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传说贰 第一部 兄弟 第九十六章 命运

作者 : 老庄墨韩

弘光寺是府城最有名的寺院之一,终日人潮如海,香火极盛。

府城中的贵妇名媛,重金厚价常年在寺中供着各字的平安灯。

富贵人家的女眷,日日困在宅门之内,纵是再大的宅门,终也有索然无趣之时,就算出门访亲拜客,也不过是从一处宅院,到另一处宅院,一切都无甚稀奇。

唯一能名正言顺,出来游玩闲适的,大多也只有出门拜佛了。

那寺院,越是依清山,傍绿水,远离尘喧,便越是受人欢迎。

便是男子们,不论信与不信,也愿意护卫着自家的女眷,远行郊外,拜佛之余,更兼着踏青散心,游玩逸乐,颇为快活自在。

这一日,弘光寺又来了一对夫妇。锦衣骏马,车轿齐全,仆从管事丫环,无一不缺,一眼看去,便是富贵中人。

弘光寺中,信众如云,庙内和尚却是有限的,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周到细致的接待的。

但远远地一瞧见这对夫妇的气派,立时便有知客僧及时迎过去,接引着二人通过人潮,直至佛前。

女子于佛前深深拜倒,光洁的额头轻轻叩到蒲团上。

身旁男子却只是安静地站立在一边。

知客僧久在寺院,见过无数信众,自是一眼便能看明白,这是妻子信佛,而丈夫只是无可无不可陪着来而已。

知客僧微笑着同那男子寒喧,声音柔和说些佛门典故,轮回报应,寥寥几句,形容介绍弘光寺的来历,故事,寺中供奉菩萨的传说,信徒们施舍,建塑金身的美谈,故事跌宕起伏,典故动人感人,丝毫不会给人罗嗦无聊之感。

弘光寺能成为府城的大寺庙,确实是有些真本事的。不放过说服任何一个有身家有潜力的人成为信众,也是知客僧的职责。

就连那双手合什,默默告祷的妇人,都被吸引得侧耳倾听。

那男子神色却由始至终都是平静的,即没有为之动容,也没有丝毫不耐,只是有人说,他便简单地听着,仅此而已。

那夫人深知丈夫的性情,知道若是不管,这可怜的知客僧,怕是直说到嘴巴干透,丈夫也只是这样平静地倾听着,即非信,也非不信,倒是叫这和尚欲罢不能,白辛苦一场。

她信手求了签文,起身笑着递过来,知客僧自然先自引领了她去解签。

妇人轻轻坐下,问的也并不稀奇,无非就是家人安好,前程怎样。

富贵人家的年轻妇人求神问卜,本来也多是这些事,那解签的和尚,自然经验丰富,应付自如。

知客僧却还不放弃,犹自缠着那男子,不过,这回是直接拿了功德薄过来:“佛诞日将至,寺中欲为府城那些子嗣断绝,难享祭祀的孤魂野鬼,还有那些客死本地,无人照应后事的远行游子们,行一场大法事,超渡孤魂,唯望信众,念及我佛慈悲,略尽心力,以为臂肋……”

男子只是点点头,依旧保持着沉默,但却并不迟疑,拿起笔来,在功德薄轻轻写下一个数字。

知客僧看清数字,拿着功德薄的手都几乎一抖,弘光寺有钱的信众不少,大方的信徒也很多,但这样几句话就轻易送出的一份功德钱,还是叫人震动的。

那边女子解签完毕,盈盈转身,见到这边情形,不觉一震,不自觉疾趋了几步过来,但这边已经书写完毕。

知客僧收了功德薄,笑得脸上都长出一朵花来了,对着二人合什行礼,腰弯得几乎象是给菩萨行礼了。

那妇人看着已经合上的功德薄,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说什么。

知客僧欢欢喜喜,引领二人巡游全寺,又热情地要给二人引见寺中方丈,还要请二人品尝寺中素斋。

男子始终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妇人却是有些神不守舍,兴致索然,终究没有再多留,只是略应付了几句,便推辞了知客僧的再三婉留。

知客僧客客气气,送出寺门,眼看着他们要上马上轿,这才期期艾艾地提了提功德薄上的数字,旁边一直随侍的管事立时迎上去,低声说了几句,又递了什么过去,而这边,车桥已然行得远了。

妇人轻轻掀起轿侧的帘子,低低唤了一声:“相公。”

男子在马上俯。

“你……给了多少?”她的声音低得几乎彼此可闻。

“一千两”男子答得简单“他们说要给无依之魂之行大法事。”

她轻轻叹息:“是我不好,事先没同你说好,现在不比以前了,到庙里拜佛,给些心意是应该的,但……以后就不用这么多了。“

男子不解:“你以前去庙里施功德,也是给这么多的。”

“以前是以前,今时已不同往日了。”她声音低沉。

没有今日的对比,不会看明白自己往日地愚蠢和狂妄。

那时候,她在庙宇道观尼寺中大肆散钱,那时候,她拼命地施舍,行善,那时候,她济贫助弱,把钱不当钱那样使,然而本心,却从来不是真正的救人助人,不过是借这一切,自以为是地为韩家保着虚名罢了。

行善施财的手笔大,不过是因为钱不是自己赚的,不知道心疼,不过是因为,外面的风雨不是自己去挡,不懂得珍惜,不过是因为,钱反正也不归自家管着,拿人家手里的钱给自家换好名声,是笔好买卖。

