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第一百三十五章 语出惊人

作者 : 澹宁居士

奕?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其实这种事情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先例,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所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现在在同文馆任职的一位叫做严复的年轻人穷数年之功翻译过来。看完这本书,我实在是感慨良多啊。想当年,罗马帝国是何等的荣耀,东征色雷斯,西伐高卢,南灭迦太基,北控莱茵,其领土囊括欧、亚、非三大洲,是当之无愧的西方世界第一强国。但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罗马帝国最后却落得个四分五裂,为外族占据的下场。松涛,你熟读史书,又曾游学英国,应该知道罗马帝国是为什么灭亡的吧?因为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为了牵制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转而扶植居住在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命令他们加入雇佣军。结果,日耳曼人的实力不断扩大,最后这些雇佣军要了自己主子的命,灭亡了罗马帝国。松涛,我就是担心这样的事情重演啊。”

奕?说完这些担心,抬头望向张继,只见他双眉紧锁,似乎也正在苦苦思考应对之策,再回头看看曾国藩,发现曾国藩一脸震惊,似乎刚才并没有先到这个问题。

……

一时间,厅内安静得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

……

良久,张继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感到尴尬的安静。他长叹一口气,说道:“罢了,那我就和盘托出吧。恭亲王爷,中堂大人,我建议扶植日本以牵制俄国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只是这一层考虑过于惊世骇俗,我担心无法被太后和皇上所接受,所以刚才就没有说出来。事已至此,我就实话实说了。”

听到张继这样说,奕?也不由得有些吃惊。倒是曾国藩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隐隐猜到张继要说什么了。他知道,其实张继之前就做过这样的事情,他一向精于此道的。

张继浅浅啜一口茶,说道:“恭亲王爷,中堂大人,在阐述我的这一层考虑之前,我先给二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在英国游学期间,一位英国牧羊人讲给我听的。英国的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温差较小,极为适宜优质牧草的生长,所以英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因为这种天然的优势,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一个毛纺织工业大国,制呢业成为英国的支柱工业之一。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英国每年的羊毛需求量越来越大,英国的草原上放羊的羊群也就越来越多。但是,英国的草原上还生活着数量庞大的野狼,他们时常会袭击羊群,给牧羊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牧羊人时常会组织猎人去打狼。但是,与我们不同的是,英国的牧羊人和猎人从来不对野狼赶尽杀绝,总要留下几只故意不杀,这几只狼袭击羊群的时候,他们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野狼是羊群的天敌,如果野狼被赶尽杀绝,羊群没有了天敌,就会繁衍得更快,乍一听,这是个好事情。但是,原来有野狼的时候,羊群中的老弱病残就会被野狼叼去,这就阻断了羊群中瘟疫的源头,剩下的羊群也会因为恐惧而不停地奔跑,提高了健康水平。如果对野狼赶尽杀绝,羊群没有了天敌,反而你瘟疫蔓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最终造成的损失比野狼造成的还要大。”…,

张继顿了顿,说道:“所以,在自然界中,强敌环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其实,国与国之间同样如此,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周边有强敌环伺反而会激发这个国家的忧患意识,促使它更好地发展。恭亲王爷,您刚才举了罗马帝国的例子来佐证您的观点,那我现在也同样以罗马帝国为例阐述我的看法。罗马帝国建国之初,西北有善战的高卢人,北有强大的伊达拉里亚部落,东有剽悍的色雷斯部落,东南有古希腊的支脉塞琉古和埃及,西南有‘地中海霸主’迦太基,可谓是强敌环伺,身处困境。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养成了罗马帝国强烈的忧患意识、扩张**和尚武精神。最终也才能够东征色雷斯,西伐高卢,南灭迦太基,北控莱茵,囊括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当之无愧的西方世界第一强国。”

张继顿了顿,继续说道:“事实上,对我们而言,俄国是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扶植日本实现‘富国强兵’,日本的这个作用发挥起来会比俄国的效果还要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俄国本来就是大国,也是强国,对我们构成威胁并不稀奇。而日本区区四岛,本来是一个撮尔小国,更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扶植起来的。但是,它却因为推行‘新政’不仅牵制了俄国,甚至还成为了我们的威胁。这种直观的例子和生存的威胁会让朝野都能真正意识到推行‘新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心悦诚服地赞成推行‘新政’。到那时候,推行‘新政’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蔚然成风,无论是谁,也不要想阻碍和逆转了。同样地,到那时候,我们这些人在位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新政’的推行靠的是我们‘新政派’官员动用行政力量去强制推动。而那时候,‘新政’的推行已经成为了举国上下的自发要求了。因此,我的这一层考虑就是,扶植日本以牵制俄国还可以起到倒逼举国上下认同推行‘新政’的作用。”

这番话的分量之重,简直可以用满座皆惊来形容。奕?被张继的分析所感染,沉浸在张继描绘的蓝图中久久不能自拔。曾国藩虽然隐隐猜到了张继分析的内容,还是不由得大感吃惊。

良久,奕?和曾国藩几乎同时鼓起掌来。奕?拍拍张继的肩膀说道:“松涛宏论,让人叹为观止。伯涵,松涛,我的心结算是彻底解开了。明天我就进宫,把扶植日本以牵制俄国的事情和派遣留学生的事情一并请旨。你们放心吧,我就是拼了这个王爷不要,也一定把这两件事情给争取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