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女儿的婚姻=蔡邕的报恩
党爱国听完貂蝉的说明,才其实想岔了。蔡邕与河东卫家早在几年之前就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婚约,并没有钻中央大学的规则漏洞:既然不让结婚就先来个订婚。[]
而且等貂蝉将这桩婚事的前因后果细细道来之后,党爱国也弄明白了一个在后世史学界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即蔡文姬生年的真相。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中,将蔡琰的生年确定为公元177年。而在近代,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大文豪郭沫若。在其戏剧《蔡文姬》中就曾有这样的说法:蔡文姬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由曹操遣使赎回,初归汉时估计年三十一岁。
而据《后汉书?烈女传?蔡琰传》记载: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因为《后汉书》为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编撰,所以此时的蔡昭姬避司马昭之讳,“被改字”为文姬。
而这一记载,让学术界在蔡琰的生年上争论不休。
公元189年之前的十二年间,蔡琰的父亲蔡邕一直都在逃难,直到董卓征召才能回朝中任职,并因为董卓而在192年被王允所杀。此在《后汉书?蔡邕传》中有载。
如果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也就是说蔡邕死的这一年她才十五岁。汉朝时期古风仍在,女子十五及笄,这时女子方才成年,可以婚嫁。
笄就是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一直未许配的,最迟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著名文人,蔡邕有可能让女儿不满十五就嫁人,丝毫不注重这些礼仪吗?十三、四岁嫁人只有在明清时才很常见,而明朝皇帝是农民,清朝皇帝干脆就是关外的野猪皮,他们提倡的婚嫁风俗不合礼制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
而且公元196年为建安元年,194年则是兴平元年。蔡琰“兴平中”,也就是195年被胡骑所掳,那就是说嫁给卫仲道肯定在这之前。
《论语?阳货》曰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父母死后要守孝三年,而是蔡邕192年被杀,因此在192至195年之间,他的女儿肯定不能出嫁。不说蔡琰是一个知书识礼的才女,不会有违孝道;只说河东卫家这个名门大族,也不可能落个欺负孤儿寡女的名声,逼着她在守孝期间嫁。
所以说,蔡琰177年出生的话,其实有很多矛盾。而这个说法的出现,应该是源于《后汉书?蔡邕传》中,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书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余荣。”
蔡邕都四十六了还没下出个蛋来,那么蔡琰和她妹妹的出生,都应该是在这之后了。蔡邕接连老树开花……嘛,这种无聊的事情就不去八卦了。
但很多学者并不同意拿蔡邕写给皇帝的奏折,当作考据其子女出生年月的凭证。因为古时候上奏,不会把家中女眷算到其中,蔡邕只是没有,所以才说孤身一人。
因此在没有更明确的证据出现以前,根本无法判断蔡琰的生年。根据各种史料推论,只能得出她的生年应该是174年到177年之间。由于谁也不能穿越到古代去实地考察一下蔡琰究竟是哪年生的,于是学者们各有各的理,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蔡琰于177年生,这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古人算岁数是算虚岁,所以蔡琰实际年龄满14就可以及笄。只要她结婚快一些,赶在蔡邕死前过了门就行——但是谁也不可能想到蔡邕会因为意料之外的原因,早早地就被王允处死了。
当然,在党爱国看来,争执古人的年龄实际上没有必要。研究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事件之中吸收经验教训,所以关注的重心放在人,因为原因,做了事,产生了后果就行了。考证那些历史名人究竟是哪年生的有意思吗?死记硬背历史事件的发生又有意义吗?
除了研究古代人口平均寿命之外,考证古代人的生卒年根本没价值,只不过是一些闲得蛋疼的历史学家为了表示没有白拿工资所做的无用功——何况最后证明的结果也未必就是事实真相。
如果想要了解事实真相,就应该等科技发达到了可以制造出机器之后,像党爱国一样直接回到古代去亲眼见证一下历史。根据党爱国的推断,他手上戴着的“观察者”,应该正是为研究古代历史人文生活或者自然地理环境的专家学者们所准备的高科技防身工具。
嗯……话归正题。
蔡琰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不愿意和党爱国谈论她的亲事,因此党爱国通过貂蝉的口,才了在三国这段历史中,非常有名的“蔡文姬适卫仲道事件”的内幕。
后世所有看着起点的三国小说yy三国美女的人,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些疑问:
蔡文姬和卫仲道结婚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按理说咯血不是一天两天的病,那么在结婚之前蔡邕知不卫仲道有病?
和蔡琰结婚的时候,卫仲道是不是就已经病重了?
河东卫氏之所以在卫仲道死后不待见蔡琰,是
0135
女儿的婚姻=蔡邕的报恩
0135
女儿的婚姻=蔡邕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