国家都仿效强大的国家,这是天然的事情。

这些霸主、准霸主国都如此了,可想而知其他诸侯国是怎么样的了,甚至可能更加混乱。杨子璐麾下的大夫对于杨子璐这个制度,又岂是可能会没有抵触之情呢?

也就是杨子璐的汉国一切都刚刚建立,这些拥有“封建”思想的大夫一来不多,而来刚刚加入汉国,处于谨小慎微的阶段。杨子璐的科举这才得以推动起来,如果换在齐国、晋国、楚国这些大国那里。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看看当初战国七雄主持变法的人下场就知道了。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被车裂,主持楚国变法的吴起被乱箭射死等等不一而足。

PS:今天有点卡文,情节也有点沉闷请大家谅解。字数也就三千字,悲催啊!木木现在负债达到一万六千字。

明天得爆发才可以!求月票支持啊!另外木木在这里感谢书友刘轩浩投下一张月票。为此木木决定明天为了这一张月票,无论如何也要在保底字数上多增加一千字来到报答这位书友!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重生之春秋战国最新章节 | 重生之春秋战国全文阅读 | 重生之春秋战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