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路归人 第三卷 第四卷 三十二节 贴心家人

作者 : 糖心布拉

第四卷三十二节贴心家人

春娇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对自己的婚姻是没有话语权的,可是既然青松已经开了口,并且口气听起来似乎有得商量,她可不想放弃这样的机会,于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些日子早就想好的一些话,说上一说,不管能不能说动母亲和哥可,但是怎么也不能放弃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机会,春娇想到这里,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口正色道:“大哥想的的确有些道理,本来俗话说长兄如父,大哥说的话自然是为我好,只是我想这里边恐怕还有些不妥的地方,我说上一说,母亲和大哥听一听,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青松和曲氏听春娇说话条理清楚,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晓得她要摆出些什么道理来,都点头静静的等着春娇往下说。

春娇道:“大哥应当知道,熊爷当初帮我们月兑祸,并不是事出无因的,而事发之时,他已经知道大哥对他外甥有相助之情,而我们知道肖家与熊爷有亲之后,我也曾和桔娘一起向肖家婶子去求助,不过却被肖家婶子婉拒了。在这之后这,熊班头曾经在暗中向我们透了些消息,但显然他的动作,肖家婶子是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熊班头这次所说之事是不是和肖家婶子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呢?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岂不是自做多情了么?”

青松对春娇所说的往事似乎只知少许,并不十分清楚,但他当然相信妹妹所说的话,这才知道原来肖氏是不赞成让弟弟对自己出手相助的,不过这件事始终是已经过去了,青松也并不放在心上,不过他明白妹妹的意思,于是道:“妹妹是怕这件事只是熊班头或肖小相公的一厢之愿,而肖家婶子并不情愿吧也是,若是她不愿意的话,将来若是你嫁进她家,只怕日子便不是那么好过了,读书人讲的是个孝字,若是将来肖家婶子对你有什么不喜,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就算肖小相公有心护着你,只怕也只能让你逆来顺受的,这件事还是问问清楚的好。”

春娇见哥哥并不是不可以商量,心里大喜道:“这也不必去问,只须稍稍仔细些便可知道肖家的意思,不过这也只不过是其一,其二么”春娇有些扭捏的道:“不是我的脸皮厚,实在是妹妹并不喜象肖小相公这样的读书人,书没读得多少,身子却成天病歪歪的,手无搏鸡之力,肩不能挑,手不能抬,成天还要指东道西的讲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母亲不信问桔娘姐姐,那个肖家小相公,成天一本正经的跟个和尚似的,又瘦弱的一阵风便能吹跑了还不到我大哥的肩膀高,我大哥一只胳膊能拎起他二个来到象是个大姑娘”

其实肖静书并不象春娇说的那么秀气,只是比起青松这种自幼便常年在作坊里劳作,又经过了战场打熬出来的人来,身体素质上的确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春娇又十分清楚的知道曲氏对青松的喜爱,自然说得更加夸张,果然听的曲氏直皱眉头,大摇其头。

青松被妹妹一顿明夸暗棒,心里也有些得意,不过他到是明白了春娇似乎对肖静书似乎并没什么好感,摇了摇头,也皱起了眉头,道“原来是这样,不过也是,肖小相公那身子看起来的确是有些太弱了。不过话又说回了,读书人么,身子都娇贵,哪有几个象我和虎头这样任意摔打也不怕的?只是话又说回来,我们住在斜坡杵衣巷时,妹妹常常去肖家和肖婶子学些针黹女红,又和肖小相公学认字,常来常往,关系又不错,如今我们日子稍好过些,便离了府学巷,又要回绝肖家说的事,别人知道了怕是要有些议论呢不知要如何说才不能伤了熊班头的颜面,又能把事情给挡了呢?”

春娇道:“这个我想好了,父亲已经过世了,母亲眼体又病着,我们漂流在外,虽不能为父亲守全孝,但对先人总要敬着些,这时候总不好议婚嫁之事,等过了我们家过了三年孝期,按照规矩,婚嫁之事总还要先从大哥这里论起才是呢谁家也没个长兄都还没娶妻,倒要先把妹妹嫁掉的道理吧这要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们家的姑娘嫁不出去了呢还有一件隐犹,我们不得不多加小心……”

