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这是通政司发往司礼监文书房的最新奏疏,全在这里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躬着肥胖的身子,指着身后六个文书房随笔太监各托着的一摞高矮不一的奏疏,满脸媚笑的对朱翊钧说道。
“嗯!”朱翊钧轻声应了一句,抬起头来,随口问道:“这次的情况如何?”
“万岁爷,这次有三十三份急需处理的,六十二份可以缓一缓的,还有八十九份可以考虑留中的,有九份奴婢们商量后不好拿主意该归于哪一类的。”张诚点头哈腰的笑着认真的回答道。
朱翊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背着一只手走到六个托着奏疏的随笔太监那边,先从离得最近的一个随笔太监托着的奏疏里随便抽取了一份,看了起来。
后面跟着的胖嘟嘟的张诚看到朱翊钧拿的奏疏,赶紧解释道:“万岁爷,这一堆属于不用急需处理的奏疏。”
虽然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可以说都是朱翊钧能够信赖的,并且里面还有心月复和暗中监视的探子,但每次都检查一下这些需要留中不发和发往内阁拟票的奏折,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他每次都会从所有分门别类的奏疏中随机抽取几份看看。
这样做能让司礼监在为百官上奏的最新奏疏归类的时候警醒着点,不敢随意隐瞒什么和糊弄了事。那些发往内阁拟票的奏疏还好点,但那些留中不发的奏疏,还有另一道检查的程序,为的是以免重要的奏疏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而被刻意放错,归错类别。
如果归错了类别,朱翊钧一般都会追究到个人,处罚也异常严厉。为此,他还专门警示过司礼监,那些拿不准归入哪个类别的奏疏,可以专门归入一个类别。
可以说在朱翊钧亲政以来这十几年,即便是之前权势赫赫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表面上看风光依然,可他们却是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朱翊钧对于太监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外,处罚的手段都是异常的严厉。
朱翊钧从张诚所说的不用急需处理的这堆奏疏中随便翻看了两份,便走到另一个随笔太监面前,从他托着的奏疏中抽取了一份看了起来。
“万岁爷,这是可以考虑留中不发的。”张诚在朱翊钧身后小声解释道。
朱翊钧翻看着手中的奏疏,随口问道:“那些你们拿不准归类的奏疏,今天是谁最后审查的?”
张诚哈了哈腰,答道:“万岁爷,今天是陈矩陈公公值守。”
“嗯。”朱翊钧把手中的奏疏放下,背着手走回龙椅,坐下后拿起茶杯呷了口茶,才说道:“把不好归类的奏疏留下,可以留中不发的交给许福,剩下的发往内阁,让他们先把急需处理的拟票出来。”
“是,万岁爷。”张诚躬了躬身子,然后挥手示意几个随笔太监跟他退出去。那个托着不好归类的奏疏的随笔太监弓着腰把手中的奏疏放在龙案上,接着紧随其他随笔太监退了出去。
朱翊钧又轻呷了口茶,放下后才从那九份司礼监不好归类的奏疏中拿起一份,这些都需要他亲自给他们归类,以便决定是需要内阁处理,还是可以留中不发。
“嗯?”朱翊钧疑惑的看了看落款,不由得更加奇怪了。这兵部尚书石星搞什么?他不是最坚定的要求与倭国和谈的吗?怎么突然间转变的这么快?
整本奏疏中,石星居然说之前支持与倭国和谈是缓兵之计,为了积蓄力量,从容征调大军入朝。他早就预料和谈极有可能难以满足倭国的狼子野心,和谈也很难成功。不过,他正好想将计就计,打算引蛇出洞,想把倭国的所有力量都引到朝鲜来,一举歼灭,让倭国失去主要战力,确保朝鲜和大明几百年无倭患!
如果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朱翊钧还真会为石星的这份奏疏而喝彩,多好的谋略啊,以逸待劳,一劳永逸,一次性解决威胁了朝鲜和大明几百年的倭患!但是很可惜,朱翊钧很清楚,石星之前之所以主张和谈,是因为大明国内的一些原因,逼迫的他这个兵部尚书不得不如此。
可这才多长时间?去倭国的册封使如今还没进入倭国吧?这石星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本来迫不得已的事情被他说成那只是他庞大计划的一部分!如今更是坚决主张积极备战,以应付接下来有很大可能而到来的战争。
朱翊钧看完奏疏后,眯着眼睛深思起来。石星为什么态度转变的这么快?难道自己之前看错了石星?他之所以积极主张和谈,不是因为大明内部的原因?难道真像他所说,是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倭国?
端起茶杯呷了口茶,朱翊钧并没有把手中的茶杯放下,而是看着绿莹莹清澈的茶水发呆。猛的皱了下眉头,朱翊钧心中不由得怀疑,难道自己让李如松在辽东大范围清剿周围部落,以便腾出辽东主力为接下来的朝鲜战争做准备的事情,让石星看出了蛛丝马迹?可这不太可能啊。那些不安分的部落是“主动”攻击大明的,李如松只是反击而已。
还是说自己准备在倭国第二次入侵朝鲜后拿石星背黑锅的事情,让他猜测出来了?可自己默认与倭国和谈,以便引出他们最大的力量打怕、打瘫他们的计划,没对任何人讲过,石星怎么可能知道?还上疏说这是他的计划!难道他真的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为的就是解决大明几百年的倭患。
朱翊钧想前思后,还是没有任何头绪。这时无意中拿起那九份司礼监无法归类的另一份奏疏,不由得眉头皱的更深了,这一份居然是石星弹劾首辅赵志皋和内阁的奏疏。
大致浏览了一遍,石星在奏疏上弹劾首辅赵志皋无辜干涉兵部政务,对于兵部备战的要求,内阁不发文。并且,首辅赵志皋否定了兵部的练兵和征兵要求,还否定了石星要求内阁拟旨发往朝鲜,让朝鲜组织轻壮,练兵的要求。
朱翊钧撇了下嘴,赵志皋与石星一样,是坚决主张和谈的。原因无非也是钱粮消耗的过快,大明已经很难支撑了,并且朝鲜的粮草也有些接济不上,这都是让赵志皋这个首辅头疼的事情。
如今石星骤然转变立场,并且还对内阁提出征兵练兵的要求,内阁能同意才怪!他们拿什么去征兵和练兵去?这都是需要钱粮支撑的!至于让否决掉让朝鲜组织轻壮的建议,道理也很简单,朝鲜都差点被灭国了,他们还能有什么钱粮?
难道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对朝鲜下达了让他们征召轻壮练兵的旨意,朝鲜马上请求大明支援一些钱粮过去,大明还能拒绝?那让作为天朝上邦的大明多没面子!可要是不拒绝,拿什么给他们?难道对朝鲜说我泱泱大明要钱没有,粮草不够?
随手将这份奏折放在一边,拿起第三份奏折看了一下,朱翊钧不由得气乐了。又是兵部尚书石星的奏疏!
这是一份提出要求的奏疏。
归纳起来也就几点,一是积极备战,调兵入朝;二是要求下旨朝鲜,让他们组织轻壮,以应付危机;三是要求朱翊钧的内库划拨一笔银子,用于制造和购买火炮、建造战船、征兵和练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求,不过这个要求有点破坏整篇奏疏的肃杀气氛,朱翊钧就是被这点给气乐的。石星最后提出,皇长子年纪大了,要尽快加冠和选妃以及立储,早为国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