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点点头,说道:“松涛,你说的不错,我和伯涵也是这样想的。我们‘新政’派在东南地区特别是两江地区占据着优势,在北方地区也能勉强与守旧派打个平手,因此还是要将精力集中于中枢机构。但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在中枢机构丝毫不占优势。目前的军机处五名军机大臣中,守旧派就占了三名。信亲王奕译和倭仁是守旧派的骨干和后台。醇亲王奕谨平素态度暧昧,很少对‘新政’发表见解和评价。但是,按照你的分析,他是太后培养出来制衡我的人,也应该算在守旧派一方。只有我和伯涵是‘新政’派,而且伯涵常年在两江地区主持‘新政’,我确实是势单力薄。至于六部衙门和其他在京衙门,更是守旧派官员的天下,遍布着信亲王奕译和倭仁的门生故吏,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我们‘新政’派官员几乎无法立足。你说的在新的中枢机构中占据优势何其困难啊?”
张继长叹一声道:“是啊,我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总以为‘新政’既然能在两江地区推行得那么顺利,就同样能通行全国,却忘记了两江地区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其它地区却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守旧势力还异常地强大。我现在真的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了。在中枢机构想要做一些事情,真的是比在地方上要难上许多啊。恭亲王爷,中堂大人,你们真的不容易”,说着,张继缓缓地靠在墙壁上,低下了头。
那么一瞬间,曾国藩突然发觉这个一向杀伐决断、计谋百出的部下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在重压之下也会显得那么脆弱。
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三个人都不说话,静静地望着桌上的油灯火焰出神。
突然,张继猛地抬起头来,双眼放出一种异样的神采说道:“恭亲王爷,中堂大人,既然如此,想要使‘新政’在皇上龙驭归天之后仍然能够不受影响地推行下去,就只有三条路可走了。”
奕?和曾国藩都被张继眼中的异样神采惊到了,愣了愣神,才问道:“是哪三条路?”
张继说道:“第一条路是上策,在皇上龙驭归天之前,说服皇上,由皇上下旨将太后礼送至承德避暑山庄‘荣养’,不再过问政事。同时,确定推行‘新政’为国策,罢免一批执掌着要害部门的守旧派官员,将一批‘新政’派官员充实到这些要害部门。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既成事实。即便皇上龙驭归天,大局已定,守旧派也很难再逆潮流而动了。”
曾国藩点点头,说道:“这第一条路将推行‘新政’和权力交接结合在一起,以比较平稳的方式实现,算是做到了负面作用最小化,对社会秩序和政局的破坏很小。但是,想要走好这第一条路需要具备很多条件:首先,要能够说服皇上。皇上是了解世界大势的,他知道只有推行‘新政’,才能实现‘富国强兵’。但是,推行‘新政’势必会损害到包括皇族在内的很多人的利益,而且‘新政’推行到一定程度,还极有可能威胁到统治的根基,皇上能否下定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行‘新政’呢?其次,要掌握京畿地区的防务指挥权,皇上这道旨意一下,与进行政变也没有什么两样。届时,六部衙门和其他在京衙门一定人心惶惶,而守旧派官员更会蠢蠢欲动。特别是将太后礼送至承德避暑山庄‘荣养’,不再过问政事这一条,太后方面一定会做出反应的。只有掌握掌握京畿地区的防务指挥权,这道旨意才是旨意,否则就如同一张废纸了。”…,
张继沉吟道:“说服皇上的事儿只能由恭亲王爷来办,一方面,恭亲王爷是皇上的叔父,皇上非常信任恭亲王爷。更重要的是,恭亲王爷是皇族,他能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支持继续推行‘新政’,多少能起到坚定皇上信心的作用。至于京畿地区的防务指挥权,大致情况如何呢?”
奕?叹息道:“在这方面,我们处于明显的劣势啊。善扑营是负责紫禁城守卫的武装力量,可以说是太后和皇上的贴身近侍。谁控制了善扑营,就相当于控制了紫禁城。偏偏,主管善扑营的正是太后的心月复、担任着领侍卫内王大臣的醇亲王奕谨。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和通州大营是京畿地区的卫戍兵力。丰台大营现任主帅是原九门提督多格多,他是太后的心月复,刚刚被调往丰台大营,这恐怕也是太后布局中的一步棋。西山锐健营现任主帅塔克世是盛京将军毕力哈的长子,他的父亲一样,他也是一介武夫,和他讲什么‘新政’的重大意义无异于对牛弹琴。而且,他是太后亲自提拔起来的,又和信亲王奕译交好,对我们推行‘新政’,整军经武,废除八旗和绿营编制,编练新军也颇有微词,算是守旧派方面可以倚重的人。通州大营现任主帅马国成是醇亲王奕谨的门人,原本担任金陵副将,醇亲王奕谨入职军机之后,将他调到了丰台大营。现在,我们就只有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的兵力可以依靠。将军是皇上的心月复,也是你远征俄国时候的老搭档,现在已经升任九门提督,步军统领衙门算是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顺天府尹王乾一是我的门人,顺天府的兵力也可以任由我们调用。此外,奉天驻军的主帅殷如岳将军也是你远征俄国时候的老搭档,而且由于信亲王奕译曾经排挤他的父亲殷洪涛,他与信亲王奕译的关系也并不融洽,至少可以保持中立。不过,奉天距离北京毕竟还有两天的路程,他即便有心想要帮助我们恐怕也是鞭长莫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