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补充攻击
在战术安排上,美军的突击行动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巡航导弹群到达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伤,在横滨附近巡逻的中国战斗机都撤退到了一百五十公里之外,毕竟战区防空系统在作战的时候、特别是在拦截高音巡航导弹内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分辨敌我,就算拦截导弹上的敌我识别系统挥了作用,在战场上空徘徊的战斗机也会影响拦截作战。
结果就是,美军战斗机群在二十…二十三分到达横滨上空的时候,离得最近的中国战斗机还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当时,在横滨外围巡逻的预警机根本没有现低空进入的美军战斗机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反导作战的时候,预警机得为战区防空系统服务,因此都以跟踪方式集中照射了巡航导弹群,为拦截导弹指引目标,导致四架预警机都忽视了来自南面的美军机群。
这轮攻击,美军使用的不是导弹,而是反舰制导炸弹。
在之前的海战中,中国海军早已证明,配备了火箭助推器的反舰制导炸弹是战术战斗机最理想的对海打击武器。虽然这会增加战斗机的突防风险,比如必须让战斗机在离目标足够近的地方投掷炸弹,导致战斗机必须进入敌舰队的防空拦截区域,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弹药的命中率,从而提高攻击效率。
反舰制导炸弹取代反舰导弹,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能够突破敌舰队防空系统的反舰导弹越来越大,而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内置弹舱就成为了主流配制,因此战术战斗机很难携带大尺寸的反舰导弹。如果按照战斗机的弹舱尺寸来设计反舰导弹,其性能又难以得到提高。
在二零年代,美国海军曾投资开了一种针对F-35c内置弹舱的小型反舰导弹,结果只生产了四百枚,在服役五年后就退役了。主要原因就是,这种小型反舰导弹的最大飞行度只有零点九五马赫,最大射程不到一百二十公里,根本无法突破舰队防空网,而且同样得让战斗机承担巨大的突防风险。
事实上,在此之后,美国海军并没有放弃小型反舰导弹。
只是,随着舰队防空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以电磁射炮为代表的新式末段拦截系统开始普及,度慢、射程短的小型反舰导弹更加没有市场。此外,战舰排水量越来越大,对反舰导弹的威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反舰导弹的战斗部越做越大,而过小的弹体又限制了战斗部的威力。结果就是,任何一种小型反舰导弹都无法配制大型战斗部,也就无法对战舰构成严重威胁。
要知道,对付排水量在两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如果使用agm-84这类总体质量在一千公斤以内、战斗部不到五百磅的反舰导弹,至少需要八枚才能瘫痪、击沉则需要十二枚以上,而在理想情况下,让十多枚导弹击中一艘战舰的概率也不是很大,也就很有必要使用战斗部更大的反舰导弹。
这些因素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反舰导弹越做越大,也就不再适合战斗机携带了。
虽然从理论上讲,在采用外挂方式的情况下,战术战斗机也能携带重量在两吨以上的大型反舰导弹,但是在正常的作战行动中,特别是在打击敌方舰队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位指挥官会让战斗机外挂反舰导弹。
要知道,外挂弹药,将破坏战斗机的隐身能力,还会缩短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在现代海空作战中,战斗机没有隐身能力是不可想像的事情。要知道,没有隐身能力的战斗机,即便采用低空突防战术,也能被对方的预警机在四百公里外探测到,根本不可能突破对方的防空网。在隐身能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第五代舰载战斗机能在低空突防状态下把暴露距离缩短到一百五十公里以内。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美国海军也把重点转向了反舰制导炸弹。
有了中国海军在前几次战争、特别是中日战争与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中的表现,美军在展反舰制导炸弹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少麻烦,进展非常顺利,在二零四七年就研制出了第一种一千磅级炸弹,随后又开出了两千磅级与四千磅级炸弹,只是主要装备的是一千磅级与两千磅级。
