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暖很郁闷。
她不知道古代的规矩,只是按自己看的有关中国古代的书籍来推测,男孩女孩就算在婴孩时期应该也是分开养的,自己为什么就和爱哭的哥哥住在一间屋子里的呢?看自己家这个装饰,应该不缺钱啊!
她不知道,因为是龙凤胎,加上不见了妹妹,她的哥哥就不会停止哭泣,大家都说双生子不应该分开,所以才这样做,这也导致了清暖每次都被吵醒,怨念深重——就算她的灵魂是大人,但婴儿的身体可是嫉妒缺乏睡眠啊!
在清暖不知道的地方,有一场风波已经展开,起因便是龙凤胎的命名。
嘉临皇朝对等级制度的严苛已经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不单单是服饰嫡庶仪仗之类,对于名字也很有讲究。比如萧家这一辈,如果是嫡出的儿子,那么名字的第一个字便是“清”,而第二个字从立,比如清暖的大哥,文昌侯府的嫡长孙名字就叫清翊。所以二少爷的名字已经定下了——萧清飒,可遇到清暖,却发生了争执。
如果按照宗族的规矩,这一代的嫡女,名字的第一个字应该是秀,第二个字反文,比如现任致远承恩公的嫡孙女,清暖的族姐,名字便是秀敏,但萧晋初却不同意了。
首先,他嫌弃“秀”这个字,觉得太难听了,过于俗气,不符合他们文昌侯一脉清流的风格;其次,反文旁的字,适合女子的实在不多,萧家家大业大,和清暖一辈的嫡出的女子却也不少,好的字早用完了,剩下的不是太男孩子气就是意思不好,不要说他看不上,萧宏诚也是不同意的,和同一辈分的女孩子重名更是绝对不可能。再加上听到有他们这一脉居然生下了女儿而赶回来的老祖宗们果断地否决了这个建议。一家人商量了很久,觉得既然是两兄妹的话,名字就相似一点好了,所以想让这个女孩从“清”字辈,连名字都已经想好了,就叫清暖,这样也没有和男子之名相冲。
但当萧宏诚带了厚礼去致远承恩公府商讨这件事的时候,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由于胤夏人寿命长,所以一般来说,都是以两百年为分界,比如文昌侯一脉,只要侯爷年纪到了六百岁,便向皇帝要个恩典,传给儿子,自己则去云游四海。而当了这个侯爷之后,便渐渐将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儿子做,培养他,自己则只是镇守在那里罢了。
因此,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如今侯府大部分事情,都是这位世子爷管的,萧宏诚亲自上门来商讨,并且还带了厚礼,实际上也是给足了面子。
由于致远承恩公萧晋安去城外的宅子修养了,接待萧宏诚的,是致远承恩公的嫡子,也是萧宏诚的族兄,萧宏谆。
“贤弟想让侄女从清字辈?”萧宏谆做出惊讶的模样,然后毅然否决,“祖宗规矩,怎可随意更改?”
