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名声四扬
“邓森先生,请问您建立党派的宗旨是什么?”一位新闻报的女记者拿着小本子看向坐在台后的邓森。#百度搜(章节#
邓森看了看这位新潮的女记者,其身上穿着洋式的职业装显得英姿飒爽。
“我铁血复兴党,宗旨近阶段就是所有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所追求的就是中华民族能够伫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顶端。”
“邓森先生,请问您对现在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有一个报社的记者站起来询问。
“对于那些看法?”邓森问道。
“当然是对于北洋以及南方革命党之间争斗了!”记者回答道。
邓森想了想开口对其说道:“关于北洋与革命党,我都很尊敬,但是我并不觉得谁有对错,因为他们为的皆是各自的利益,北洋没有遮掩,而革命党却用着无尽的谎言,我只想说,口头上的说法虽然能够鼓舞一时的人心,但是行动必须跟上,南方革命党声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但是纵观江南革命各省,土地兼并依旧严重,大量百姓依旧流离失所衣食堪忧,我铁血党是以实际行动为行为准则的党派,现阶段只为控制地区内百姓不饿死,小孩有学上,没有乡村恶霸的欺凌,发展轻重工业,使得工业品得以自足,自销。”
“谢谢邓森先生的回答。”记者匆匆将话语记录下来,然后坐下。
“邓森先生,请问您对中国现在地区现状有何看法?比如地方军阀混战?”又一个记者起身。
“对于这一点,我不得不说,中国现如今虽然共和,但是依旧是列强操纵的木偶,各地各派系,各省都有着列强各国的势力,所以这些势力只能以强有力的方式统和在一起才能使得中国再次复兴。”
“那么您认为以何种方式整合?”记者又问道。
“这个问题,不是我该思考的问题,你该去北京问临时大总统阁下!”邓森那里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若是说错了那就要遭受袁世凯的怒火,现在的他可不是袁世凯北洋众军团的对手。
“邓森先生,请问您的政治倾向,是倾向于革命党的三民主义,还是倾向北洋政府?”另外一个记者在前一位坐下之后站起来,迫不及待的问。
“倾向?不我没有倾向!我赞赏革命党人的宣言,尊重大总统的决定,就这样,我现在没有资格也没有势力去参与制定中国的规则。”邓森自嘲一笑。
“邓森先生,我们观察您这次进够的货物足足二百多车,那么请问您进够的是军火吗?”
“不这位记者先生,我所进够的货物,大部分是工厂的器械,同时他们是各地投资者的东西,我只负责帮助他们联络而已.shouda8.更新”
“邓森先生,进够如此多的机械,是否准备成立大型工厂?”
“不,这是一个工业区,涵盖大部分生活物资,面粉厂,酒厂,制衣厂,制鞋厂,自来水厂等等。”
“那么邓森先生对于我们中国未来的工业发展有着什么想法或者建议?”
“我觉得,中国资本并不弱,我们有着雄厚的资本,但是大部分资本都深深的埋在资本家们的家里,他们对于国内的环境没有任何信心,并且政府对于资本家们也不重视尊重,是的大量的资产处于假死状态,只要我们国家百分之一的资产可以投资起来那么五年之内我们可以建造一座新上海,若是百分之五十可以运作起来,那么我们中国便可以挤入强国之林,我在统治范围内有过明确的规定,商人的利益也会得到保障,我们要如此想,一个工厂,即使再小也可以养活几名工人,若是设厂增多,那么我们哪里还会有难民?哪里还会有人饿死?冻死?我中国古代轻视商人,却不知农民是国之基础,商人便是国之血脉,只有血脉顺畅我们的国家才能生龙活虎,商人资本家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是无比重要的,我们各省政府应该正视商人,并且支持商人以及小型资本的投入,成立商务处,专门针对小型作坊工厂给予支持。”邓森侃侃而谈,虽然不是调理特别清晰,但是若是发表出去绝对会受到所有商人的爱戴,毕竟就算在这个时代,商人也只是各地军阀的口中肉而已。
记者会差不多两个小时,邓森回答了大量的问题,其中包括民生,资本使用,军事改革,南北局势等等,邓森依据着得罪南方不得罪北方的宗旨,对北洋政府给予一定的表扬,给予南方各省革命军阀的评价就是一群说人话不做人事的家伙,同样他也表达了对于孙中山个人的尊敬,认为孙中山是一位正直,正义的革命者。
“号外,号外,国内新出现强力青壮派军阀,手下精兵数万,武器先进,队伍整齐,大量组图……”上海各地报童拿着报纸叫卖。
“又出现了一个军阀?载之你不要看一下吗?”以为倾国倾城的少女两毛钱买了两份报纸,拿到一个中年男子身边。
“庆龄,国内每天不都有一个军阀产生,一个军阀覆灭吗?有什么好稀奇的!”这男子就是孙中山,中国前任临时民国大总统。
“可是你看着标题,他在评论革命以及北洋那!呵呵,看看一个小军阀会怎样说我们吧!”宋庆龄现在与孙中山还没有结婚,但是也有了夫妻之实。
“天啊!这人说的什么狗屁道理啊!”从来不说粗话的宋庆龄此时在孙中山的面前大骂了一句。
