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卷九 最后的战争 第六十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三章 全力以赴

作者 : 闪烁

第六十二章弄巧成拙

在战术策划上,特别是航空作战,里根的能力毋庸置疑。

按照他的部署,如果第六批侦察机找到了中国舰队,第四舰队将负责首轮打击,力求瘫痪中国舰队,然后由跟上来的第三舰队负责进行第二次打击。当时,里根还对美军联合舰队的空中打击行动做了非常巧妙的安排,即在第一轮攻击结束之后,第三舰队立即出动战斗机发动第二轮攻击,而第四舰队的战斗机将降落到第三舰队的航母上,而第三舰队的战斗机在返航的时候,则降落到第四舰队的航母上。这样一来,两批战斗机的往返航程相当,能够在最大的作战半径上,发挥最大的打击威力。如果不做这个安排,而打击半径又非常大,第三舰队就不能及时参战。

问题是,里根的这个战术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他对战局的判断准确无误,二是侦察机及时发现中国舰队。

只要欠缺一个先决条件,他的一切巧妙战术安排都派不上用场。

此外,美军舰队还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到二十六日下午,里根安排第六次侦察的时候,第四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在此之前已经承担了三次侦察任务。因为必须留下足够的防空战斗机,所以侦察重任全部落在了六支战斗机中队身上。

相对而言,侦察任务是一项非常枯燥、也非常消耗飞行员体力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算上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着舰后汇报侦察情况,一次侦察行动总共耗时六个小时。在只让六支中队承担侦察任务的时候,等于飞行员在每两次侦察任务之间只能获得不到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毫无疑问,这对飞行员是极大的考验。

中国海军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知道大范围侦察会消耗航空作战能力,所以只要有机会,中国舰队就会尽可能的利用岸基航空兵,减轻舰载航空兵的负担,让飞行员保持足够充沛的精力。

可惜的是,美国海军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因为美国海军几十年来都没有打过这样的大仗了。

更重要的是,里根也不清楚这一点。

虽然他当了好几年的航空作战参谋,但是他在战斗机部队的服役时间不到四年(美国海军的航空作战参谋都是飞行员出身,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战斗机飞行员),因此对飞行员的苦处不够了解。

结果就是,在下午两点,里根派出的侦察机飞行员都疲惫不堪。

当时,一些飞行员还心生抱怨,觉得司令官这么做是在无端消耗宝贵的航空作战能力。

事实上,这些抱怨非常有道理。

侦察机出发之后,第四舰队还剩下九支战斗机中队,其中三支中队的飞行员刚刚完成了当天的第二次侦察任务。也就是说,能够立即动员起来的,只有六个中队,战斗机为一百四十四架。

如果战斗在六点爆发,问题还不大。

到时候,第四舰队还能动用三个中队,把战斗机增加到二百一十六架,确保三分之二的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

问题是,里根并不肯定第六次侦察能够发现中国舰队。

结果就是,当天下午,他没有让舰队航空兵做好出击准备,而是着手部署当天的第七次侦察任务。

在他看来,如果第七次侦察依然没有收获,就表明中国舰队已经逃走了。

当然,里根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糟糕的结果,因为这表明美军联合舰队可以顺利到达迪戈加西亚,阻止中队登陆。

事实上,只要中国舰队撤走,中国陆战队就不会登陆迪戈加西亚。

要知道,阻止中国陆战队登陆迪戈加西亚是美军联合舰队的首要任务,其次才是与中国舰队决战。

能够完成首要任务,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问题是,中国舰队没有撤走,而且正在向美军联合舰队逼近。

可以说,当天下午,凑巧的事情都集中发生在四点左右。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记录,直到下午…,都没有收到新的侦察报告,即反潜巡逻机没有再次发现美军联合舰队,所以…过,牧浩洋决定安排一次侦察行动,并且为此派了一架运输机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并且要求导航员在飞出五百公里之后,通过电报让空军出动加油机。

原因很简单,牧浩洋认为美军联合舰队在两千公里之外,侦察机的搜索半径必须扩大到二千五百公里,因此侦察机没有足够的燃油返回舰队,必须在返航途中,由空军的加油机提供支持。

