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小诗护住阿木,把他扶起,踮起脚尖轻轻抚模他的头,满目关切,以目光询问他痛否伤否。阿木嘴角一扬,挤出一丝笑意,叫他不用担心。
“哼,这事没完!”因为用力过猛,打得手发麻,大伯搓一搓双掌,怒气未消,一甩手走到车后,掀开后箱车门,提两袋东西进了自家经营的餐馆。
大婶责怪阿木不懂事,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爸的脾气,你一大早就下山,可到现在才回来。今天星期天,上山的人多,厨房备用的菜不够,客人来了,等得着急,我们拿什么做给客人吃?这一个中午,你说,你耽误了多少事?”
阿木不听她唠叨,去后箱拿东西。小诗担心那个野蛮的大伯又跑出来打人,跟在阿木身旁,不时地朝餐馆张望。
“打也打了,以后聪明点,别惹你爸不高兴。先把天音寺的那些素粮拿过去,别让大和尚们等急了。”阿木上下山勤快,也帮寺观里的出家人捎带食粮。
随后,阿木扛一袋大米在前,小诗提两袋蔬菜跟在他身后,过桥进庙去了。
旁边超市的金老板打趣道:“你家阿木有眼光,那个小姑娘讨喜,水灵水灵的,你们两老有福气喽!”
大婶刚从屋里出来,并不知道是阿木把琴小诗带上山来,还以为是个路过的善心香客见阿木被打,挺身而出劝架来的,没有在意。
“你在说什么呢?”
金老板乐呵呵,道:“你还不知道啊,那小姑娘可是你家阿木带上来的。”
“那姑娘肯定是阿木路上撞见,顺路带上山进香的,这有什么稀奇古怪。”
“阿木每天开车上上下下,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没头没脑地迟了两个小时?山上山下的,人家小两口走在一起不容易,你们两老也得体谅体谅才是,怎么说打就打?而且还是当着人家小姑娘的面,也该考虑考虑阿木的感受。你家老苏这一打,兴许人家不姑娘以后就不来了,岂不是坏了好事?”这人说话有趣,四字复词一串连一串。
大婶起了心思,看着小诗随阿木入寺,嘴上却说:“瞎扯!阿木的女朋友上来过很多次,整整交往了三年,你又不是没见过?”
“又没定亲结婚,三年怎么啦?你是刚才没看到,人家小姑娘可护着你儿子呢!我经常到山下办货,见过不少年轻儿郎,别看阿木呆头呆脑的,长相可一点不比山下的公子差。我看呐,那山下的,还比不上我们这山上的……”
大婶听人夸赞自家儿子,嘴上不说,心里偷着乐,提了两袋子食材欢快进屋去。
天音寺里。
小诗小跑几步,拦在阿木前头,一脸悒色。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小生活在上流社会之中,不知人间底层百态,更没见过这样的父亲。
“放心,我真得没事。”
这时候,寺院殿后走来了一个胖大和尚,边走边说:“阿木,你终于回来了,阿弥陀佛。方丈担心你出事,叫和尚我往你家跑了好几趟。这不,又催我看看你回来没有。嘿嘿,你来得正好,省了和尚脚力。”
“让你们久等了,实在对不住。”
“无妨碍,哈哈!”胖大和尚天生一副笑脸,一过来就伸手拿米袋,“来,把米给我扛吧,我们这一庙老小现在都饿着肚子念叨你,就等着这袋米粮开锅。”
阿木笑得腼腆,伸手去接小诗提着的两袋蔬菜,道:“我来拿吧。”
和尚见小诗面生,而且与阿木走得近,有问:“这位小施主是……”
三人往庙里伙房走,阿木回答:“她姓琴,叫小诗,是我今天在路上遇见的朋友,是来寺里进香的。”
和尚身强力壮,肩上扛着大米,也能腾出一手竖掌见礼,“阿弥陀佛,和尚慧圆,见过小诗施主。”
小诗笑靥如花,双手合什回礼。
阿木说:“小诗先天失语,不能说话。”
慧圆听了,一脸慈悲,又念了几句阿弥陀佛,进了偏殿伙房,喊来两个和尚,一起淘米煮饭、洗菜切菜。庙里其他的师兄弟饿急了,都跑来伙房看情况,见到小诗在此,一个个阿弥陀佛。
阿木道:“车里还有两袋米,和几袋蔬菜,我去拿。”
“我去!我去!”
“我也去!”
和尚们都一大把年纪,却快乐无忧,争先恐后跑去寺外,令人啼笑皆非。
慧圆对阿木说:“你带小诗施主到处走走,这里是伙房,女客出入,恐怕多有不便。”
琴小诗听了很不高兴,拿出笔记本,翻到某一页,指给慧圆看:“我不是姑娘!我是男生!”
慧圆一愣,正要发笑,又见阿木挤眉弄眼,装做恍然大悟的样子,“噢……是是是,和尚眼拙,和尚眼拙。”
小诗不多纠缠,掏出苹果,用伙房里的清水洗干净,就离去了。
寺里,阿木挠首抓耳,说:“现在,这个……我……”
小诗瞪大眼睛望着他,期待他把话说完。
“好吧,已经把你送到这里,我该走了,我们……对了,下山的时候,记得来找我,我带你下山。”萍水相逢,纵然不舍,也奈何不得,隐痛在心,所以有些话没有说出口,所以转身就走。
小诗心性高远达观,很少为他事困扰,兼且年纪尚浅,年少不知愁滋味,还没体会到这种离别之伤,觉得阿木大哥哥有些奇怪,咬着苹果,追着他躲闪的眼睛看,笑得很天真。
“我得回去餐馆帮忙。”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小诗——阿木有个凶巴巴的父亲,担心阿木再受欺负,小诗快步走到前头。
苏家先祖曾是囚牛山上紫微书院的掌勺师傅,书院落败后经营了这家餐馆,世代相承,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有着独门秘制的菜式招揽香客、旅游观光人士回头,声名远播。
苏氏餐馆有祖业为凭,建筑沿用明清形制,多次翻新而不失本色,店内留有古代文人墨客真迹,为小小餐馆再添人文价值,随囚牛山上的道观佛庙著称于世。
它一门独大,近几年才经营起来的另两家餐馆先天不足,无力与之分庭抗礼。然而此地偏僻、山高路远,生意并不旺盛。只有逢年过节、周末双休日以及每年七月的朝拜之期,顾客大增,生意才是火旺。
苏氏餐馆有厨师加切配共四人,楼面服务员二名,苏父做甩手掌柜,苏妈妈坐镇柜台,阿木负责采购,忙时也要操刀掌勺,或是端盘传菜、洗地抹桌,随喊随到,身兼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