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 第二百五十七章 联合使团(上)

作者 : 澹宁居士

奕?默然不语,只是望着油灯的火焰出神。良久,他才站起身,笑着拍了拍张继的肩膀,说道:“松涛,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赶在步军统领衙门换防之前回去,咱们就此别过吧。明天的朝会上,皇上会任命你为正使,率领使团赴西洋诸国考察‘新政’,启程的日子应该也就在这两天。这个差事,你务必要接下来。这绝不仅仅是为你的个人安全考虑,更是为我们推行‘新政’的大业考虑。散朝之后,你不要到我的府上,也不要到伯涵的府上,要立刻到各衙门安排人员构成、议定行程和前期联络的事宜。等你率领使团从西洋诸国考察‘新政’回国之后,咱们再见面。到时候,我和伯涵会亲自为你接风。另外,你的叮嘱我会时刻牢记在心,我们也一定会小心行事的。总之,你要多多保重,一路平安。”

张继知道奕?主意已定,想要再说服他已经是不可能的,只得抱拳道:“恭亲王爷,中堂大人,既然如此,咱们一年后见。”

奕?和曾国藩笑着点点头,在凤鸣岐和兰京的陪同下向客房外走去。

……

等到送走奕?和曾国藩,返回客房的时候,张继已经睡意全无,他索性推开窗户,一边用手指敲击着窗框,一边百无聊赖地向外望去。

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无边的黑暗。那沉沉的天宇仿佛一个倒扣的泥盆,将大地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又仿佛一块纯黑的幕布,上面见不到半点星光。就连月亮,也躲在大朵大朵的、浓重的乌云后面不肯现身。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张继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关上了窗户,躺回床上,双臂弯曲枕于头下,望着客房的天花板继续发起呆来。

……

第二天,张继起了个大早,匆匆用了两口点心,洗漱之后,就在秦谋和代善的严密保护下由朝阳门入城,乘轿向西华门方向赶去。

张继到达西华门外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距离朝会开始还有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不过,已经有不少等着上朝的官员们候在那里了。

张继想了想,低声命令轿夫停轿。

紧随其后的代善拍马上前,掀开帘子问道:“张大人,是出了什么状况么?”

张继摇摇头,说道:“不是,我看到恭亲王爷、中堂大人、信亲王、醇亲王和倭仁他们都到了,正聚在那里闲聊。我这个时候过去,如果和恭亲王爷、中堂大人他们显得太过亲热,势必会刺激到信亲王、醇亲王和倭仁,加深们的危机感,于大局不利。但是,如果和恭亲王爷、中堂大人他们显得过于疏远,又有些太着痕迹,也会引起信亲王、醇亲王和倭仁的怀疑。思来想去,还是在这里等着更好一些。”

听到张继这么说,代善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人们都说宦海迷途,步履薄冰,真是一点儿也没错。”

张继也笑着说道:“是啊,如果不是亲身体会,又哪里会想到人心有这般复杂,做任何一件小事都得思前想后呢?”

……

就这样,张继和代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不知不觉间,又过去半个时辰。

已经是丑时三刻,伴随着“吱呀……吱呀……”的摩擦声,守卫西华门的善扑营军士缓缓打开了西华门,等候已久的官员们鱼贯而入,快步向乾清门走去。…,

张继也走出轿子,低声向秦谋和代善吩咐了几句,径直向西华门走去。

……

只听“啪、啪、啪”三声响鞭,笔直地伫立在乾清门前的李莲英大声喊道“上朝……”,御道上立着的太监们报数一般将这两个字传了过来。

此时,张继已经来到了乾清门前,跟着人群排队向御道走去。

距离上一次参加朝会已经有半年了,看惯了日本京都御所和江户德川幕府那低矮、素淡的建筑,此时再看紫禁城这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建筑和钉子般伫立着的善扑营军士,还是不由得会感叹煌煌天朝的气象万千。现在想来,朝鲜、越南、琉球那些周边地区小国的使臣一来到紫禁城就会吓得腿脚发颤、口不能言,匍匐着递上国书,心甘情愿地做清朝的附庸不是没有理由。极权国家维持权力的秘诀就在于制造“宏大”和“神秘感”,高耸入云的建筑、钢铁般的军人正是“宏大”和“神秘感”的符号。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乾清宫门口。百官依照爵位、官职的尊卑分列两厢,面对御座站得整整齐齐。左边队伍以总理王大臣、恭亲王奕?为首,军机大臣、醇亲王奕谨为次。右边队伍则以军机士、军机大臣倭仁为次。张继悄悄站到了左边队伍后面。大殿里鸦雀无声,人们似乎连呼吸都屏住了,而空气仿佛也停止了流动。

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张继知道,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来了。

果然,百官们齐齐地跪了下去。张继赶忙也跟着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礼毕,就跪在地上等候旨意。过了一会儿,听到一个孱弱无力的声音道:“众爱卿平身”,百官们这才站了起来。

张继抬头望去,只见同治皇帝窝深陷,印堂发黑,二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竟像是四十岁的人。正如坊间所传闻的那样,同治皇帝已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

御座的右后面,还摆着一张软榻,上面坐着一个女人,正是慈禧太后。虽然距离很远,又隔着一层珠帘,但还是看得出来,她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她本来也才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因为已经是太后,不得不打扮得端庄一些,但是那副盛年寡居的少妇风韵还是显露无疑。

同治皇帝支撑着病体,孱弱无力地说道:“朕近来身体不适,因此很久没有召集朝会了。今天,是有几件事情要与诸位臣工议一议”。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最新章节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文阅读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