虽然当时可以安排舰载战斗机进行伙伴式加油,但是牧浩洋不想耗费本来就不多的舰载航空兵。

这个安排,在接下来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五十分,在特遣舰队南面巡逻的预警机探测到了美军侦察机,只是离舰队还有四百多公里。

这下,牧浩洋加强了之前的判断,即美军联合舰队还在很远的地方。

只是,那架美军侦察机没有转向返航,仍然在向特遣舰队逼近。

…五十七分,特遣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出动,在一百八十公里外,用四枚拦截导弹击落了美军侦察机。

拦截导弹由预警机提供的信息引导,防空战斗机没有启动火控雷达。

结果,美军侦察机在被导弹击落之前,只发出了一段不完整的电报,其中包括其被击落的地点。

这份电报,很快就送到了里根手里,而且成为他发动攻击的依据。

有趣的是,里根没有在这个时候打破无线电静默,命令附近的其他美军侦察机去该区域探明究竟。

也许,当时里根认为没有必要暴露行踪。

仅仅几分钟后,牧浩洋收到了一条让他万分震惊的消息:上午的那次侦察报告有误,美军联合舰队所在位置很有可能更加靠前,误差在三百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两支舰队的距离已经在两千公里以内了。

牧浩洋没有怀疑这条消息,因为之前出现的美军侦察机已经让他产生了怀疑。

牧浩洋没有迟疑,立即让龚继飞安排攻击行动。

这个时候,牧浩洋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不再派遣侦察机,而是让护航战斗机与预警机协同行动,采用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采取过的战术,由护航战斗机与预警机执行前进侦察任务。

可以说,这等于节约了两个小时。

四点十五分,四艘“泰山”级航母各出动了两架预警机,随即各派遣了十六架J-32分别掩护预警机。

也就是说,牧浩洋安排的前进战斗机总量高达六十四架,而且得到了有效支持。

紧接着,牧浩洋由让四艘航母各出动了八架战斗机,组成第二批护航力量,专门为攻击机群扫清障碍。

如此一来,特遣舰队出动的护航战斗机多达九十六架。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就算美军联合舰队没有分道扬镳,防空战斗机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九十六架。

四点二十五分,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陆续升空。

这次,牧浩洋毫无保留的派出了剩下的全部战斗机,而且明确告知飞行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油返航,可以去与空军的加油机会合,或者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补充燃油后再返回舰队。

在这个时候,牧浩洋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当时,那架派往印度南部的运输机才出发不到一个半小时,飞行了大约八百公里,已经在二十分钟前发出了电报。更重要的是,这架运输机离最近的一架舰载预警机大概只有四百公里,正好在定向通信系统的最大工作范围之内。因此牧浩洋通过预警机,向运输机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区的全部加油机升空支持舰载航空兵作战,并且让空军在一个小时之内,向特遣舰队派遣四架大型预警机与至少三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为特遣舰队提供防空掩护。

结果就是,这架运输机在四点半左右,再次拍发电报。

两千公里之外,美军联合舰队在四点过就截获了运输机发出的第一份电报,只是没有引起里根注意,因为通信参谋准确判断出,那是由飞机上的小型电台发出的电报,而不是战舰发出的电报。

结果,半个小时不到,美军联合舰队再次截获了运输机发出的电报。

通过三角定位法,通信参谋确定了两个信号源之间的距离,准确断定拍发电报的是一架速度为每小时六百公里的飞机,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舰载预警机、舰载运输机与反潜巡逻机。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别忘了,里根是航空作战参谋出身。

当时,他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把两个电报源的地点进行反向延长,然后把被击落的那架侦察机的航线向前延伸,两条线最终相交。准确的说,是两条锥形辐射区域形成了一处重叠区域。

正是如此,里根做出了最后判断:中国舰队肯定在这片区域里面。

可惜的是,在做出了如此重要、如此准确的战术判断之后,里根没有马上做最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做了一件最不应该做的事情:打破无线电静默,呼叫在该区域附近的侦察机前去探明情况。

