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大哥王易,拜访了回京的李弘节,又送走了去外地赴任的吴近等人后,已经快正月底了,年味差不多全消去,王易事儿也多了。
王易隔天要去军中行使他校尉的职。因为年前事多,他经常好多天没空去军中,这让他的上司、右亲卫郎将任然有点不太满意,但因为王易奉皇命行事,上官有吩咐,任然也不敢发作出来,幸好王易手下的几名旅帅都还比较听令,按着王易制定的训练方法带领军士们训练,他们这一团的军士,各方面表现远比其他各团好,这样的情况让任然这位王易的顶头上司也无话可说。
王易除要行使他右亲卫校尉职外,还要抽空满足孙思邈那老道的要求,默写医书,当然除了这项艰巨的工作外,他还要时常随孙思邈一道进宫,为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诊查身体。
这对母女施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让王易很是意外,也让他有些惊喜,长乐公主的喘鸣音暂时消除,不可闻了,长孙皇后比较重的喘鸣音也有了消减,人的精神好上很多,胃口也好了很多。
看来这些方剂上药物的作用还是不错,再加上生活起居方便一系列的东西注意到,母女两人才会起这样的变化。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身体这样的变化,让皇帝李世民很是惊喜,赏赐了王易一大堆钱物,以作奖励,王易心安理得地受了。
长孙皇后与长乐公主身体情况的变化也让孙思邈惊喜并意外,越加对王易刮目相看起来,在与王易讨论医理时候,问询的问题更多了。
王易也是信心倍增,可能是古人因为抗生素之类的药物用的少,施药的效果远比后人好。
他也期望着,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这结母女,因为他这个熟悉她们原来命运的穿越人的到来,及他所提供的药方,让她们的病有治愈的可能,从而使得她们的命运出现根本性的转机,长孙皇后不再英年早逝,能再陪伴李世民几年,长乐公主也不只活二十三岁。
特别是如今才是一个小女孩的长乐公主,还未发育,但已经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再长大些,身体发育好了,应该会是个比王易结识其他女人更加美丽的人儿,王易可不希望红颜薄命的悲剧出现在她身上,无论长乐公主是否嫁给长孙冲,或者其他人,若是这么早就去逝,他肯定会伤感的。
王易因此也特意在李世民面前说了一大堆针对长乐公主的施治手段,当然说的重点是防胜于治的理念,他告诉李世民,这种慢性病,药物治疗只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平时的预防手段,比施药更重要,他专门为长乐公主写了一些日常生活起居要注意的东西,还特别说明,要长乐公主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并希望有人一直监看在她身边。
好的体质远胜于许多的治疗手段,学医的王易自然知道这个理。长乐公主小小年纪身材挺高了,以王易估计,差不多有一米五十多了,这是一个未发育女孩的身高,若身体发育了,肯定会更高,但现在长乐公主有些纤瘦,必须得加强锻炼才行。很可能她过上一两年就发育了,发育时候身体的情况最是要注意,若是调理的好,身体发育好了,强壮了,一些原本可能有的病症都会消失的。
李世民也认可了王易的提议,特意把长乐公主及她身边的一些侍女们召集过来,听候王易的吩咐,让她们按王易所提议的行事,一些注意的事项严格执行。
长乐公主虽然在刚听了王易所提的要求后有点不太满意,但在听了王易的一番解释,及表姐长孙凌私下的暗示后,也接受了下来。
因为王易提供的药方及治疗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再加上王易人长得俊,待人方面彬彬有礼,谈吐不错,接受治疗的长孙皇后对他的态度已经今非昔比,她也知道王易已经无父无母,对王易甚是爱怜与喜欢,让王易都感觉到有点母亲对儿子那般的味道,这让他很是惊喜。
原本与王易挺熟稔的长乐公主,每次见到他都很开心,还一个劲地要王易教她作诗,王易也挺喜欢这个在他面前挺随意,但在其他侍女面前摆出一副公主样子的小姑娘。
长乐公主天资聪慧,小小年纪琴棋书画都不错,特别是一手字写的非常有气势,让王易都自叹不如,想着这个小公主再长大一些,各方面会是如何的出色,他都有点嫉妒起长孙冲那家伙来了。
这天,王易依然随孙思邈一道进宫给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诊查。
幸好有孙思邈这个道士,而且是一个名望非常高的道士相伴,王易可以和他一道无所顾忌地进入李世民的后宫之内,而不怕被人指责,若只是他一个人,时常进到嫔妃公主所居的后宫,肯定会被很多人指责的,甚至李世民都会不舒服。
诊查完毕,情况还不错,孙思邈在叮嘱了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几句后,和王易一道,准备告辞出宫,就在王易随着孙思邈走出立政殿,往外走的时候,一名宦官模样的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这名宦官原本准备进到立政殿的,但看到王易已经随着孙思邈离去时,赶紧跑过来拦住他们,一摆拂尘作礼道:“王公子,陛下有请,让你速速过去!”
