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这日,苏晚起了个大早,收拾停当,吃过早饭,就去了王闰之的梧桐院。
王闰之正在跟白显宗家的说话,看到苏晚进来,先打量了她一番。石榴上前帮苏晚除了玉色斗篷,就看到斗篷底下的品红色妆花缎子小短袄和石青色绣折枝梅花的裙子,裙裾上的点点品红色梅花和缎子小袄的颜色呼应着,带出了素净小脸上淡淡的晕红,使苏晚看起来娇艳端庄,媚而不俗。
王闰之眯起眼睛上下看了一会儿,才点点头:“杭州的水土果然养人,才几天功夫,气色越发好看。”
“可不是!”白显宗家的附和道,“不只如此,我觉得小娘子还长高了一些,等全长开了会更好看,端的是个大美人。”
“像嫂嫂一般的大美人么?”苏晚眨着眼睛,唇边的笑靥若隐若现,一副心向往之的表情。
没有女人不喜欢赞美,果然王闰之闻言笑道:“我都是老太婆了,哪里还有什么美不美的。”
“夫人这话,可是叫我们这些老太婆无地自容了,您这般年轻的叫老太婆,那咱们不是个个都成了老不死?”白显宗家那夸张逗笑的语气,让人莞尔,几个小丫鬟低了头拼命忍住笑。正在往茶盅里添水的月桂手一抖,差点将水洒到桌子上。
苏晚却一本正经的接道:“妈妈有所不知,古书上说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淑女原就是指老太婆来着。”
两人一唱一和,王闰之忍住笑意,警告道:“快收拾了出发,迟了就不好了……”
收拾停当,王闰之带了石榴和月桂坐了一辆车,苏晚带了吉祥和庆喜坐了一辆车,一前一后出了门。
自隋代开凿大运河,杭州因处在了大运河南端的起迄点,成为全国通主干线,这奠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从而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隋代杨素始建杭州城,州治设在城南,城北则是居民区和市场,逐渐形成了“南宫北城”、“前朝后市”的格局。苏陈两家皆借住官邸,所以都在城南一带,只是知府的官邸更加靠近杭州的中心地带。
马车出门后,先是往东而行,没多久又折向北,驶向一条更为宽敞平坦的道路。帘外不再是单调的辘辘声,渐渐添了别家车马声,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叫卖声。庆喜带着第一次出门的兴奋,最初还老实的坐着,很快有些跃跃欲试,想掀开帘子往外看。苏晚靠在椅背上,手里抱着喜上眉梢的海棠型紫铜手炉,对她的暗示视若无睹,却也没有出声反对。
庆喜大着胆子掀开一角,阳光和冷风一起泄了进来,她不禁打了个冷颤,转身小声说道:“我听说,顺着这条街一直往北走,有什么大瓦子,中瓦子,那里街市林立,什么铺子都有,若能去那里逛逛就好了。”
“你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吉祥小声问道。
“夫人跟前的青杏说的,青杏的老子负责外院的采买,自然熟悉这个。我听说,这个差事老爷原本要给跟了老爷多年的醉墨,可醉墨说自己浑家管着厨房,他要避嫌,生生就让出来了,真是……”庆喜眼珠子一转,白了吉祥一眼,“你成天就跟锯了嘴的葫芦一般,又不主动跟人家说话,自然不知道这些。”
今昔斋多了四个做粗活的小丫鬟,苏晚让吉祥和庆喜各带两个,庆喜的担子忽然轻了许多,又得过苏晚的吩咐,有事没事的就去梧桐院转转,找那里的姐妹聊聊天,倒也得了一些小道消息。
苏晚闭着眼睛听着两个小丫鬟磨牙,一路上很不寂寞,约莫半个时辰后到了陈府。马车并没有直接驶进去,而是在西角门所在的一条僻静的巷子里停了下来,苏晚下车后才发现,巷子里已经停了十多辆马车,或豪华或简约,静静的候在那里。
从角门进入,在几个婆子的带领下,转了几次弯,就到了垂花门,内院的丫鬟替代了婆子,引着王闰之和苏晚往里走。穿过穿堂,进了三间倒座布置成的花厅,转过八扇竹报平安的楠木屏风,就立刻看到一屋子的朱环翠绕,莺莺燕燕。
苏晚迅速目测了一下,这里面带着女儿的夫人太太们,不少于十数个,稍一思忖也就明白过来:这虽然是女孩儿们的聚会,可毕竟是知府大人上任以来头一回举办这样的活动,这些官夫人、富太太们谁不想在这里露个面,跟知府夫人攀攀关系,至不济也混个脸熟,日后也好说话。