卷二疯狂的前奏第六十三章全力以赴

第六十三章全力以赴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里根少将在犯了如此多的错误之后,仍然有机会在二十六日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改写历史,因为他只需要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判断立即派出攻击机群,以及对之前的部署做出适当调整:让第三舰队同时发动攻击,美军联合舰队就有必胜的把握。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很有道理。

原因是,中国空军没有在一个小时内向特遣舰队派遣三个中队的战斗机,而是到六点左右才有第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到达。如果按照前面的设想,美军联合舰队的两支舰队在四点半同时发动攻击,即便第四舰队的攻击机群与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相向而行,被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冲散,第三舰队的攻击机群也能错过特遣舰队的攻击机群,在六点之前到达,然后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攻击特遣舰队。没有防空战斗机掩护,特遣舰队根本顶不住一百多架战斗机的密集攻击。

事实上,就算美军联合舰队的攻击没有重创特遣舰队,牧浩洋也会因为损失了绝大部分舰载战斗机,不得不在当天晚上撤离战场,而美军联合舰队则有望保住一部分战斗机,并且通过吉布提获得补充。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必须放弃攻打迪戈加西亚的行动。

可惜的是,里根少将没有这么做。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要他这么做,也未免太苛刻了一些。

别的不说,里根少将自己都不太相信得出的推论,因为那片海域在迪戈加西亚西北,与他之前预料的情况完全相反。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里根少将终于获得了想要的情报。

准确的说,不是情报,而是他派去的侦察机全部在他推断的海域附近遭到拦截,没有一架能够突破。

这让里根不得不相信,中国舰队就在那片海域里面。

五点十五分,里根放弃了探索,决定发动攻击,而且是出动剩下的所有战斗机。

问题是,里根的动作仍然不紧不慢。

在他看来,第四舰队在四点三十五分拍发电报,因此在这个时候才暴露行踪,中国舰队的攻击机群要在五点半之后才能到达,他有足够的时间安排所有战斗机起飞,并且得到第三舰队的掩护。

结果就是,里根首先派出去的是飞行速度较慢的攻击机,而不是护航战斗机。

按照他的安排,攻击机群完成集结之后,先向西飞行两百公里,而护航战斗机则直接飞往中国舰队所在海域。如此一来,攻击机群不但能够避开中国舰队派出的攻击机群,还能在中国舰队南面与护航战斗机会合。

当时,他安排了六个中队执行攻击任务,三个中队执行护航任务。

也就是说,护航战斗机只有七十二架。

在做这一系列安排的时候,里根没有忘记告诉尼克松,让第三舰队立即为第四舰队提供防空掩护。

可惜的是,里根没有说清楚具体情况。

结果就是,尼克松只派来了两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把另外一个中队留在了第三舰队上空。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尼克松已经接到了里根的攻击命令,也在为进行补充打击做准备,而他打算为攻击机群安排一些护航战斗机,所以在进行防空部署的时候有所保留,没有尽到全力。

显然,美军联合舰队的攻击与防御都出了问题。

牧浩洋这边,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

四点四十分,牧浩洋收到消息,设在印度半岛南部地区的监听电台截获了美军联合舰队发出的电报,而且确认是第四舰队旗舰“美国”号航母发出的电报,并且准确计算出了其所在位置。

此时,牧浩洋派出去的第一批战斗机才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在舰队南面的预警机前方大约两百公里处。因为这批战斗机需要伴随前出的预警机飞行,所以飞行速度仅有正常巡航速度的三分之一。

牧浩洋立即通过预警机,让六十四架战斗机加速前进。

在确定了美军联合舰队的准确位置之后,就没有什么好迟疑的了,抓紧时间发起攻击才是致胜之道。

紧随战斗机的八架舰载预警机也不顾一切的加速飞行。

当时,这些预警机的飞行员都接到了命令,如果燃油不足以返回舰队,可以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

可以说,牧浩洋发动了孤注一掷的攻击。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指挥海战的特点,只要让他抓住机会,就会不顾一切的发动攻击,把舰队的攻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之前由他指挥的几场大规模海战中,这个特点都表现得一览无余。