“什么隐忧?”曲氏不由得问道。

“便是那阴魂不散的程家……女儿曾为了大哥的事,曾特赶赴白龙观寻找前去做功德的县尊夫人,在那里还遇上了那个害死了爹爹的程家大少爷,他竟然还不肯罢休,想要把女儿捉回去,要不是女儿一时情急,误闯了县尊夫人的静室,险些儿叫他得了手”春娇又把白龙观发生的事情大致的说给曲氏听,曲氏听了,病色未能尽退的脸上忧杂了三分倦意,七分恨意,口里喃喃的咒骂起程元芳来,烛光照得她的脸,竟然显得眉目有些狰狞的样子。

春娇见了,吓了一跳,知道曲氏恐怕起了恨意,忙握了她的双手,轻声的安抚她,道:“娘不要生气,也是天有眼,若非如此,我又怎么寻得着县尊夫人,这也是我哥哥命中有贵人相助,你看他如今能这么囫囵着在这里孝敬您,只怕也是我爹保佑呢”

曲氏这才收了怒意,又有些伤感起来,只是看着儿子果然十分精神,终觉得稍有安慰。春娇又征求曲氏的意思似的道:“这程家的人出现在常州,又见到了女儿,只差点就捉了女儿去,只是叫女儿碰巧逃了,只怕没那么容易就收手,哥哥若觉得前边的那些话若是还不够用来支吾熊班头,便把这事告诉他,就说虽然我们已经在常州有了民籍,只是程家不能就这么善罢干休的,我们是怕连累了肖小相公,让他们自己去掂量这事去,娘觉得这样如何?”

曲氏听了,也觉得女儿说的貌似很有道理,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不过又道:“我知道了,你是娘的亲闺女,不管那姓肖的小相公能不能中,你的心里是不愿意嫁那肖家小哥儿的,娘当然不会去逼你的,只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哥哥把那熊班头回了,来肖小相公若是高中,你可就失了一门贵婿啊这种事,若是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店的了,将来你你可莫要后悔才是”

春焦点了点头道:“也许的确如此,只是家中经过这些波折,女儿心中感触良多,常觉得在这世上,求人不如求已,我大哥和虎头哥两个想尽办法,带着我和桔娘姐姐逃了出来,又好不容易在常州立了籍,老天有眼,还让我们一家三口重聚……过上几年,等将来我哥哥成了亲,您有了媳妇,再考虑嫁我的事,这样您身边也就不缺人了不是?我也可以趁这机会在娘跟前多孝敬两年啊”

春娇虽然打的是亲情牌,但心中早已经把青松当做了自己在这世上的亲人,而且也早就打定主意要把曲氏当做自己的母亲还奉养和依靠的,因此这番话说出来,十分的自然和真诚,听得曲氏心情舒畅起来,又是连连点头。

青松见母亲都点了头,自然也什么都点头了,反正妹妹出的这些话也都对,再加上那程家的确也不知会不会再来寻自已母子的麻烦,小心些总归是不错的。

于是,母子三人便又七七八八的补充了些细节,青松心中对母亲和妹妹的想法都有了数,这才不再觉得烦恼,满心踏实起来。向母亲和妹妹道了乏,回屋安歇不提。

春娇见曲氏和青松并没有说一定要摆布自己的婚事,甚至还愿意向自己征求看法和意见,为自己出谋划策,一起想办法,春娇的心里不由的感激起老天来——虽然他一时糊涂,让自己穿到一个陌生的动荡的,充满了变数的,却也让自己拥有了前世从未曾拥有过的温暖贴心的家人。他们不是那种小说里,用女子的婚姻换取家族或个人的前途利益的坏心眼的亲人们。

过了二天,青松带着母亲和妹妹,还有陈尧咨和桔娘搬到了新居,曲氏见了新居宽阔敞亮的正院,东西连惯的屋宇,高兴得合不拢嘴,知道这院子都是坠儿帮忙收拾的,大大的把她夸赞了一番,又听了她的遭遇,十分同情,便问她今后的日子打算怎么过,没想到坠儿因为自己两次为妾都命运多厄,对男人十分失望,今后也可能再也怀不上孩子,竟然想要剪了头发去出家,老夫人听了也很伤感,只是春娇认为如今城里城外到处都不平静,只怕出了家也不一定有安静日子过,便建议坠儿暂时先留下来,并表示想请她帮自己一起照顾曲氏的身体……

虽然因为曲氏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复原,元宵节并不能够大张旗鼓的游戏玩乐,但是青松把萧延四人又请了来,一群年轻人陪着曲氏有说有笑的闹了半宿,还从街上买回了不少纸扎的花灯,挂在院中点着了,让大家观玩,倒也十分的热闹有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风雨路归人最新章节 | 风雨路归人全文阅读 | 风雨路归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