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镇虽然繁荣,只是再怎么说也是一个镇而已,比起滓城这个县城来要差了不少,若不是突围后太平军人数大为减少,又一开始就对军中口粮进行限制,每天士兵只能吃一干一稀两顿饭,这才坚持了三个月。
从半个月前开始,每日维持一干一稀也办不到了,改为每日都两顿稀饭,外加一个小黑窝头,这样的伙食不要说成年人,就是小孩也无法吃饱。
整个军中已有不稳的迹象,若是死就死了,灵魂还可以升到天国,可是最勇猛的人也禁不住挨饿,小部分太平军受不到清军的引诱,开始走出镇上的工事向清军投降。
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着急万分,每天都商量着如何突围之策,只是清军接受了阜城的教训,屡次突围都找不到破绽,只能继续坐困愁城。
好在大军虽然被围,因为有运河存在,太平军与外面的消息尚没有完全断绝,前些天林凤祥就已经接到消息,援军离连镇只有两百余里,消息传来,军心总算重新稳定。
由于北伐初期的节节胜利,林凤祥已经被封为靖胡侯,而另一名主帅李开芳也被封为定胡侯,只是加官进爵对于林凤祥来说,此时毫无意义,他每日都要登高远眺,希望能够看到援军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一阵脚步声在出现,林凤祥转过头,只见自己的部下施绍坦走了过来,他连忙问道:“可有援军消息?”
施绍坦摇了摇头:“回侯爷,还没有。”
林凤祥失望的问道:“那你来可有要事?”
“回侯爷,刚才又抓获了二十三名向伙房偷粮之人,不知该如何处理?”
林凤祥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让他们饱餐一顿”送到最前线,杀敌报目吧。”
绍坦应道,心中怆然,知道这等于判了这二十三名士兵死刑,不管他们0勇猛,前线督战的军士绝不会允许他们活下来,能够在死前饱餐一顿”或许正是这些偷粮士兵的愿望。
清军营地内,统帅僧格林沁正站在搭建的高台上,用令旗指挥着部下对太平军的营地发起一**的进攻。
大炮轰鸣声,弓箭声,兵器撞击声”乱成一团,只是每当清军突破一个缺口正要欢呼声,又太平军顽强的赶了出去。
整个连镇外围,泥土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这是双方军士的鲜血染成,远处的山包更是一个接一个,全是埋葬的双方将士尸休。
此时清军也不好受,阜城和连镇两处加起来,他们攻打了半年多时间,这支残军依然没有拿下,清军也不得不佩服长毛的顽强。让他们不安的是,长毛的援军已经快到了,一旦长毛援军与这支残军汇合,全歼这支残军的梦想可能变成泡影”因此清军主帅僧格林沁也顾不得部下疲惫,逼着部下不停的向太平军进攻。
“踏,踏蹄声响起,一匹快马向僧格林沁所在的高台急驰而去,人还没到,声音已经高喊起来:“前方急报,前方急报!”
听到喊声”高台下面的士兵急忙闪开,任由这名士兵驰马直达高台后翻身下马”急步奔上高台:“报,郡王殿下,长毛已经突破钦差和大人所设的防线,正在向连镇逼近,大约离此只有一天距离。”
僧格林沁与一众将领不由面面相觑,半响僧格林沁才愤恨的道:“和春误事,本王给他两万余大军,竟然让长毛突破。”
“郡王,长毛援军据此既然只有一日路程,我们当该如何?”副都统托伦布问道。
面对托伦布的问题,僧林格沁一时难予回答,别看清军将连镇围的密密麻麻,连绵一片,只是他手中实际兵力只有三万余人,长毛的援军既然可以冲破和春两万多大军的堵截,他又该派多少人才有胜算,一万?二万?若是派走二万人,这里的大营就要完全空了,里面的长毛岂有不察之理。
或许是看出僧格林沁的为难,蒙古左翼长恒龄站出来请战道:“郡王,给奴才五千人马,奴才必定将长毛堵住。”
恒龄的请战却让僧格林沁一下子想通了什么似的,他摆了摆手:“不,传本王将令,命和大人收拾残军,缀在长毛身后,尽量对其骚扰,只要能延迟长毛援军一天时间,本王就算他立功。”
和春虽然是败军之将,不过他头上有钦差大臣的头衔,又是满州正黄旗人,赫里舍姓氏,僧格林沁虽是主帅,却也无权处置,只能尽量督促。
名传令兵应了一声,匆匆下去。
“郡王,即使是延迟一天,奴才们也无法攻下长毛营垒。”
“是啊,郡主,这些长毛太顽固了,不好攻啊。”
各个将领纷纷叫苦,三个月还没有攻下长毛阵地,要想两天就攻下根本没有可能,哪怕他们愿意用人命堆也不行。
僧格林沁扫了各个部下一眼,道:“谁说本王要你们两日内攻下长毛阵地。”
僧格林沁的话,让各人脸上显出一丝疑惑之色,托伦布连忙问道:“郡王,既然两日内不能攻下长毛垒,那么和大人迟延长毛援军一天时间又有何用?”