在对付大型战舰的时候,装药量达到一百五十公斤的一千磅级、以及装药量在二百五十公斤以上的两千磅级炸弹已经足够了。只有在攻击某些特定目标,而且具有较为理想的作战环境时,才用得上四千磅级炸弹。
这次,美军使用的主要就是两千磅级炸弹,也有一部分四千磅级炸弹。
美军战斗机的攻击目标非常明确:中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携带两千磅级炸弹的战斗机主要攻击巡洋舰与驱逐舰,而携带四千磅级炸弹的战斗机则主要攻击航母,每一名飞行员在起飞前都收到了明确的任务指令。
可以说,美军战斗机的攻击度非常快。
得益于火箭助推装置,反舰制导炸弹的末段飞行度都在十马赫以上,而且目标特征比反舰导弹小得多,弹体也更加坚固。如果投掷距离在十公里以内的话,还可以在完全依靠惯性制导系统的情况下使精度达到十米以内,不需要使用其他制导手段,因此进行末段拦截的难度更大。
实战已经证明,拦截反舰制导炸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在完全依靠惯性制导系统的情况下,即便炸弹被电磁射炮打出的炮弹直接命中,受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小型姿态控制火箭动机能够迅修正弹道,确保炸弹命中目标。
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海军就做过测试,证明现有的电磁射炮很难对五公里内的反舰制导炸弹构成威胁。
原因很简单,电磁射炮的口径太小,弹丸的质量太轻了。
拿一千公斤级反舰制导炸弹来说,其末端度为十马赫,在抛掉火箭助推动机后的弹体质量在七百公斤左右,动量为二百三十八万每秒千克米,而口径为三十毫米的电磁射炮射出的弹丸质量为七十克、五公里处的度为每秒二千米,动量为一百四十每秒千克米,仅为炸弹的一万七千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炮弹横向命中炸弹,对炸弹飞行弹道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正面命中的话,对炸弹飞行度产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根本不可能改变炸弹的弹道。
由此可见,拦截反舰制导炸弹的原理与拦截反舰导弹的原理根本不一样。
如果是拦截反舰导弹,根本不需要改变反舰导弹的弹道,而是直接击毁反舰导弹上的制导系统,使反舰导弹丧失制导能力。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海军在研制“泰山”级航母、大型通用战舰、反潜战舰的时候启动了“线圈电磁射炮”项目,而且把口径由三十毫米直接提高到七十毫米,弹丸质量提高到一点五公斤的主要原因。只有线圈电磁炮能把弹丸的炮口度提高到二十马赫,而且也只有弹丸达到这个质量,才能确保在五公里之外有足够的动量,使反舰制导炸弹的飞行弹道生偏差。
可以说,这轮攻击才是致命的。
不到五分钟,太平洋舰队的上百艘战舰全部中弹,六艘航母与十二艘巡洋舰受到了重点照顾。
在局面已经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大部分舰长下达了冲滩命令。
这么做,是保存战舰的唯一办法。
更重要的是,只有避免在港湾内沉没,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附带影响,使横滨港能够迅恢复使用价值。如果上百艘战舰全部沉在港湾里面,那么至少在未来数年里,横滨港都将处于瘫痪状态。
要知道,在太平洋方向上,能与横滨港媲美的就只有舟山港了。
至于那霸、金兰湾、苏比克湾、长崎、元山、青岛、高雄、基隆等军港,要么是基础设施过于落后,要么是港湾面积过于狭窄,根本没有资格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母港,最多只能为舰队提供支持。
从地理位置上讲,横滨港的战略优势非常突出。
别的不说,横滨离关岛的距离要比舟山到关岛的距离近得多,因此对美国海军的威胁也就大得多。说得直接一些,中国舰队从横滨港出,能在一天之后攻击关岛,或者在四天之后攻击中途岛,而从舟山出的话,前者需要三天,后者需要八天,因此舰队的作战灵活性与作战效率都将大打折扣。
也正是如此,美军在重点打击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轰炸横滨港。
战术战斗机的攻击结束之后,紧接着到来的是第二波导弹攻击。
这些导弹,不是轰炸机射的,而是由部署在西太平洋上的八艘美军巡航导弹潜艇射的。每艘巡航导弹潜艇携带了一百六十八枚高音巡航导弹,八艘潜艇总共拥有一千三百四十四枚巡航导弹。
对于攻击横滨港内的基础设施而言,一千三百四十四枚导弹肯定是绰绰有余。
第十章补充攻击
第十章补充攻击,到网址a全文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