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

作者 : 福字驾驭

阅读余秋雨(修改稿)

余秋雨是我国目前最著名的散文作家,根据有关媒体介绍,他是目前世界华人领域最享有盛誉的文化大师,是影响世界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一千位华人之一。

他出生于一九四六年,如今是世界著名的一位文化学者。

我在十多年之前就曾经被他的散文《山居笔记》中的部分文字所吸引,深深地感到,他的文章是我以往所看到的没有给我心灵带来震动的作家。

后来,我曾经在小说《创造》中设计了余秋雨来到三江与冯育华见面的情节。后来才有了余秋雨来到扬州平山堂讲学的事实。但是,我并没有到平山堂聆听他的讲学,而是沉浸在阅读他的著作《文化苦旅》的文章意境之中。

我也曾经阅读过台湾和大陆许多作家以及散文家的作品,诸如台湾的张爱玲、董桥以及余光中,还有很多作家的散文作。也许是因为没有看到这一些人的作品全集。不过,在所阅读的部分文字中,总感觉到这一些作家的文字,无外乎停留在个人生活感情的抒发,以及对家庭庭院,和小小的物件的把玩上,所阐述的一些个人见识,没有能够引人的目光拓展到一个较深刻和深广的领域。

《文化苦旅》是作者第一本散文集。

主要记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名胜古迹的探询以及游历,并且通过对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的剖析,来把握和探询中国古老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的衔接。并且探询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的脉络。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文化苦旅〉自序》,作者在《家住龙华》中也说,“想借山水古迹探询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无不说明,作者写《文化苦旅》的初衷和目的。

这无疑是一项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

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如果把这一句用来作为作者写这一部作品集的目的,那么其中又有一句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无疑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在放踪游旅的所怀有的浩瀚的情怀,以及浩荡的情思。

我们今天掀开作者的《文化苦旅》,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构件他的文化行程的。

首先是,脚踏祖国山河,放飞思古之幽情。

这样的一些文字,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集《文化苦旅》里如下篇幅: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山峡》、《洞庭一角》、《庐山》、《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等等。

其次是对于对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些遗传到现在的古迹进行的着意的关顾和把揽,寻求其文化内涵。

这样的作品在《文化苦旅》中所占篇幅不太多,有这样的一些:

《贵池傩》、《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