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辛亥 第125章捡到“宝”了(二)

作者 : 水宴千军

王麟看完报告之后,立马就让人把刘庆恩接到了大都督府。一席晤谈之后,王麟又立马任命刘庆恩为汉阳兵工厂总办,委托他全力负责兵工厂的生产和研发工作,并对他提出的一切条件无有不允。

刘庆恩接任之后,汉阳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一下子提高了两成不止,这已经足够让王麟惊喜的了,而不过短短一个月,刘庆恩又研发出了可以量造的半自动步枪,此时,站在汉阳兵工厂的研发室内,王麟几乎要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还好他如今已历练得颇为沉稳,尚能及时把持住,没有得意忘形以至“出丑”。

此时,旁边的人也暂时忘记了他们的都督,全神贯注地听着刘庆恩介绍这种新造枪:“各位请看,这枪口径7.9,枪管长703.,初速70s,连刺刀重5g,弹重0g,只比一般步枪略重。采用枪口集汽式自动作业系统,装弹5发,使用内装弹仓,每装一次弹,可以连续shè击5次。平均每分钟可以shè击35-45发,是原来步枪的5-倍。”

刘庆恩一手拿着步枪,一手比划道。

“国臣(刘庆恩字)先生,这枪现在是否就可以批量装备?”王麟hā口问道。

刘庆恩想了想,方才答道:“目前这枪试shè时,xìng能良好,只有一点需要注意,该枪机后身较寻常步枪约长0,初放时瞄准者稍不留意,枪机罩后退过速,容易伤及面部,需要事先多多练习。而且,国内钢料质量不高,若能进口德国钢,将能造出xìng能更好的枪来。至于生产能力,以目前我们的技术和原料,每天平均大约只能生产50支左右,短期内恐怕还不能批量装备。”

王麟听了却并不失望,略微沉yín,暗道,看来得加紧和德国佬做几单“生意”了,如今中国的局势越来越明朗,自己在两湖的权威也越来越巩固,自己只要含蓄露出一点愿意“牵制”英国的意思,德国佬想必是很乐意和自己合作的吧。

王麟又暗暗计算了一下,一年之后,两湖**军就差不多有5000人可以装备这种半自动步枪,这还不算这一年内,只要自己能够提供足够的原料、生产机床和技术工人,汉阳兵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有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只听刘庆恩继续说道:“除了生产这种半自动步枪,我们还打算仿制勃朗宁式机枪和火炮,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只要都督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我们完全能够研发出来。”

王麟大喜点头:“经费方面,您不用担心,需要多少,您尽管开口就是。以后,咱们‘汉阳造’也可以吐气开声了。”

王麟现在的确有些“财大气粗”,暂时不用担心经费的问题。由于两湖**军走的是jīng兵路线,而且光复过程中破坏极xiǎ,仅仅是藩库一项,以两湖如今的财政支出,就足支半年;而今年武汉、九江两地的关税税余,尚未上缴清廷,就被王麟控制在了手中,也足有00余万两,至少年内,王麟并不担心财政的问题。更何况,王麟心中还惦记着“天府之国”——成都藩库的那00万银子,若不出意外,那些银子应该不至于如另一个时空一样被luàn兵抢走,而很有可能落到自己手中。看来得催促一下马荣,抓紧进军成都了。

王麟手中有大把的银子,因此,虽然还在战时,两湖境内却没有加征任何的税收,甚至由于废除了晚晴的许多苛政和各种杂捐,尤其重要的是废除了厘金,两湖已经成为国内最受工商界人士青睐的地方,旬月以来,武汉、长沙等地的工商业,不但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益见繁荣起来。国内以徐家为代表的大商业家族,都已经着手来两湖地区投资,甚至江苏常熟的张謇“张状元”,也派了代表过来考察。

王麟当然不愿意杀jī取卵,他着眼的是长远,因此他除了开初的时候接受了武汉商业协会会长李国镛带头捐献的200万两之外,并不鼓励他们继续捐献。只是在红十字会来到武汉发展支部之后,王麟方才示意李国镛带头支援红十字会的各项工作。

“国臣先生,能不能多生产一些手榴弹呢?”王麟突然想起后世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镜头,对于手榴弹这种又经济又实效又方便的轻型武器,不免有些心向往之。

刘庆恩皱了皱眉,答道:“手榴弹的使用历史很早,但是9世纪以来,逐渐受到冷遇,已经不怎么被人重视。”

王麟却不愿意放弃他的“恶趣味”,很恳切地继续说道:“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手榴弹曾大放异彩,这种武器在堑壕战和攻坚战中,极为有效,还请国臣先生稍微留意一下,或许能成为我军的一个‘大杀器’也说不定。”

刘庆恩微微沉yín,随后点了点头,表示应允。他熟知中外兵器史,知道手榴弹的历史悠久,说起来最早的原始手榴弹还是中国发明的呢,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yà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jīng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én训练使用这种弹yà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逐渐受到冷遇。不过,在前些年的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倒是重新发挥了不xiǎ的作用。

然而,刘庆恩还是不大看得起这种轻型武器,机枪、大炮都来不及造,造手榴弹干嘛?他可不像王麟,能够知道数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堑壕战的大规模兴起,手榴弹会重新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王麟的预想中,若两湖**军能够大规模配备手榴弹,不但于此后的国际战争中,可以领先一步,而且由于手榴弹生产方便、容易、高效,很快就能批量装备部队,迅速增强两湖**军攻防两宜的能力。

不过,刘庆恩表面上对王麟十分淡然,其实内心里对于王麟的意见还是十分重视。他平静的面容之下,掩饰着一颗激动万分的心。自己曾游历日德等国十数年,学习机械与枪炮制作,自忖学有所成,归国效力,哪想得到回国所见到的无非蝇营狗苟、官场龌龊,政fǔ有大量的经费,供官员挥霍、làng费,也有大量的经费去国外购枪、购炮(好让采购官员从中渔利、中饱私囊),却无一个子儿给予他们研发、自造枪炮。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技术人员,刘庆恩不会也不屑去钻营。面对国内狼藉的社会,一时间刘庆恩心灰意冷、心丧若死。

武昌起义,光复告成,蛰居在家的刘庆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奔武昌军政fǔ,出乎意料竟大受重用,可以尽展所长,一展抱负。他内心里对王麟自是感激万分,可是长年投闲置散的岁月,养成了他冷漠的xìng子,何况他素来高傲,做不出低首下心的姿态来。

而王麟对这等表面功夫本就毫不在意,反而对他礼敬有加,刘庆恩虽然没有流露出什么情绪,但立功自效的心思却一点也不下于他人,否则,若非他尽心尽力,日夜赶工,半自动步枪也不可能这么快研发出来。

一时间,大家默立场中,兴奋之余都有些感慨,竟没有人说话。

最后,还是王麟先收拾好心情,对着刘庆恩恭敬一礼:“国臣先生大功,麟代表两湖**军政fǔ,由衷的感谢先生”

刘庆恩却殊无欢欣之sè:“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中国贫弱,我辈书生,若能研制出不落后于他国的武器,好歹算是为国家尽了一点心力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色辛亥最新章节 | 血色辛亥全文阅读 | 血色辛亥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