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官场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作者 : 夹袄

有个真实的故事。/

俄罗斯富商板车斯基来华考察投资,被一众官员捧在手心里,享受爷爷一般的待遇。回头发表感慨道,在俄罗斯投资,却被地方官员当贼防着——你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居心叵测啊!下回选民们选你不选我……

爷爷其实不算什么,辈分高点而已,还是国民吧?至少说明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比较差。

板车斯基喝多了烈xìng酒,不知道更多事。前些年棒子国二星公司来华投资,多个省份硬抢,起着哄互相拆台,较着劲儿开出更优厚的条件。

所谓条件,无非是卖了属于国家的资源,送了属于人民的土地,造就了超国民的待遇。

超国民待遇其实也不算什么,法律还规定了“两免三减半”呢!再说了,法律规定的超国民,也不仅仅是为洋大人破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藏满蒙回以降的五十五朵,压在最大朵的枝头上。汉民族一直在为争取平等待遇而不努力奋斗……

扯远了?人老了,就是满脑子的故事。

送走郭大中,孙继宗并没有着急回办公室,而是站在单边走廊上,手把栏杆看风景。这栏杆是直径十公分的铁管涂了绿漆。绿漆多有剥落,铁管锈迹斑斑。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力推举郭大中上位吗?”孙继宗突然回头问于根顺。

“为什么?”于根顺也只好陪着孙继宗看风景。

此时平农正值暑假,有七八个学生在远处的球场上踢球。这球场不太给力,连棵草都没有,跑起来尘土飞扬。好在学生们并不在意这个,大呼小叫的,浑身使不完的劲儿。

对这些官场秘辛,于根顺还真是没有太大兴趣。这也就是一直成熟不起来的原因乃至表现吧?见孙继宗一脸的萧瑟,一嘴的苦笑,于根顺却也不妨问问,姑且听听。

“因为郭大中胆子不大,能力一般,也算是循规蹈矩吧。”孙继宗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哦。”于根顺好像是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郭大中即使坏事,也坏不到哪里去?那些伤天害理祸国殃民之辈,哪个不是胆大包天能力超卓的?

可是,孙继宗和钱树志竞争多年,虽然不能百战不殆,至少也是知己知彼吧。怎么会特意推举一个无能之辈来继任呢?送上门去让钱树志打脸吗?以于根顺对孙继宗的了解,这明显不科学。

虽然事有先例。于根顺研究过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本朝开国太祖,先后两度选择继位者失败后,就是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结果已经成为历史,有能者太宗,取彼而代之。

倒也不好要求孙继宗比太祖更明智。

还是不对。与太祖不同,既然无人可用,谁又强求孙继宗必须推荐继任者来着?以孙继宗之洒月兑,完全可以高高挂起。

更何况,孙继宗之强推郭大中,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的。

更何况,太祖所选继任者,至少算是个厚道人吧,两个凡是不动摇。而郭大中连厚道都做不到,孙继宗不会不清楚。虽然可以用之为办公室主任。

那么,孙继宗到底所为何来?

“就这?”于根顺摇了摇头,对孙继宗的解释不够满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一定的连续xìng吧。而当今现状,最缺的也就是连续xìng。”孙继宗笑了笑。好吧,糊弄不住你小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政绩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绩,成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升迁的重要依据。

这一切,板车斯基当然不会知道。而俄罗斯地方官员所顾虑的选票,也不在中国地方官员的考虑之内。

重视政绩,本来也是好事。至少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各项报表数字。

可是,走到极处变恶果。

直接恶果就是不断另起炉灶,扔下一地鸡毛。

以沧海为例,巴世仁的前任,是某国老之子,确定发展母亲湾对岸,设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两岸比翼齐飞。市级行政机构东迁的同时,计划从水面和地下两条线沟通两岸,建设大沧海。对岸的农村迅速变成都市,呈现欣欣向荣胜景。

而巴世仁主政后,确定发展灵山一线,灵山高科技产业园由此发轫。对岸建设未成,却已被弃如敝帚。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更是胎死月复中。

待到王永平主政,又确定了环湾发展蓝sè跨越……

每个发展战略,都是轰轰烈烈,伴以行政区划调整,全市人民上下一心,沧海的明天会更美好。

不推倒前任路线,如何显示本官之伟光正?好吧,就算前任也有点点伟光正,那成绩也记不到本官头上不是?谁肯替别人作了嫁衣裳……

都是政绩惹的祸。

前任是对的,继任也是对的,多少官帑却因此靡费,谁在乎?