萧宏诚微微一笑,刚想说什么,萧宏谆却不等他说话,又道:“为兄知道,侄女是贤弟这一脉几十代来唯一的女孩儿,自然要娇宠一些,但无论如何,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我爹这个族长还怎么管理偌大一个家族?还请贤弟体谅一二。”
萧宏诚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理亏,但绝对也有萧宏谆刻意刁难的原因,毕竟自己比他小了五十多岁,但无论是名声还是官职都远远高于这位未来的族长,致远承恩公这一脉,早对文昌侯一脉有气了。所以萧宏诚故意做出为难的神色,叹道:“愚弟何尝不知道伯父的难做,但听说愚弟有了女儿,家中几位老祖宗都盘桓在侯府不走,还对愚弟说,如果不听他们的……”他故意摇头,叹道,“唉,愚弟也是没有办法,才厚着脸皮来此,请兄长通融一番。”
听见文昌侯府的老祖宗们也到了,萧宏谆不得不收起那几分轻慢之心。
文昌侯一脉,各个武艺卓绝,完全不是吹的,所以论起寿命,他们也是胤夏人中难得的高寿。这种经历风风雨雨的人物,就是皇上也要给几分薄面,现在文昌侯一脉还是萧家两大支柱之一,万一哪位老祖宗将什么帽子扣在自己父亲帽子上那可就不好了。他们这一脉本来已经保不住族长的位置,是因为出了一个太后才发达起来,可当今皇上对太后实在没有太多情分,只不过碍于情面摆出一个孝子名头,如果老祖宗硬要动手,那可不是好事。若只为了这样一件事萧家内讧,不是白白被其他家族笑话了去?那自己的太后姑姑和荣妃姐姐都会受到影响……但如果给萧宏诚这个特例,他却又不甘心。
萧宏谆比萧宏诚大了五十多岁,萧宏诚出生的时候,萧宏谆已经娶了妻子,而且庶子庶女也有了四五个,但两者的待遇却完全不同。
萧宏诚不仅仅是文昌侯府的继承人,而且容貌俊美气质文雅,言谈举止之间永远令人感到如沐春风,从小到大都是赞美,官运也是极为亨通,纵使在子嗣上也是春风得意,谁人不赞一声好?而自己呢?因为是独子,父母都不允许自己上战场,旁人听到自己名字,从致远伯爵的继承人变成太后的侄子,荣妃的弟弟,总之都是依靠裙带关系,真正有本事的人对自己都是不屑一顾的,就连他的两个嫡子也都是平庸之辈……加上萧宏诚这幅表面上谦恭实则内心无比倨傲的态度,萧宏谆就一肚子火,他越想越不开心,只觉得方才萧宏诚故意提出老祖宗来压他,无疑是看不起他们这一支的表现,于是声音也冷了几分:“不是为兄不给面子,若侄女从了清字辈,那名字到底记载在族谱的哪一边?总不能弄出一个不伦不类吧?”
“这……”萧宏诚露出为难之色。
萧宏谆见他为难,不由心中冷笑,暗道大名鼎鼎的萧宏诚也不过如此,两人话不投机,萧宏诚便找了个理由告辞。
萧宏谆顿时得意起来,觉得心情大好,应该摆酒庆祝,而坐在轿子里的萧宏诚却也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
————————————我是萧宏诚大有深意的分界线——————————
萧宏诚多年来处事圆融,能够以文昌侯世子这种被人地方的身份成为左谏议大夫,足可见他为人处世的高明。
如果他真的想办好这件事情的话,大可以不着痕迹地吹捧一下萧宏谆。那人也不是什么聪明货色,更看不到什么长远目标,一直是他无法追赶的萧宏诚真的向他服软,他一定会飘飘然,说不定真的会答应这件事情。但萧宏诚却故意提出极为老祖宗,虽然也让萧宏谆忌惮了,却也取到了“文昌侯一脉无视我致远承恩公一脉”这种不好的效果,但这恰恰是他想要做的。
萧家致远文昌,一文一武,一军一政,早就引起皇室的不满。要不是文昌侯一脉世代纯臣又认定单薄,致远公那一脉也没有出过什么厉害人物,只是不咸不淡,他们萧家绝对不会有现在的荣光,本来吧,这样也好,但现在却不行了。
太后无论怎么说也是皇上的生母,荣妃纵使再不受宠那也是九妃之一,继后母族式微又出身旁支,平日只能小心谨慎的过日子,**俨然萧家第一。荣妃一直没有身孕,萧家又频频和太子接触,让他们看出了不好的苗头。
元后难产而死,皇上与她少年夫妻甘苦与共,自然是悲痛欲绝,将还是襁褓中的三皇子册封为太子,在萧宏诚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皇上和太子的年纪只差了一百多岁,而历代皇帝大多都会活到八九百岁,这其中太长的时间,让他们本能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这时候和太子走的太近,可不是什么好事,再加上如果萧家军政宫都那么有势力,估计下场不会多美好,所以他们早早地在寻找一个好的月兑身之法。恰好清暖的出生,让他们有了极好。
闹吧闹吧,最好闹到皇上面前,让太后对自己这一脉更没有好感,反正自己这一脉的指婚,一向是自己求或者皇上挑选,**插不上多少话的,当今圣上也不会允许**干政。太后越是进言,就越容易加剧皇上对于那一脉的厌恶,等到秋后算账的时候……行事谨慎,方是他们文昌侯一脉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