自然,苏晚在其中看到了小常氏的身影。
坐在中间的妇人满面含笑,站起来说道:“没想到苏夫人这么年轻,晃眼间我还以为是哪家的女孩儿呢。”
这自然是陈夫人了,王闰之忙谦虚着,苏晚却实实在在吃了一惊,想那陈襄整整大了苏轼二十岁,如今足有五十五岁,可这陈夫人才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身松花色云锦长衣,在满屋子的桃红柳绿中意外的出挑,双腕上各悬了一双玉镯,衬的一双手白玉一般,格外动人,当真是“皓腕凝霜雪”。她和王闰之客套完了,又打量着苏晚笑道:“这是令妹吧,水灵灵的,就像画上走下来的人儿。”
她身边一少女闻言噗哧一声轻笑。苏晚看过去,见是一十四五岁的少女,眼中带着几分戏谑,见苏晚看过来,调皮的眨眨眼,又迅速扫向其他千金,一双眸子甚是灵动,却没有什么恶意。苏晚反应过来,看来,这一屋子全是“画上走下来的人儿”。
陈夫人恼道:“桑榆,不许无理!还不领着各位小娘子去暖阁吃茶,等人都来了再去园子赏梅。”虽是喝止,眉梢眼角却带着笑意,杏眼微瞪,流露的不是威严,而是几分妩媚。
“还差着几位呢,一会该好好罚罚她们几个。”陈桑榆说着,走过来携着苏晚的手往暖阁走,一边说道,“苏大人才华,连我爹爹都佩服的紧,今晚你可要好好表现,多作几首诗词给咱们瞧瞧才好。”
“这世上叫嚣着说自己有才的人多,真正有才的却没几个,多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妹妹当心被骗了。”说这话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表情极为倨傲。
这里的女孩子,虽年龄不一,形容各异,衣着却莫不是非绸即缎,头上的钗簪、步摇、华盛,脖里的项圈,腕上的镯子,腰间的玉饰,莫不是金银珠宝,华贵异常,这个女孩却着一半旧的柳绿小袄,身上罕见金银,独自站在角落。
苏晚模不清形式,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陈桑榆介绍道:“这位陈芝华出自书香门第,父亲乃本城大儒,在许多人家做过西席,端的是桃李遍天下。陈姑娘品行高洁,一向视金钱如粪土,权势似浮云……”
陈芝华的脊背挺的更直了,哼了一声:“……知道就好。”
苏晚却分明从陈桑榆的话里听出几分揶揄,她向陈芝华说了句“幸会”,陈芝华表情淡淡的点点头。
陈桑榆又向苏晚介绍了其余的闺秀千金,除却陈芝华,苏晚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蔡书兰,蔡知县的女儿,不同于蔡夫人小常氏的圆脸,她是容长脸,身材高挑,待人很客气,甚至有些疏离的味道。
还有一个叫杨仪的,商家之女,却落落大方,细心体贴,俨然大姐的感觉。
一番“幸会”说完,人也到齐了,众人紧了紧斗篷,抱着手炉,向花园走去。
早上出门的时候太阳还露了脸,到现在却阴了下来,北风小刀子似的往人脸上打。苏晚将手放到嘴边哈了口热气,接过吉祥递过来的手炉,默默的走在了后面。
陈府花园很大,多半种了梅花。只因此时还是腊月上旬,多数梅花还打着花苞,偶尔才能看见吐着蕊娇艳的开放的,陈桑榆命人折了几枝开的好的,装在青花凤纹花斛里,抱去了梅园里面的听荷居,随即十多个女孩子鱼贯而入。听荷居四角早已燃起了火炉,靠窗的填漆雕花桌案上摆着才折的梅花,旁边的圆几上是茶水点心。
一进听荷居,小丫鬟们就被请出去,安排到另外的房间,一时间屋子里就剩下十几个娇滴滴的千金。
待大家在圆几周围坐定,陈仪站起来,走向苏晚,非常认真的说道:“苏姑娘,先请你发个誓。你今日在这个屋子里看到的,保证不会向任何人说起。”
*******************************************************************************************
国际惯例,虫虫明天捉。
那个……俺下周多多努力,争取日更。
本来我是二组的,调到四组半年多了,愣是没敢找编辑说一句话……成绩太丢人了,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捂脸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