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辛亥 第104章 两湖新政(一)

作者 : 水宴千军

()更新情况说明:写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干军兴趣所在,会尽量写好,但最近写作的空闲不是很多,量上无法保证,我一般是随写随发,周末可能写得多一点。我以后发文都会赶在晚上十点之前,过了晚上十点没更,多半当天就是更不了了。

另注:101-103章发布于作品相关里面。

随着时间进入11月中旬,意味着最先起事的湖北光复已经一月有余,湖南、江西、陕西等最先响应的省份,革命军政府建立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半个月。这个时候,各省军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和治理能力,在有心人的眼中,已经逐渐有些了然起来。

最令人瞩目的自然是武汉、上海两地。湖北作为首义之区,拥有革命军中最强大的武装,且将北洋军精锐拦截在武胜关之北,在光复各省中的地位本来就是首屈一指,更何况湖南湖北联合成立了两湖大都督府,在当下临时中央政府尚未成立的时候,于多数省份主事者的心目中,隐隐就是“临时中央”,备省有何纷争或者建议,报告通常都是首先发往武昌,而非上海。

上海的地位在备省之中亦是举足轻重,这一方面是上海本身的地位之重要,为中外舆论所重;另一方面,革命党的头面人物多聚集于此,拟议的各省代表临时中央会议也将于此召开;而且,江南数省已组建了革命联军,以黄兴为总司令,驻节上海,准备觑机攻取南京。

如今,联军副司令李燮和所部已经抵达镇江,进逼南京。黄兴所统联军主力,整编之后,亦将挥师南京。

各省都督,起义之前,以王麟资历最浅,然而,如今,他却是独立备省都督中最受人关注的人物。

而且,两湖军政府在媒体公关方面的做法,也是其它备省望尘莫及的。

所有光复备省都很重视宣传,但多数省份的宣传手段就未免有些单一,不过贴贴布告,发发电报,偶尔接受一两次采访而已。

两湖军政府方面,不但由政府财政补贴发行了面向各个阶层的数种报纸,以胡石庵为主笔的《大汉报》,影响更是远远超过了两湖地域,甸月之间差不多已经传销大半个中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都设有专门的售报点,并定期派人大量散发。甚至远在西安、昆明等地偶尔也都能看到《大汉报》的影子,就发行量而言,该报已经跃居国内的榜首,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一份报纸,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报”。《大汉报》以白话行文,叙事说理深入浅出,晓畅明白,只要粗识文字,就能读懂。

在武胜关前战事缓和下来后,《大汉报》

甚至还专门出了《劝北军同胞》专刊,拿到武胜关前散发。

两湖军政府还以学生军为主,特地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宣传队,到备县甚至备乡进行革命宣传,演讲革命军政府的新政策。赴备县、乡的青年学生多以本地籍为主。这个时候能赴省城读书的青年掌子,在地方上多少都是有些身份的,有较深厚的社会关系和人脉,当他们回到地方之后,以他们充沛的激情,挟两湖大都督府之一时无两的声威,在鼓动地方舆论,为接下来的新政预作准备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简直无可估量。

以学生军组织宣传队的做法,为王麟首倡和力主,但在两湖大都督府内不是没有异议,许多人认为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项是军事、政治与外交,宣传只能附于骥尾,岂可浪费太多的人力、精力?就是政事部长汤化龙也很不理解王麟为何要“一意孤行”。

不过,湖北军政府内,宣传部长张振武、蔡济民等人却坚决支持这一做法,宣传部副部长李翊东以下等一千更年轻的军政人员,就更是唯王麟马首是瞻。

然而,当时的人们,包括支持王麟的张振武、蔡济民等人,恐怕也没有意识到此举的深远意义,他们着眼的也许不过是让革命军政府的影响真正地深入到一县一乡。他们更不知道,按照王麟心中的月复稿,这些参加了宣传队的青年学生,将来再调集省城进修一段时间后,就是以后参与主持地方政治、刷新吏治的最好人选。

直到数十年后,许多学者投入了大量精力梳理这一段历史,研究专著以十数计,专业论文更是具体到一县一乡,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以学生军组织宣传队的做法,对此后中国地方政治的改良,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王麟对外国媒体的“开明”和重视,就更是远远超前于这个时代的。王麟不但下令两湖军政府方面,对来湖北采访的外国记者尽可能地提供一切便利,而且自身无论多忙,都会每隔一段时间就约见记者,接受采访。他甚至在短短时日内,就已经与英、美等国的几个记者都建立了不错的交情。

甚至,他有时还亲自撰文在外媒上发表,大谈特谈什么“自由和民主的精义”、或者阐发“一个民主共和的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意义”等等,要多“骚包”有多“骚包”。当然,这些文章并没有浪费王麟多少脑细胞,他不过是让这些另一个时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前问世”而已,尽管措辞和文风他必须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予以修正。

这样的举措之下,外媒对王麟及两湖军政府自是好评如潮。欧美研究政治的一些资深学者,更是为远东政治思想极为“落后”的地方,竟能有人如此开明地阐发当代政治的最精深的奥义,感到诧异和震撼,美国政治学研究的权威、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德诺还专门撰文评述王麟的文章。后来,因为这一殷渊源,古德诺竟婉拒了袁世凯的聘请,反而威为了王麟的法律顾问,这却是后话了。

而王麟这样一位一个月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顿时变得中外瞩目,外国不少政府也开始注意到了王麟这一号人物,各国驻汉口领事,尤其是英德两国领事,得到政府训令,半月来频频拜访两湖大都督王麟。从他们发回本国政府的报告,他们给王麟贴上了诸如“有着温和的民族主义的”、“开明的”、“尊重国际公法的”、“狡猾的”等等一系列标签,不过,他们各自的结论也都认为,王麟对帝国是友善的,王麟在中国的未来不可估量,值得帝国政府加强关注。

然而,此时的王麟又在干什么呢?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色辛亥最新章节 | 血色辛亥全文阅读 | 血色辛亥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