“怎么了?这报纸说了什么能让你气成这样?我看看……”孙中山将报纸拿过来,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份上海本地报纸,只见报纸通幅都是关于邓森的报告,以及其评说。
“革命党只会以口舌迷惑百姓学生,却丝毫没有做出任何有利于国民的事情,我本人虽然对革命的目标崇敬,但是同样要认清现实,认清国情,而不能空口白话!对于孙中山先生我个人表示敬佩,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但是同时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其没有过硬的组织能力,没有军事才华,他只能做一个先行者,但是却如何也统治不了中国,为什么那?因为国情的不痛,南方沿海富硕一些,百姓识字多,西北方向百姓贫苦识字少,所能理解的知识就更加少了,在如今只中国,农民占百分之九十,那么他们知道什么?他们只知道活着,活着才是主要,让我想不通的是,革命党人举行武装革命,但是他们所占领地方的百姓依旧一瓶如洗,革命党人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改变百姓生活,那么只会破坏而不懂生产,不懂建设的一群人,他们就不可能给中国,给汉族带来复兴的机会,我想这篇报道也许会被孙中山先生看到,但是孙先生,我们可以进行一场比赛,三年之内,我将要将皖北建设成中国轻重工业的集中地,以此地区的生产满足中国内地所需,如果三年后我达到这个要求,那么孙先生可以到此与我一叙。”
“对于北洋我个人觉得在对外,面对列强的时候最少还有点骨气,可是观望南方革命省份军阀,如广西,他们控制在法国人手上,所有各省军阀除了袁总统之外,另外一个让我佩服的人就是蔡锷将军,他所治理下的云南省,虽说民生没有太大好转,但是他为国家守住了领土,在法国人的进逼之下他没有任何退缩,这等才是大汉好男儿,之前有记者问了,如果列强与我地区进行不公平条款,我会怎么样?哈哈!那么我就现在给他一个回答,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我大汉民族传承五千年,上有大汉帝国之强横,后有大唐帝国之庞大,再有大明帝国之硬骨,此代我等国人,应当去建立第四帝国,这帝国不是一家一姓之帝国,而是全民之帝国,每个中国国籍的百姓都是皇族。”邓森的另一篇讲话让孙中山有点呆住,帝国宣言吗?邓森的文字话语激烈而又震撼,在这个年代有几个人想着去建立一个帝国式的强横中国》他们所想的就是百姓不会饿死就可以了。
“工业,工业是什么?那是嘴,他是国家的营养入口,没有工业那么国家就会活活被饿死。工业怎么进行?贵吗?投资大吗?每个省份的军阀,把花在武器上的钱,用在工业建设上,每一省都将是一个日本。工业的步骤是什么?先轻后重,我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每年所需要的布匹,食盐衣物无算,这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工业是一个循环,生产的产品卖给百姓,之后再次扩大,直至覆盖整个中国,你们知道中国的购买实力是多少吗?四万万五千万人,没人一月只花一块钱,那么就是四万万五千万大洋,折合美元就是两亿多美元,这是一天,而现在我们的状态是什么?布匹是国外进口,我中国之资本正在急速向国外流出,再过几十年我都不敢想象,我们中国是否还有白银的存在,现在我呼吁,呼吁国内有着爱国之心的资本家积极投资办厂,当然来我淮北进行投资将给与各方面的扶持,总之中国之工业绝对不能太落后于世界。”
“工业?难道工业是这么好建设的吗?三年啊!三年之后如果你可以达成你所说的一半,我便亲自去请求你的接见!”孙中山将报纸看完,尤其看到报纸上那士兵横幅他更是震撼,整齐划一的军装,锃亮的钢枪,整齐的队伍,让他几乎以为自己是看到了德国的军队,不由得对于邓森又增加了不少好感。
“庆龄你便为了这报纸而生气?”孙中山平静下来想自己身边的宋美龄问道。
“当然,他在评击我们的革命成果,各省革命军被他评的一文不值,而且还说什么两军对垒革命军绝对不是北洋军的对手,这,这也太武断了!”宋庆龄气声说道。
“庆龄,你看报纸上他的部队,你看出了什么不同吗?”孙中山没有再说别的,而是将报纸上面一张照片地给他看。
“好像是德国陆军的那种样子,很像而且不想做假作秀,真实奇怪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军阀怎么会有着这么精锐的军队?”宋庆龄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德国他们也去过,对于德国士兵的站姿,哪怕是眼神都十分熟悉。
“不仅如此,你看这篇报纸记者的叙话,他说这是他遇到的最为忠诚于民族的军队,他们热血激情,随时愿意为国家民族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狂热,同时对于他们的领导者,铁血党元首邓森崇敬,狂热,他们高呼着嘿,邓森,一路前行,使得我们觉得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可以挡住他们的去路。”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