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宝贝日记 第七章  充满感动

作者 : 谷子傲

2011年4月20日晴25-11℃心情:惬意

今天是充满感动的一天了,因为老公得知我想逛孕妇店的时候就腾出一天的时间陪我了,临近中午我们一起去接小外甥女她们放学,在婆婆家吃了午饭,送她们去上学后我们去办准生证,呵呵,不好意思,都五个月了才去办理准生证,因为登记的时间已是七年前,居委会里面我的记录还是单身!

没想到办理准生证还挺繁琐的,需要很多证件和复印件,我们没有准备好,约好了下次再办理,负责的小姑娘态度很好,之前我还担心他们会责难我们办的太晚。

今天的阳光简直等同于夏日,看到穿短袖的真清凉,可是我们还穿的不少,热得挪步都费劲。这算是个乱穿衣的季节。老公陪我去商城逛,没有看到合适的,后来去孕妇专卖店,得出结论:回家上网购物,肯定物美价廉,买了一些吃的,最近好像喜欢吃凤梨,然后陪老公去吃酸菜鱼,目前是他的最爱呀。

我的脚掌开始疼,老公更是说还不如上班,我们锻炼太少了。想想现在,很多人都如此吧,年轻的时候出门就直接开着轿车奔波,忙工作忙应酬,退休的时候开始注重锻炼了,爬山涉水的。

不过工作还是随时驾到,电话一到,老公六点钟又去工作目的地了。希望他早点安全到家哦!老公真是辛苦啦。

走在街上,才发现孕妇好像蛮多,不过比起来都比我要大很多,我都成袖珍型的了,五个月,朋友说应该不到大的时候,兔宝宝很多哦!

读到关于如何正确赞扬孩子的一篇小文章,这里我引用分享一下,不知道你之前有没有对孩子“犯这样的错”?

有位专家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没有人不喜欢赞美,但是赞美也要讲究方式,不能笼统的浮夸,否则适得其反。好像说的有点远,毕竟那是将来教育孩子的,呵呵,准妈妈,现在要注意的是好好散步,少食多餐,保持好心情,生个健康快乐聪明的宝宝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妈咪宝贝日记最新章节 | 妈咪宝贝日记全文阅读 | 妈咪宝贝日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