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冯翊的地界后孙坚就与李书实告别了,因为他并不需要回张温那里汇报,一切工作陶谦自然会完成,所以他此时要做的就只有尽快赶回前线。请记住我
按照孙坚的说法,他离开前大军刚刚在美阳、武功一带构筑了防线,算是勉强站稳了脚跟。这样糟糕的战局让李书实多少有些吃惊,毕竟两地距离右扶风的治所高陵县以及高陵下属的茂乡已经非常近了,如果这两个地方被攻破的话,那么对大汉的上层恐怕将会掀起滔天巨浪。
而这其中最为要紧的地方却不是作为右扶风治所的高陵县,而是作为高陵县下属的茂乡。
是的,这个名为茂的乡级行政单位的地位要远远超过了作为其上司的高陵县,而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则是因为这个茂乡还有一个更加出名的地名,那就是茂陵。
是的,这里就是曾经埋葬了西汉11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不仅如此,当初刘彻为了便于管理那些实力强大的豪强,将天下富户迁到这里,一方面为其守卫先祖和后代的陵寝,一方面也是集中管理便于监控,号称一代大侠的社会老大郭解也是因为这道命令从而走上了历史舞台的前台上,并最终成为汉武帝铲除强力豪强政策中的一缕亡魂。
虽然因为王莽的“新”王朝倒是长安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动乱,但是茂陵地区所受到的影响却并不像长安所在的京兆地区那么大。虽然汉末的时候这里的影响力已经减小了不少,但是如果翻看一下东汉名臣的名录的话,你就会感受到茂陵世家们那强大的集团优势了。
茂陵马家,最出名的应当数开基之祖马援和儒林宗室马融以及算是茂陵马家庶族身份流传下来的马腾和马超。另外马家还出了一位皇后,虽说甚为荣耀,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援有了外戚的身份,所以云台二十八将没了这位“马革裹尸”的豪迈宿将。
至于马融,先不说他大儒的身份,光看看他教出了郑玄、卢植便可知其水准,更何况此人一生也算有趣,活着的时候生活堪称奢华,即使是给学生讲课也要摆上数十名歌女在旁边吹拉弹唱,想必这些年轻的女子面貌应该是在平均水准之上,否则也就不会有郑玄无视美女认真学习而得到马融欣赏并最终习得马融一身学问的典故了。
当然,这一切只不过是个铺垫,马融虽然生前奢华,可是死的时候却严令薄葬,甚至坟头也不过是一座低矮的土堆而已。如果故事仅仅到了这里,也许不过是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罢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他的门生故吏、友人以及慕名者前来祭拜,不知是谁开始形成了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每一个到马融墓祭拜的人都会用自己的鞋子装上一捧泥土洒向坟丘,于是三年之后,原本不过是普通坟丘的马融墓竟然变成了一座巨型山丘。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稳定
呜呼唉哉,有的人死了,但是他比活着的人的影响力更大。
以上不过是茂陵马氏比较出名的家伙,其余的如太守这样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更是不知凡几,即使到了东汉的末期,依然诞生了一个名为马日磾的太傅,可算是豪门大阀了。
顺便说一句,马家的男人很厉害,马家的女人也很强悍,马融的女儿马伦是现在汝南袁氏家主袁隗的正妻,马伦的亲妹妹马芝也因为其出色的素养竟然和姐姐一起进了《后汉书》的《列女传》。而另外一个同样堪称烈女的是老牛啃女敕草的皇甫规的夫人,只不过结局稍微惨了点,毕竟她的对手是当时超级强悍的董肥肥。
第二个同样是豪门,那就是比马援幸运登上了云台的耿弇开创的耿家,这一家族比起因为马融的存在而逐步转变为诗书之家的马家不同,其更倾向于军方一系发展。其中耿弇、耿恭和耿秉更堪称一代翘楚,为大汉的开创和北疆安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可怕的是从东汉开国到建安末,耿氏家族共出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娶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不胜枚举。如果不是因为与窦家关系过于紧密的话,恐怕即使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在军队上也很难和耿家掰掰手腕。
至于从东汉开始就存在在这里的卫家和霍家虽说祖先名头很响亮,可是现在已经没落,就好像原本制订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的后代到了永嘉南渡之后却籍籍无名,最终慢慢地化为历史的尘埃,然后随着历史的暴风雨被吹向了未知的地方。
所以摆这些豪门大阀所赐,茂陵的人口可谓是相当众多,虽然很多都是不计入国家人口的隐户,也就是依附于各豪强门下的奴隶和部曲,但是实际人口已经远远不是一个乡所能体现的。
而在茂陵或者说槐里西边的两个县平陵和高陵同样是门阀聚集。这里的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作为大汉陪都的京兆长安。如果不是刘宏去年年末强行迁移了十万流民到长安的话,恐怕长安的人口还比不过这几个豪强聚集地吧。
