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第一战场暂时平静的氛围,帝国刚刚开辟的第二战场却是剑拔弩张。[全文字首发]
虽然不清楚卡梅尔人为什么要造这么多“整齐”“规律”的空间,但单从这些空间本身的排列上来看,就足以让所有帝国的铁铲感觉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地球人的武器给人以感官上的惊心动魄,它就像尼罗河边耸立的金字塔,初次看到的人都会为它们的存在而惊叹,产生“这种奇观是怎么造出来的”这种疑惑。
对于帝国人来说,地球上的那些高楼大厦,甚至是飞在空中的飞机,都不曾让他们如此惊讶,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更“不可思议”,也更富有视觉冲击力,但在帝国人眼中,他们都只是凡间之物,是钢铁、混凝土堆积的粗陋玩具,不管建造的方式如何巧妙,都只能局限在平民的层次,但是这片位面不一样,精通魔法的帝国人非常清楚,要形成如此严整的空间“泡”阵列,甚至让这些空间“泡”彼此之间产生方向感,而且互相之间不冲突,不重叠,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在帝国人看来,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铁铲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卡梅尔人为了完成这些排列完整的“空间泡”,投入了极其浩繁的魔法资源,在他们看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无数次重复施法,将不合格的去除,如果真是如此,那这里的每一个“空间泡”就意味着数千次,乃至数十万次施法的结晶,而且在这么多次施法之后,谁也不敢保证就一定会产生“合格品”,甚至在空间泡的规模上去之后,很有可能再多的施法也找不出一个合格品——在铁铲们看来,这种情况简直是一定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卡梅尔人是怎么避免整个问题的。
怎么造出来这个问题还不算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的作用——地球人之所以知道金字塔是坟墓,那是因为有历史记载,而且里面存有棺木佐证,但这些空间“泡”则什么都没有,他们仅仅是空间本身,金字塔的砖石好歹还有一定的加工痕迹,但是这些空间泡……许多铁铲已经开始猜测,他们认为并不是卡梅尔人“制造”了这些空间泡,卡梅尔人只是发现了这里,并企图利用、研究这些东西。|我&搜小|说网
不得不说,这种解释在铁铲内存在很大的市场,在他们看来,如果地球人造出一个科幻电影中的高达,或者机器人之类的东西,他们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只会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些东西是地球人所擅长的,但要让他们相信地球在魔法造诣、甚至在对魔法的理解上超出了帝国,这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在帝国,因为皇帝的因素,魔法力量一直被看成一种“通神”之力,是世界终极的神秘和真理,在它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无知者,但如果让他们相信帝国人比卡梅尔人更“无知”,这显然在感情上无法让他们接受。
对于卡梅尔以及地球方面,铁铲介入这片区域标志着战火的蔓延,但在帝国这边,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把这里当成战场——直到现在,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铁铲而不是军队。
尽管帝国很清楚,这里迟早会爆发一场战争,但从他们目前的表现来看,他们的求战**并不迫切,好第一战场那气吞如虎的大规模进攻比起来,他们在这里的行动无疑显得有些慢里斯条,不过这种情况也再正常不过——对于空间泡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诡异性质,他们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贸然在这一片区域开战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
但战争并不是说帝国人不愿意打就能不打的,已经集结在这里进行“研究”的铁铲们不知道,就在他们为研究这些空间泡而费尽心思,提出一个接着一个设想,并试图加以验证时,卡梅尔正在寻找机会,准备将他们这股“入境之敌”彻底歼灭。
……
空间泡所组成的世界当初是按照“超立方体”的概念进行建造的,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空间泡就位之后,都会在苏书的电脑,以及所有负责项目施工的“魔法工程师”电脑里留下记录,在电脑的画面中,难以被想象力驾驭的四维世界可以通过软件,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可以让对四维不理解的人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对这个陌生世界起码的概念——在军事决策以及具体行动中,这种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放在伊凡面前的这台电脑,上面显示的就是一幅四维的战场模拟动画,随着伊凡鼠标的动作,动画的主视角一直在发生变化,在画面旁,有四个数字不断随着鼠标的动作发生改变,那是主视角在这个四维世界中的坐标。
对于高维数学,伊凡在刚来地球时候就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来虽然因为意识网,以及卡梅尔的原因,没有在专业上继续深化学习,但概念上的理解还是很容易进行,也许他做不到向苏书那样,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四维世界,就像逛马路一样在四维迷宫中闲庭信步而不会迷路,但借助电脑,他还是能做到理解这个世界。
如果要说四维世界和三维世界最大的不同点在哪,就伊凡自己的体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外之别”,在几何中,有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叫拓扑学,是专门研究几何基本问题的核心学科,伊凡在大学时候学习过一段时间,在拓扑学中,一切物体的“形状”都是不重要的,它关注的是“形状”内涵的性质,比如开放还是封闭,连续还是断裂,它关注“形状”本身最基本的性质——这种性质体现在几何上就是某种“公理”,某种“被局限”的性质,比如平面几何中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而三维中谁都知道可以画出无数条,又比如在一个圆形内部不可能存在跨越出“圆”,而不与圆相交的线,而这个道理到了三维同样适用(对应于球),但如果还是两个圆就不适用了,两个互相镶嵌的圆环就是反例,可以想象,到了四维,在“超圆”内也同样适用,维度之间的区分,就在于“内外”界限的区分。
在三维直接中,一个球形就是一个完美的“封闭形状”,不可能存在一条直线连接球内外两点,而不和球面任意一点相交,而在四维中,这种理所当然的封闭性被“自然而然”的打破了,在伊凡面前的这台电脑上,很容易模拟出这个效果——两个球行互相镶嵌,他们的形状看起来就像内部镶嵌在一起的两个
空间泡所组成的世界当初是按照“超立方体”的概念进行建造的,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空间泡就位之后,都会在苏书的电脑,以及所有负责项目施工的“魔法工程师”电脑里留下记录,在电脑的画面中,难以被想象力驾驭的四维世界可以通过软件,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可以让对四维不理解的人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对这个陌生世界起码的概念——在军事决策以及具体行动中,这种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放在伊凡面前的这台电脑,上面显示的就是一幅四维的战场模拟动画,随着伊凡鼠标的动作,动画的主视角一直在发生变化,在画面旁,有四个数字不断随着鼠标的动作发生改变,那是主视角在这个四维世界中的坐标。
对于高维数学,伊凡在刚来地球时候就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来虽然因为意识网,以及卡梅尔的原因,没有在专业上继续深化学习,但概念上的理解还是很容易进行,也许他做不到向苏书那样,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四维世界,就像逛马路一样在四维迷宫中闲庭信步而不会迷路,但借助电脑,他还是能做到理解这个世界。
如果要说四维世界和三维世界最大的不同点在哪,就伊凡自己的体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外之别”,在几何中,有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叫拓扑学,是专门研究几何基本问题的核心学科,伊凡在大学时候学习过一段时间,在拓扑学中,一切物体的“形状”都是不重要的,它关注的是“形状”内涵的性质,比如开放还是封闭,连续还是断裂,它关注“形状”本身最基本的性质——这种性质体现在几何上就是某种“公理”,某种“被局限”的性质,比如平面几何中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而三维中谁都知道可以画出无数条,又比如在一个圆形内部不可能存在跨越出“圆”,而不与圆相交的线,而这个道理到了三维同样适用(对应于球),但如果还是两个圆就不适用了,两个互相镶嵌的圆环就是反例,可以想象,到了四维,在“超圆”内也同样适用,维度之间的区分,就在于“内外”界限的区分。
**百度搜索**网由书友高品质手打更新速度超快(天才一秒钟记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