“是啊,郡王,奴才等人也难予明白。”
僧格林沁恢复了刚才的从容,道:“本王命和春延迟长毛援军,有两个用意,一是让长毛得不到休整机会,一直处于疲惫状态,二是给营垒中的长毛足够时间,让他们放弃营垒,与援军汇合,我军再衔尾追杀,必可获得大胜。”
各人顿时反应过来,纷纷称赞起来:“本王高明。”
“王爷,若是长毛不中此计,缩在营中不肯出来怎么办?”一人担心的问道。
“那更好,本王就把长毛的援军放进去,重新将他们困死,这些长毛援军长途而来,粮食所带必定不多,本王倒要看看,多了几万大军,长毛能支撑多久。”
各个清军将领这才折服,纷纷对僧格林沁大拍马屁,言郡王无愧于大清的擎天之柱,定海神针,僧格林沁听得悠然自得,丝毫不以其中的肉麻而脸红。
在清军暗中关照下,太平军很快得到援军到来的消息,林凤祥、李开芳两人闻之大喜,马上召开会议。
会上,林凤祥马上宣布道:“弟兄们,探子来报,援军就在离此不足一百里处,天国没有抛弃我们,我们有救了。”
“天国万岁!”
各个将领欢呼起来,援军到来的消息根本满不住众人,只是小道消息是一回事,得到主帅亲口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等了一会儿,林凤祥才压住众人的喊声,道:“弟兄们,咱们稍安勿燥,下面议议,该如何是好?”
“靖胡侯,还等什么,咱们杀出去与援军汇合。”
“对,杀出去。”
“这些清妖就知道围困,我们杀出去,将清妖肚子捅个稀烂,看清妖还怎么困。”
各人气势汹汹的嚷道,在这个小镇待了三个月,太平军上下都吃够了苦头,不但每天要应付清军的时攻,还要饱受饥饿、伤病的威胁,这个地方他们早就待够了。
以前一直没有冲出去,是太平军没有尽全力,因为他们不知该去哪里,一旦丢掉营垒又攻不下新城的话,只能被清妖在野外歼灭,如今有了援军接应,只要破斧沉丹一击,各人还是有把握冲出清妖的围困。
看到各个将领的表态,林凤祥转向李开芳,问道:“定胡侯,你看如何?”
北伐军两位统帅并无正副之分,开始林凤样为天官副丞相、李开芳为地官正承相,林凤祥升靖胡侯后,李开芳也马上升定胡侯,如此任命目的,其中未尝没有权力斗争的影子。或许当初派出北伐军时,洪秀全、杨秀清两人就担心北伐如果真的成功,统兵将领功劳太大,难予封赏,干脆设两名主帅,分薄其中的功劳。
只是这样一来,战事顺利之时还好,一旦战事不顺,两名主帅意见相左的话,对于一支队伍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
从天津撤下来之后,两人意见就多有相左之时,若非林、李两人都意识到不能分裂,北伐军已经变成两支队伍,结果每次作出重大决定,只能相互妥协,北伐军再难打一个胜仗。
“靖胡侯,既然大家都同意突围与援军汇合,我看也不要拂了众将士的心意,就如此决定吧。”
林凤祥隐约感到有点不妥,只是却想不到不妥之处在哪里,如果是他单独作出决定,肯定压一压,思考清楚才行,不过会上众将都是一个意思,李开芳也表了态,林凤祥也不便反对:“好,既然如此,传令下去,放开粮食供应,让兄弟们饱餐一日,晚上全休突围。”
“是”各人大声应道。
消息传出,太平军将士都大喜过望,士气高涨,开饭时如同饿死鬼投胎一般,放开肚子大吃。
等到吃饱喝足后,太平国将士开始检查兵器,磨刀霍霍,等待夜晚的突围。(未完待续。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