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润微笑着点了点头。见赵云转身要走,便道:“等等……”叫住了赵云。但为什么叫住赵云呢?田润自己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起码过了五秒,田润这才想了起来,问道:“可知二哥走的哪道城门?”赵云答道:“这个,我不清楚。如果要紧的话,我下去帮你问问?”这里打上了问号。这不是标点符号的错误。这表示口语的省略。如果不省略,完整地说,就应该是“我下去帮你问问。好吗?”。一省略,就变成前面那个样子了。
田润点头示意,表示确实有问的必要。这次赵云才真的下去了。接下来,田润的心思就有些不集中了。跟幽州的十个聪明人闲聊。本来谈话的主题应该以吏治、民生为主。但那样的话题比较伤脑筋。于是,田润就有意地将话题往琐事上面引。琐事就不需要思考了。
过了一阵,赵云急匆匆地回来了。由于很急,赵云就走得有点快。因而脚步声就有点重。屋内十个聪明人毕竟也是真聪明,田润的魂不守舍,早就看在眼里。赵云一进来,众人立即借口起身告辞。田润也没有假意挽留,只说改日再聊。
田润没有问赵云。但田润没问,赵云还是得说。不为了让田润知道,让田润确认一下也好。赵云说得非常简短,就“北门”两个字。
……
关羽可是有过前科的人了。如果关羽是个平凡人。犯了错误,对别人的伤害也许就不会很大。但关羽偏偏是一代名将,而且这位名将的手里还有四千士兵。
所有的事情,田润都可以算是知道了。但是,都不详细。田润先就这么粗粗地想了一遍,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于是,田润就叫赵云把自己所知所见详细地说一遍。赵云当然照办了。
赵云说完之后,田润知道的情况就跟我们的读者所知道的情况一样多了。而这个时候,距离关羽出北门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在这一个时辰里面,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田润不知道。不知道,田润就得去猜、去想,而不能简简单单地等待。田润需要猜出在这一个时辰里已经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再据此判断自己又该做出什么调整,下达什么命令。
关羽出北门干什么呢?原来的安排是西门。出西门,换装,再绕道,回到南门外的军营,齐活儿。这是计划中的安排。现在关羽变了,出北门了。如果关羽依然按照计划执行,换装之后,就不能回南门外的军营了。太远了。如果关羽走东门,东门外的军营却正在拔营之中。等到关羽到达,恐怕连帐篷都没有了。因而关羽出北门,就表示关羽一定不会执行既定的计划。
北门外面有什么?有田豫的军营。田豫有兵一万多,关羽只有四千。四千对一万,必败无疑。既然必败。关羽又为什么要去?
关羽肯定是以为自己必胜,然后才出北门的。必胜的前提,就是田豫并没有那么多士兵。但偏偏田豫就有那么多士兵。如何才能一下子降低田豫士兵的数量,火攻?那是不可能的。两军都往北行,田豫军在前,关羽军在后,后面的军队不可能对前面的军队实施火攻。
……
这样都解释不通的话,就只能说明田豫也有什么动作了。计划中,有田豫军进城的一部分。田豫军没有执行。这个田润是知道的。田豫军进城,在计划里面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对于幽州政权的接替上面。原定计划是,田豫先到幽州府衙。其时,幽州刘虞已死,其他文官威望不够,这个时候的州牧人选就是田豫。然后田豫以自己只是一名武人、不通晓政事为由,主动提出,让田润管理幽州。
这样的安排相信大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因而它就是经常被人们见到的。很多人,在夺权的时候费尽了脑汁。夺权成功之后,却突然假惺惺起来。一定要别人三请四迎。这才被迫上位。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田豫没有进城,这一幕假惺惺的过场就没有上映。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能够想到,州府衙门口那些聪明人。为什么士兵没有赶走他们?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理由足。理由再足,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要真的想赶,没有赶不走的。没有赶走,就说明士兵得到的命令之中,原本就含有不得赶走的指令。
其实还不光是不得赶走。城内戒严的地带,主要是几个城门的附近。州府衙门前后几条街虽然有士兵巡逻,却并没有戒严。假设那些聪明人不来,那么,士兵也会驱赶一些百姓过来。好让百姓们看到,田豫让权,请田润领幽州牧的一幕。
因而,田润一到州府衙门,没有见着田豫,就知道田豫没有进城。当时就在想,这一定是关羽弄出来的事情。多半是田豫担心关羽在城内还设有埋伏,所以就没有进城。
赵云第一次的汇报,有效的部分,仅为田豫的伤势。不是致使的外伤。还好。没有发生无可挽救的事情。接下来,计划里就没有田豫什么事情了。
……
不进城,也不弄出什么事情的话,那么田豫就是乖乖地回到城北五里外的军营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发生关羽自北门而出的现象。关羽自北门而出,就只能说明田豫的大军并没有回军营,而是走到城墙上看不到的地方。就拐弯走向了其它地方。
这个其它地方当然不会是上谷。如果回上谷的话,田豫肯定会先回军营,再拔营出动。其它地方只可能是城西。也就是计划中关羽军撤离的方向。城西那边,关羽军如果按照计划逃走的话,西行的时候,田豫军是追不上的。但关羽军在山谷换装之后,将会返回南门外门的军营。这个时候,田豫的军队就能够碰上。不仅能够碰上,而且还能够提前设下埋伏,伏击关羽。
但是田豫真的会那样做吗?这个时候,田润并不了解田豫,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田润的提问并不是说,田豫真的会袭击关羽吗。不能排除的,只能是这样的问题。田润的提问,是说以田豫那样的高水平,真的会到城西去伏击关羽吗?