王易对一脸笑意看着他的孙思邈作一礼道:“孙道长,那您先出宫,在下一会就回来!”
“陛下传唤,晨阳小友自去,贫道先回去,整理一下行装,等小友回来!”孙思邈说着就走了。
孙思邈和三名弟子已经在王易府中盘居了一个多月,因为天气渐暖,再加上长孙皇后的病情有好转,可以停药查看一段时间,他也准备过几日回终南山一趟,处理一些事,也为春夏季节出去采药做准备。过些日子再回长安来为长孙皇后诊查后,就出去采药了。
看着孙思邈大步离去,王易收回目光,对这名数次见到过的宦官行了礼,“烦请公公带路!”
这名宦官也没再说什么,回了礼后,即在前面领路。
李世民正在两仪殿的偏殿,在王易进殿去的时候,看到李世民正背着身子,站在那张标示有敌我双方形势的大幅地图前比划着什么,边上没有任何其他人。
王易大步上前,作一礼道:“陛下,臣应召前来觐见!”
“晨阳,你过来,到朕边上来!”李世民说话间未转身,依然面对着地图。
“是,陛下!”
走到李世民边上,王易这才看到这皇帝手上还拿着一份军报,正对着军报在地图上比划。
从进殿看到李世民站在地图边,再如今看到他手中还拿着一份军报,王易猜着一定是前方有重大的军情传来了,当下好奇地问道:“陛下,是不是前方有重大捷报传来了?”
李世民这才回过头,顺手将军报递了过来,带点古怪的笑:“大捷的消息倒没传来,但朕估计,这消息应该在送往长安的路上了!这是朕刚刚收到的军报,军报上所说的,与你先前预料的一样,李大总管亲率一支三千人的精骑,自马邑出发,往恶阳岭方向进发,准备突袭颉利的牙帐,哈哈…晨阳,朕就奇了,李大总管怎么就会如你所料一样,亲率人马,偷袭颉利的牙帐去呢?”
王易没立即回答,而是打开李世民递过来的军报,仔细看了起来。
这份标示绝密的军报是李靖亲笔所书,李靖在军报中表述,为了给予突厥人毁灭性的打击,他在派出间谍离间颉利手下的同时,决定派一支三千人的精骑,突袭颉利的牙帐,为了防止意外,也为了迷惑突厥人,李靖决定,亲自率领这部最精锐的三千人马,长途奔袭位于定襄的颉利牙帐。
这份军报是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看落款日期,李靖写这份军报时候是在四天以前,若按时间推算,现在这个时候,李靖的突袭应该得手了,怪不得李世民会如此高兴。
但王易又有疑惑,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李靖为何不在事后向皇帝禀报,而在行动开始前,就以奏报的形式上呈朝廷,就不怕军报被截,行动泄密呢?
不过王易也很快就想到,李靖是几路大部的总指挥,亲自率部攻击颉利的牙帐,实是冒险之举,有可能出现意外,若他遭遇了意外,那大军就群龙无首了,事先上呈朝廷,是在万一情况不妙时候,让李世民这个皇帝有时间快速做出应对,以免数万大军在他出事后,没有统一的指挥。
但这样的解释好像又有点勉强,有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在内。
这些想法只是一瞬间冒出来的,王易在李世民注视的目光中,合起了军报,故作谦虚地回答:“陛下,当时只是臣的推测,觉得李大总管是大军的统帅,随根据情况随时做出应对和调度,并且…如果颉利知道李大总管亲自率领大军突袭其牙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定会以为我大军倾巢出动,怕被我大军全歼,而不敢恋战,迅速溃败的!仅此而已…”
王易很兴奋,李靖真的如历史记载般亲自率军突袭颉利的牙帐,那精彩场面马上就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