到如今,沧海原本具有的优势逐渐耗尽,失去太多大好机缘,在副省级城市排名中节节败退。倒是剩了个旅游度假风景名胜别人抢不去,“海山名山第一”么。

何止是沧海。继任者全盘否定前任,彻底推倒重来,各地政坛几乎没有例外。

没有例外倒也是说得过于绝对。整体上没有例外,小项目上的例外也是有的。

历任桑田省主政者,在大面积另起炉灶的同时,都把公路建设视为重点项目之一。成效也是显著,桑田省的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路,乃至村村公路通,各项指标无一不是全国之首。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设创造了桑田发展的基础xìng条件,也是决定xìng条件。

“我想说的是,如果巴世仁和王永平都是按照前任的发展战略走下去,沧海本来可以更美好。甚至是随便什么战略。”孙继宗讲完了故事。

这些故事对于根顺来说,确实是很新鲜。躬耕于南阳,却有隆中对,出师一表真名世。

道理其实很简单。于根顺也曾经听任豹讲起过,前任司令员喜欢草,把舰队大院种得绿油油的。新司令员上任后,却喜欢树。于是草皮全部掀了,种了满院子的大树。

何止是舰队大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状全舰队各基层单位,哪个不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当时任豹只是发个牢sāo,于根顺只是听个笑话,反正哪回见任豹都要灌他个钵满盆满。

现在才想到,草也好,树也好,那都是钱啊……

“你是说,郭大中会按照你确定的路线走下去,保持发展的连续xìng?”于根顺终于整理出了思路。这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好大一通故事。

至于孙继宗到底是个什么路线,于根顺还真是不太清楚。想来,除了藏马山这一亩三分地,于根顺就管它是否恶浪淘天了。

“嗯。”孙继宗点了点头,似乎还没从故事中完全月兑离出来。

“xìng格决定命运,郭大中的一切,全在算计当中。还有顾大同的影响,平阳三足鼎立,倒是保持了稳定xìng。换个更强势的县长,可能做不到这点吧。外面还有我的支持……”于根顺替孙继宗总结陈词。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推举郭大中时,还没你什么事呢!”孙继宗嗤之以鼻。

“事实可不就那么个事实吗?孙主任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于根顺倒是脸皮三尺厚。老头子今天有点话痨的说,可能是情绪不佳吧。原来顾大同之退出,对平阳之影响,还真是不小。这厮也太不负责任了!

大概孙继宗当时预计,顾大同至少会呆上三两年调了正县级才走的吧?谁知道,这事就算是顾大同本人,都做不得主。

事情邪门的,刚想到顾大同,就听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于根顺打开手机,顿时传来顾大同的咆哮,“我在家里,你给我滚过来!”

“就滚就滚!也不管人家在哪……”于根顺嘟囔了两句,赶紧给挂了,惹不起。

“呵呵,去吧!”孙继宗也听出了顾大同的声音。能这么跟于根顺说话的领导,大概也就是顾大同了。

“哦,回头再来下棋。”于根顺肚子里装满了官司。本来是来听孙继宗指点迷津的,结果却是没有最迷,只有更迷。

于根顺还没走出几步,却又听孙继宗喊了一句,“忘了说了,风管委升格容易,王思平入常却难。”

“啊?!”于根顺顿时站住了脚步。这不是一回事吗?经济数据好一点的乡镇,党委书记也有入常的。何况副县级的风管委?

“郭大中奔走一通,终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孙继宗脸上有些萧瑟,像是对这个话题厌倦之极,却又不得不说。

“如果我所料不错,郭大中的提议会顺利上会,风管委升格也会顺利通过。但因为时间关系,一揽子人事问题,还是下次会议再专题研究吧。”孙继宗当了多年的县委书记,常委会的主持者,和钱树志也是多年的对手了。几乎能想象出钱树志主持会议时的神态。

夕阳照过来,皱纹沟沟壑壑醒目,孙继宗真是老了。

“那你为何支持郭大中这么干?”于根顺多少有些丧气。

“我能预料结果,却无力左右之。另外,我也没有想清楚,郭大中为什么对王思平青眼有加?好像没什么道理。”孙继宗再次面露苦笑。谁能在乎一个退位县委书记心中的苦涩?这苦涩却不是为了个人。

“哦。”其实于根顺问完之后,就已经想通了。入常难吗?那么,升副县就不难?没准县里另派风管委主任,顺便塞进七八个人来。王思平和于根顺即使位置不变,却也被挤到了一边。

“还有一点我得提醒你,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其实有两种组织架构的。一种是藏马山当前这种,算是政景合一,风管委本身就是一级zhèngfǔ。另一种却是只管风景区,不管民政,另有zhèngfǔ组织的。”孙继宗低头回了办公室。

“啊?!”于根顺这回是真傻了——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混迹官场最新章节 | 混迹官场全文阅读 | 混迹官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