关羽走城北,应该是在得到侦察哨兵的汇报之后做出的决定。田豫的军事行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行动,就这么让关羽的哨兵侦察到了。怎么想,田润都觉得难以置信。
前面的田豫军,攻城两次,虽然没有成攻,但是士兵的伤亡却远低于守城的一方。这是很难做到的。但田豫却做到了。关羽的夜袭田豫,一万人出去,只逃回一千三百来人。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而就易县对黑山张燕的战斗来说,要战胜,很容易。随便派哪名将领都能够取胜。但一仗杀敌三万多人,就不是一般的将领能够做到的了。黑山军打仗不行,逃命可还是行的。总共五万黑山军,就只逃出一万多,那是什么概念?
如此优秀的将领,如果真的想要到城西去伏击关羽的军队,又怎么能让关羽的哨兵给侦察到了呢?因此。只能说田豫是有意的。田豫制造了一个假情报,而关羽呢,就偏偏相信了。
……
因此,田豫的军队应该是先往西行。并且田豫一定在沿途都安排了哨兵。当田豫的哨兵看见关羽的哨兵回去报信之后,就会给田豫发出信号。田豫在收到信号之后,就会让大军改往北行,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设下埋伏。关羽一去,正好中计。
关羽的士兵,来自田润军队的六千人基本上已经死完了。如今的四千人,绝大部分都是原来的范阳驻军。这些范阳驻军因为关羽对他们好,而认定了关羽。关羽没有说自己是田润的军队,而说的是黑山土匪。因而士兵们对田润并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从士兵这个角度来阐述的。
换成田润的角度,其间的差别也是同样存在的。现在的四千士兵,算不算自己的士兵,田润也说不清楚。事实上,如果按照计划执行,换装之后,他们就是田润的士兵。但是在换装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换衣服那么简单了。真相的披露,往往会让一部分人受不了的。你一直骗他都没事,一旦给他说了真相,他就会觉得你以前骗了他,从而撕破脸面。因而,那四千士兵中到底会有多少人会事实上转为田润的士兵,还是个未知数。
田润已经想清楚了,关羽此行必败。四千士兵死了就死了。关羽本人呢?
……
田豫到底会杀了关羽还是擒住关羽?这个说不清楚。不过,田润感觉田豫不会杀关羽。从田润与田豫的短暂接触里,田润感到田豫是真想投靠自己。真想投靠而又刚刚投靠成功,因而田豫就多半不会杀关羽。这是因为,田豫并不知道关羽与田润之间有多深的感情。当关羽要杀田豫的时候,田豫情急之下,或许不会顾及是否会取了关羽的性命。而现在是田豫有备在先,以绝对优势面对关羽。因而田豫只会擒住关羽而不会杀了关羽。
这个结论还是比较容易下的。然而,下一个问题的结论就不那么方便了。那就是,田豫擒住的是完整的关羽还是残缺的关羽?
关羽已经擅自向田豫动过一次手。有了第一次,难免就会有第二次。这一次。有赵云拦住;下一次很可能田豫就会孤立无援。为绝后患,田豫很可能不愿意擒住完整的关羽,而让关羽断手断足之后,再将其擒住。
假如田豫擒住的是完整的关羽,就只能说田豫对自己今后的危险慨然不惧。够英雄气概!但是不是有点傻啊?
想到这里,田润等于是已经知道了答案。田豫全歼关羽四千士兵,最后擒住了残缺的关羽。关羽自北门而出,到此时,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了。该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
田润不禁为关羽而感到难过。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关羽,在自己这里都成什么样了!不过,这样也好,篮子或许就能够回来了。篮子指的是田兰。
由关羽又想到张飞和赵云,瞧瞧,都被自己压制了。往后,得多给他们一些扬名立万的机会才是。
田润这里没有说话,赵云及亲兵也就没说。他们都知道田润在想问题,怕说话打断了田润的思路。因而每次田润想完事情,也知道旁人忍住不说话的辛苦,总是要说两句的。这次,田润说:“没什么了。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这都快要两个时辰了。就算是我想制止,也是来不及了。”
赵云道:“姐,你想这么多事情,会不会对侄儿有什么影响?”田润道:“咦,你怎么知道不会是侄女呢?”
“报——”好响亮的一声喊。听上去,应该远在州府衙门之外的。田润道:“这人嗓门不小啊。”赵云道:“可以调去做骂手。”声音再近一点,赵云道:“怎么是三哥?”田润道:“一定是二哥的消息来了。”
田润起身站了起来。久站不好,久坐也同样不好。这个时候,得坐一会儿,站一会儿,走一会儿。反正不要总躺着就是了。
没法迎向张飞,也没必要出迎。过了一霎,张飞就到了。张飞说:“报告总督大姐,田国让在北城门外请罪。”田润等了一等,才问:“还有呢?”张飞道:“还有就是国让抓住了二哥。”田润再等了一下,又问:“还有没有,一次说完。”张飞道:“没了。说完了。”
“说完啦?”田润问,“你看见二哥没有,是不是好手好脚的?”“是啊。我看见了。周身零碎一样不少。”张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