只是当年,大成号是姓韩的,财产虽是别人管着,至少说出来到底也是韩家的,可现在……

“现在我们和以前一样有钱了,大哥说了,想买什么尽管买,想怎么花钱随便花,今时和往日没什么不同。”或许在韩诺眼中,飞到九天,和落入九地,也同样没什么不同吧。

文素秋深深叹息:“相公,大哥待我们自然是极好的,可是,我们有的时候,也不能太不见外了。”

她真的已经再不怀疑凌松泽什么了,住到府城已经有一年多了。一年多的时间,大成号的生意就已经做出了安定府,一步一步,稳定地向全国推进。

他们住着的大宅子,最好的院落,是他们夫妻二人的。大成号店铺里,有任何好东西,都是一式两份地送进来,两边院里送。凌松泽每次出门行商,有什么好东西,给大妞带了一份,就一定不会少了她一份。有那稀罕的东西,竟没能凑到两份,那一份一定是她的。

说是大妞不善管家,家里的大权是交给她的,单独算给她和韩诺的月例比以前只多不少。

其实对韩诺来说,月例不月例的,几乎不用去计较。因为他花钱,从来不用算,也不用自家掏。

想要什么,吩咐一声,自有人送上门。

陪妻子出门闲逛,总会有管事跟着,韩诺看中什么,自有人去结帐,韩诺不管花多少钱,只要签上名字,管事自会去大成号那边领钱。

韩诺也是真的不见外,平时虽懒洋洋在家,但偶尔想起什么,随口就吩咐的,偶尔出个门,瞧上什么,就拿什么,从来不管价钱的。以前在渭城时,怎么没发现,相公这么能花钱呢。

文素秋心中却是愁闷,早知如此,她就不出来拜佛了,可是整天不出来,日子可怎么打发。

府城再繁华,也不好天天出去逛。家里的事虽由她管着,但到底不好如旧时那样管得太细了,

不用费心多想什么,不过立着个规矩,照着办,也就好了。

不用再费心多算计什么,日子其实清闲得有些无聊。

没有了娘家人可走动,没了友人故旧,虽然大成号重现辉煌,自然有客人盈门,内眷们的交际并不少,不过,人家更看重的是,凌大东家真正的那位夫人,她这个陪客在旁边衬托个几回,也就没兴趣再出头了。

一日复一日,不用去四处抛头露面,苦心对掌柜们示好结纳,不用到处去施恩行善,拼命打响名声,不用费尽心思,去筹谋算计防备某个人。那大把大把清闲的时候,简直能把人逼疯。

要没有菩萨,没有经书,那日子真不知怎么熬过去……或许,下次拜佛,就不要再拉相公陪着了。

她只能暂时这样想着,打算着。

“相公,和以前一样的,其实只有罢了……”

“我知道现在钱是大哥的,可那和我的也没什么不同,我知道,我肯花大哥的钱,大哥其实是高兴的,我不特意替他省钱,大哥是乐意的,你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想得很复杂。”

“不,相公,以前,是我把简单的事,想得复杂了,是我自作聪明,误人误己,可现在……我知道,有些事不对劲,很不对劲……我知道……”

轿内外,夫妻二人低声地交谈着,轿子后方,刚跟知客僧交涉完的管事,大步地追过来。

随侍的仆从有意地慢下脚步,待他靠近,低声问:“这回又是多少钱?”

“一千两,足足一千两,我身上带的都不够,还给了文书,保证明天把缺的钱送来。一千两啊,够我们赚一辈子了,他们也就拜个菩萨,就眼也不眨一下地舍出去了。”

“不是自己赚的钱,用着不觉得心疼。咱们东家也太厚道了,这哪里义弟啊,整个一祖宗。”

二人窃窃私语地,不远不近地跟着轿子车马前进。

哪家的下人们,不说点主家的闲话呢,就算是主子,没有本事,光会花钱,下人们也未必就看得起你。

他们也不是韩家世仆,而是在府城新召的下人,自命精明能干,想要跟着主子做一番事业,求一番表现,结果却受命陪着只会花钱不干事的人,看起来是做了主人的近侍,其实是毫无发展前途的闲差,自然是要把不满多多少少地表达一些的。

而在弘光寺里,几个和尚也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一千两,好大的手笔,知府夫人来参佛,也没有这么大方。”

“就是那几家大商业协会的有钱夫人,也没这样的大手笔。”

“好象是大成号的人。”

“原来是大成号啊,这么些年,生意做的不错,听说这几年尤其好,店都开到京城去了,看看这手笔……”

“咦,这不是写着韩诺吗?大成号的东家,好象姓凌啊……”

“我倒是听说过,什么兄弟啊,分家啊,报恩啊的话,不太清楚,也就隐约听人提过几句,反正虽然大成号是姓凌的,但好象姓韩的帐,全能到大成号去结,这是不错的。”

“凌家的钱,能让姓韩的这么花吗?这还真是奇事啊”

府城不是渭城,大成号起伏祸福,韩凌二姓之间酬恩报义的故事,还不曾人尽皆知,除了生意场中,除了官宦场中,普通人并不清楚那一段因缘故事。

这里没有韩子施深深的烙印和根基,人们虽然一样做大成号的生意,却并不知道大成号背后的故事。

今时今日,大成号的主人,姓凌

今时今日,府城的人们,议论的和多年前,渭城中人议论的正好相反。

多年前,总会有人说,韩家的产业,凭什么由姓凌的人管。韩家的钱财,凭什么归姓凌的用。

奇妙的命运,悄然轮转着。

(辛苦在外头跑了一天,晚上拼命地写啊写,总算在十二点前更新了,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小楼传说贰最新章节 | 小楼传说贰全文阅读 | 小楼传说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