正是如此,所有研究他的海军学者都认为,他是一个攻守能力非常均衡的将军。

可以说,当时他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攻守两面都做得非常出色的舰队指挥官,其他海军将领都比不上。

在这一系列的战术安排中,牧浩洋没有让随后的三十二架护航战斗机加速。

虽然当时没有情报表明特遣舰队已经暴露行踪,美军联合舰队即将发起攻击,但是接二连三从东西两面飞来的美军侦察机让牧浩洋不得不相信,敌人已经大致确定了特遣舰队的所在位置。

更重要的是,美军联合舰队已经打破了无线电静默。

只要美军指挥官稍微具有一点攻击性,而且较为准确的预测了战局走向,就会立即出动攻击机群。

显然,只要能当上舰队指挥官,就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如此一来,如何使用第二批护航战斗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要知道,当时牧浩洋只在舰队上空留下了八架防空战斗机,而空军不见得能够按时把防空战斗机派过来。

在牧浩洋的战术安排中,第二批三十二架护航战斗机将起到外围防空的作用。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在距离舰队足够远的地方,拦截美军的攻击机群,减轻舰队防空作战压力。

如果让美军机群毫无阻拦的顺利到达舰队上空,后果将难以设想。

可以说,这个战术部署,在这场海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五点二十分,牧浩洋派出的六十四架J-32就与里根派出的七十二架护航战斗机遭遇了。

虽然里根也安排了预警机,可是这些预警机刚刚升空,还在第四舰队上空,而且还处于爬升阶段。

虽然前出的J-32机群已经与己方预警机拉开了距离,而舰载预警机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能力又不是很强,很难在几百公里外指挥空战,但是J-32机群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飞行员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

相反,美军飞行员都没料到,中国战斗机竟然如此快的杀了过来。

这场空战打得非常混乱,J-32机群首先在一百二十公里外发射拦截导弹,美军战斗机随即也用拦截导弹进行反击,紧接着就进入了格斗阶段。虽然空战地点就在第四舰队北面两百多公里之外,处于区域防空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但是空中到处都是战斗机,而且美军战斗机占了多数,结果美军战舰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十分钟后,尾随在J-32机群后方、位于最西侧的一架预警机探测到了从南面飞过来的美军攻击机群。

这个时候,第二批J-32机群已经赶到。

结果就是,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三十二架J-32对一百四十四架美军舰载战斗机发动了突然袭击。

在远程拦截中,三十二架J-32就击落了半数以上的美军战斗机。

虽然剩余的美军战斗机没有退却,但是也不得不立即抛掉对海攻击弹药,与逼近的中国战斗机交战。

显然,这批J-32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且作战效能高得惊人。

事实上,美军攻击机群并没有与J-32缠斗,而是在发现已经无法攻击中国舰队后,选择了主动撤退。

这其中,美国陆战队航空兵起到了领头作用。

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陆战队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对地打击,飞行员的空战技巧都不怎么样。

因为牧浩洋最后才出动攻击机群,所以攻击机群要到六点左右才能到达。

美军第四舰队上空,空战打得异常激烈,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局面逐渐变得对中国战斗机有利,因为跟进的八架舰载预警机正在缩短距离,也就能够较为及时的为前方的战斗机提供信息。

相反,美军第四舰队只出动了三架预警机,而且这三架预警机都得向南规避。

美军唯一的优势,就是第三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

五点四十五分,随着第三舰队的四十八架防空战斗机到达,空战局面逆转,J-32机群丧失了主动权。

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第一批六十四架J-32战斗机几乎全军覆没。

当然,美军付出的代价更加高昂。除了第四舰队出动的七十二架护航战斗机损失了六十七架之外,第三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也被击落了二十多架,而且大多是被J-32用拦截导弹击落的。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所有J-32在进入格斗的时候,都没有耗光拦截导弹。

更重要的是,第三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到达时,J-32机群已经击溃了第四舰队派出的护航战斗机群。

也就在这个时候,空战发生了戏剧性转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 燃烧的海洋全文阅读 | 燃烧的海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