从以上的数据就能看出,兵锋直指美阳、武功的羌人势头是何等猛烈,如果一旦美阳-武功防线失守的话,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到时候大汉或许就只能借助位于弘农郡境内的潼关和京兆尹东南部的武关来抵御羌人的脚步了,而这绝非危言耸听。
只要想一想历史上发生的以马超和韩遂为首的渭南战役,长安虽是坚城但是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并不完备的防御体系很难抵御十余万大军的围攻,最后只能退守潼关等待曹操的援军。
“后事不忘,前事之师。”这句话估计也就身为穿越者的李书实敢这么喊了吧。
只不过,孙坚这个武夫显然没有把事情完全说明白,因为很多事情显然不是他这个连打仗都没打明白的军人有时间去想或者说去主动了解的,自然也就不会拿来与李书实分享。
到底是什么让李书实和身边的同伴如此目瞪口呆,答案就是眼前那宛若死寂的村庄。
踏上三辅土地的兴奋已经逐渐平息,那些来自肤施的豪强子弟们依然跟随在李书实的身边,他们预计将会在长安分开,然后李书实奔赴西北,豪强子弟们向东经潼关向河南尹进发。
只不过没过多久一行人便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感到很糟糕的情况,那就是他们这一行人想要找个人多的地方做做补给都非常困难。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已经到了快弹尽粮绝的地步,至少当初离开漆垣的时候因为沾了孙坚的光,他们打着孙坚的名义获得了充足的补给物资。
但是现在让他们郁闷的是,他们经过的很多村庄基本上都是空无一人,只有村外的乱坟堆那大大小小的坟包才能显示出这里曾经的人气。虽然说李书实一行人的补给品足够他们支撑到他们到达长安,可是这却必须在省吃俭用而且还不遇到突发情况下才能做得到。
不过总算祋祤县的县城还没有出现人去城空的景象,李书实一行人好歹松了一口气,只不过当他们将搜集来的情报汇总之后,他们却发现他们看到的情况显然不是最糟糕的。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现在三辅地区可谓是天灾加,怎一个惨字了得。
先说悲催的天灾。话说去年三辅地区那是下了好几场大雪,这样的天气原本让不少农民和百姓都喜出望外,因为这似乎可以预示着明年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成。
只不过老天显然与所有人开了一个大大的却又残酷无比的玩笑。原本贵如油的春雨今年却好似不差钱一般洋洋洒洒,再加上去冬今春降下的大雪融化成水,虽然没有爆发什么大洪水,但是过量的水分让耕地都变成了稀泥塘一样,人踩下去像走在雪地里一样,一脚一个坑。
这样的情况下靠人工根本没法将种子撒到整个田里,就算是勉强靠毅力走遍整个田地,可是脚踩的地方土壤却会被压实,等到土地干燥之后便会板结,影响种子破土出芽。
好容易等到天气放晴土地开始变得事宜耕种,大家都赶忙进行补种工作,虽说时令晚了点,不过看着高高的日头和丰沛的河水,似乎依然可以期待一个不错的收成。
可惜这日头好的有点过了头,至少从放晴那天起一直到李书实到达这里为止,天上的太阳就没有躲进云彩里避暑的愿望。当然,这也不是人家太阳他老人家超级爱岗敬业,只是天上实在是找不到一片可以遮挡阳光的云彩啊,所以就算是太阳想避暑也只能继续站好又一班岗。
虽然现在各条河水依然晶晶亮各口井水依然透心凉,可是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两个月的话,那么上到政府下到老农估计就要集体泪流满面了。至于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天灾已是如此闹心,更是令人目不忍视。
当然,有一点打死李书实也不会说,打不死更是不能说的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那源头不是别人,正是他李书实本人。
所以当李书实将整个事情的脉络整理清楚之后,他就在苏小萝莉诡异的眼神中跑到角落里种起蘑菇来了,毕竟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打击人了点。
不过我们都是坏人,撕人家伤口什么的不恰恰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么?
话说当初张角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其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免费帮助穷困的百姓治疗爆发在河北一带的瘟疫。而李书实第一次与张角见面的时候正是张角隐姓埋名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当时张角那一手画符的本事还让什么都不懂的李书实好一顿惊叹。
只是能够制作治疗疫病的符篆的人本就不多,所以张角及其弟子所做的除了能够带来大量信徒之外对于疫病的控制可以说基本上起不到多么大的效果。毕竟随着大量流民的出现,那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以及发生在其中的疫病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人士都是无能为力的。
而这一股不安分的力量,被李书实一个主意,汉帝刘宏一拍脑袋引入到了三辅地区并随着剧烈的劳动和不安分的逃亡而迅速爆发和散播,并最终成为无法收拾的结局。
于是,原本被驱赶到三辅地区的流民似乎又有往中原地区回流的征兆。而且这一次回流恐怕还要再加上丧失家园的凉州流民和饱受天灾困扰的三辅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