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密码 《帝王密码》第三章 史上(4)

作者 : 陆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吕氏春秋》是一部奇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吕儒成给《吕氏春秋》的评价是“道家大成,博大精深”。

《吕氏春秋》在后世一直被认为是“杂家”,也因此未受重视。吕儒成为此“非常气愤”并为《吕氏春秋》“正名”。他在讲义中认为,《吕氏春秋》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道家经典,并非“杂家”。

讲义接下来开始详解《吕氏春秋》的内容。

《吕氏春秋》共三个部分:纪、览、论。“纪”按春夏秋冬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纪,每纪含五篇文章,共计60篇。“览”按照内容分为八览,每览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览有始览缺一篇,现有63篇)。“论”按内容分为六论,每论六篇,六六三十六篇。还有一篇序,放在十二纪后。《吕氏春秋》全书共160篇……

吕之之在笔记上认认真真地记录着。

“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六篇。”

吕之之一边做着记录一边在心底默念着。

他对数字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他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得差点叫出来。

“12、5、8、8、6、6”。

这不正是吕儒成写下的那组九位数字“125886615”的前七位吗?

不错,确定无疑。

此七位数字之所指,正是《吕氏春秋》!

吕儒成留下的神秘九位数字“125886615”前七位“1258866”指向《吕氏春秋》,如果对应的是一本书的话,后两位应该就是页码——某本《吕氏春秋》的第15页。

书架上《吕氏春秋》和各种释注本非常多,哪一本是呢?

吕之之一下想起了吕儒成特别珍爱的一本《吕氏春秋》。

五年前的一段时间,吕之之在纽约大学交流学习。一天下午,无所事事,吕之之和几个同学到曼哈顿唐人街上闲逛,路过一个“唐文化坊”,就进去看看。小店里有不少古旧书籍,吕之之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什么《史记》、《汉书》、《唐诗》、《宋词》、《水浒传》、《红楼梦》的,看起来都很旧,也不知道是真旧还是假旧。吕之之想起吕儒成一生研究吕不韦,就向店主问了一句,有没有《吕氏春秋》。店主说了一句话,吕之之没听懂。一起的同学提醒说,店主说的是粤语,跟你说有,但很贵。吕之之就说拿出来看看。店主翻箱倒柜找了半天,翻出一本书递了过来。吕之之一看确是《吕氏春秋》的一册,上有“元-至正”字样,就问价钱。店主说“200刀”。吕之之说:“不会吧,抢钱啊。”双方议来论去,150美元成交。吕之之夹着这本书回学校,一起的同学直笑话他说“被宰得够惨,跟凌迟差不多,砍了一百五十刀”。

回到国内,作为礼物之一,吕之之把这本《吕氏春秋》送给吕儒成,心想礼轻情意重嘛,就算是店主做旧的东西,也是从大洋彼岸淘回来的。吕儒成接过仔细翻看,大叫了几遍“了不得,了不得”,兴奋得像个孩子。吕之之急问怎么回事,吕儒成说:“这是元代至正年间的刻本,是其中的一册。元代的文物啊,无价之宝。”

没想到,150刀就把流失海外的“无价之宝”请回了国。

从此,这本元至正《吕氏春秋》成了吕儒成的最爱。

翻遍书架,柜子,抽屉,吕之之并没找到这本元至正《吕氏春秋》。他又把《吕氏春秋》的各种版本,什么明本啊,影印本啊,释注本啊,今译本啊,文白对照本啊,统统翻出来,足有二三十本,一本一本地翻到15页查看,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吕儒成留下的东西一定是在那本元至正《吕氏春秋》上。

元至正《吕氏春秋》不见了。

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吕之之呆坐在桌前一筹莫展。

看着眼前堆放的历史书籍,吕之之忽然想起一个人。他拍着脑袋自言自语:“怎么把她给忘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帝王密码最新章节 | 帝王密码全文阅读 | 帝王密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