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骨眼上,虽然心有疑惑,通王却不敢放信鸽出去询问。对于霏珠信上所说“挖地道逃生法”,他只一笑了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到万不得已,断不能偷偷逃走。
“既然爹爹决意不动旧时关系,我们不如托贵妃说说情?孩儿康州之行可全是按上边的意思办的啊!哥哥又没犯大错,何故思过思了这么久,还不肯松动。”李凉想起比较贪财的那个贵妃族中侄儿来。
通王捏着霏珠的信,郑侍卫在外头奔走数日显然也没多大效果。他检查一遍信纸,别无它物,缓缓道:“君心难测,你们不懂。这么些天了,皇上想必已经看过奏折,仍未撤禁,大约是杀了我们这只鸡,而那帮子要警告的猴还没教训够。放在以前,多捱段日子也可。但现在儿媳妇还住在外头,不成体统啊。早些解了禁,问名纳礼娶进门来才好。”
父子三人聚在书房里商议走谁的门路更稳妥些。不碰朝中关系,就只剩下后宫一条路了。现在郭贵妃地位稳固,虽仍未册后,家中势力摆在那里,身为四朝栋梁郭子仪的亲孙女,又有皇子,是棵常青大树。除此之外,还有宦官宝公公,皇上跟前的红人,也能说得上几句话。
通王权衡许久,迟迟没有定下主意。一不愿令李沧李凉低声下气去求一个宦官,二不愿与郭妃走得太近,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一次承了郭贵妃的人情,将来少不了得为她家做些事:而通王最不愿卷到皇太子之争这趟浑水中去。
李沧忽然想起一个人来,眉头稍微解开些。他拍拍胸脯说:“爹,不求贵妃,不求宝公公,还有一人,正当宠又没后患,最合适了。”
“谁?黄公公?他老了,未必肯出头。老太妃更指望不上。”
“秋妃。秋妃新纳不满一年,皇上宠她天下皆知。又无家无族,背后没有多少错综盘根的势力。”
“不妥。你要给秋妃当后盾支持她宫中争宠?郭家几世功勋,权倾半朝,莫为早几日晚几日解禁而得罪郭贵妃。”
“我们又出不了面,先托嫂子走一趟,她与秋妃都是烟花地呆过的,同病相怜亦未可知。妇人家的私交,算不上给秋妃当后盾。试试看,行不通再另计较其它门路。”李凉想起秋妃的身世,觉得这个人选是当前最合适的。
议定此事,通王取出鸽笼钥匙,说:“放鸽子吧,多放几只,免得被外头的人马捕去。”
李沧推回钥匙:“放鸽子要惊动多少人。另有它法,只教霏珠一人明白。”
通王摆摆手,子孙自有子孙福,随儿子们折腾吧,他得好好翻看翻看历书,挑个好日子出来,给老伴祭一壶酒,念叨念叨大儿子也要娶妻成家了。
李凉快走两步,紧跟在李沧后面,要看哥哥如何传出去“只让霏珠一人知道”的消息。李沧喊来几个下人,把桌椅板凳搬到门口,又把乐班分成两队,轮流登桌。
“哥哥,让她们站在桌子上喊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听到。”李凉端详半晌,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做些纸鸢,高高地放起来。纸鸢上画个美人,再配上秋字,说不定嫂子能猜到。”
李沧笑笑,说这一种行不通再换纸鸢。他跳上桌子试了试高度,带人演习一遍,嘱咐她们:“明天一早,轮班立在桌上唱歌,错了调子不要紧,声音要响亮。”众歌女遵命应下。
李凉此时恍然大悟,赶紧透过门缝打点了外头的兵卒不要声张此事。小头目们只管出不管进的,除了奏折,别的书信一概不外递;除了放人,别的送米面一概不阻止。如今接了银两,才不去管他家墙内是搬桌子还是拆房子。
清晨,守街的一队人马刚换过班,就听到通王府内咿咿呀呀有歌声飘出来。拍了拍门,里面递出一袋子钱:“官爷们辛苦了,家里头歌姬闲着也是闲着,特命她们唱些小曲,给官爷们取个乐解解乏。”
这样的好事,哪个会不乐意。守门官兵笑呵呵分了银钱,站着岗听曲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唱三叹,伴着丝竹缓缓歌出。一曲终,又有另一位歌姬登桌开唱,同一首曲子,换个伴奏乐器,竟也能唱出不同韵味来。
金英送人送米面时,听到歌声大吃一惊,急忙问旁边天天见面混成熟人的小头目:“通王府这是怎么啦?皇帝要砍通王的头吗?平白无故奏乐做甚,大哥您快告诉我,唉呦这可怎么办才好!”
“小丫头,别急,别急。里头唱歌作耍呢,从早上到现在没停过,你也坐下一起听听,王府里的歌女就是不一般呐,没重过调调。”小头目一脸陶醉,把金英略微带近些,让她也听了一首金缕衣饱耳福。
金英回到客栈后立刻把这事当作新鲜消息告诉了霏珠:“姑娘,咱不能老给通王府送吃的了。姑娘在外受罪担忧,他们却在府中寻欢作乐,不知道养了多少唱歌跳舞的。照婢子看,早点回康州才是正经。”
“此话怎讲?”霏珠放下梳子,拉过金英要问个仔细。
金英便把她去时,所听所见,详细向霏珠讲了一遍。又恨大公子没良心,吃着姑娘送的菜,不说早早想办法月兑身,还顾得上享乐。因此愈发使劲撺掇霏珠不要嫁负心郎。
“啧啧,金英来了趟长安,眼界也高了许多嘛。在斜雨楼,你们可都劝我早点嫁给李大公子。如今我真奔长安要谋求谋求下辈子的幸福,你又说大公子非良人。前后矛盾啊!”霏珠听完金英的讲述,反而有了笑意,开匣子取条精巧链子戴上,揽镜照了照。
“姑娘,您可千万睁大眼睛啊!如果不信,咱们这就去通王府,的确有好多歌姬在唱歌取乐!”金英着急了,推开门请霏珠亲自去看。
“我信,去把郑侍卫叫来。”
霏珠听得明白,那不是取乐,是通王府递出来的消息……她显得很高兴,特意挑出一枚金饰,呵化了琼胶贴到额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当朝秋妃的《金缕衣》。她次次写信问李沧讨主意,眼下这不就是唱给她听的主意么。
等三人聚在桌前,金英重新关好门窗时,霏珠直接递给郑七一碗茶:“郑大哥每日奔波辛苦了,元大人那边有没有好消息?”
“这个……暂时还没有。”郑七无奈地摊手:“位高权重的,交情不深。位卑的又不管用。元大人也在为找谁送礼发愁。”
“不必愁了,去打听打听,哪个小黄门神通广大,在外头有宅子。或者问问元大人有没有门路能把礼送到宫中。”霏珠把她的小包裹打开,里面还有不少海底攒下的宝贝。“我已有了主意,这回呀,不乱求人了,咱们就铆足了劲去求皇上宠爱的秋妃。”
“进宫倒是不难……不用托小黄门、老公公,元大人常常进宫去作诗词助酒兴,只托元大人带进去吧,又稳妥又不怕少了物件。”郑七有点拿不准,算计了一下余银,说:“请秋妃说情,至少也得备下千金之裘这样的礼物,皇妃们在宫中不缺银子,递金银恐怕没用。通王府里的古玩又运不出来。石姑娘,这秋妃,咱们请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