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刘文辉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八十一章:时机己成熟

作者 : 故事情节

昨天停电,十分尴尬。唉,汪精卫那一章,我看是改不好了,抱歉!

且说刘文辉与袁克文大串票友。等刘文辉下场,袁世凯大赞,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只笑道:“本来,君子有成人之美。可金氏是我结发之妻,这……”

刘文辉顿时一头冷汗,只能实言道:“慰亭兄此言差矣!吾赏其美,如河塘中的一朵莲花。我与令公子克文一见如故,又怎可能起无枉之心,实是不当人子。文辉向来不善假言,只因年轻气盛,早闻美名,欣赏是有,但若说其他,言之过也!”

袁世凯是当着家人这面说这话,只将金氏闹了一个大红脸,恨了刘文辉与袁克文一眼。之后,就连袁世凯也没有放过,怒面而走。袁世凯哈哈大笑,刘文辉确是不善假话,知刘文辉所言是真,只是连连摇头,心有荣焉。袁克文拉着刘文辉手道:“好教刘叔父得知,家母的确天生丽质,世间少有。连我有时都不免妒忌,哈哈哈哈……”

说到后来,袁世凯与袁克文同时道:“那脸怎么说变就变了呢?如此神乎其技,真是闻所未闻?”刘文辉伸出双手,然后瞬间将腰中双枪拔出插进,让左轮手枪在手上转成一朵莲花,之后才笑道:“无他,手速耳!”袁克文又惊又喜,之后垂头丧气道:“本来还让叔父传授于我,那知道居然要如此方可,唉……”

袁世凯总算是了解刘文辉一些,半响无语,刘文辉再也受不得袁克文的称呼,也不理袁世凯,单对他道:“你我是你我,你爹是你爹。从今往后,大家都以名字相称如何?”袁克文大喜道:“如此正好!”袁世凯见了,摇头而走,再也不说不准袁克文学戏的话。

袁世凯很能吃,就如一头牛一般,连吃一大盘馒头,又十来个鸡蛋,然后喝一大杯白开水。但与小明相比,他还是差了好多。袁世凯吃着吃着,就见小明身边的骨头堆成了小山,不由连连咋舌。刘文辉问一边的袁克文道:“我说兄弟,我就不信,你爹能让我就这般偷偷越过卫士找到,那要我是个刺客,如之奈何?”

袁克文看了看袁世凯,小声道:“我爹早就在来往的车站附近安排了眼线,一有人来,他就知道,所以……”刘文辉不说话了,袁世凯终究还是袁世凯。

几天过后,刘文辉告辞。如今,铁路国有一事,搅得天下大乱,还是得好好安排,然后以应时变。袁世凯送刘文辉出门,然后对刘文辉道:“袁世彤的事,多谢文辉了,无以为报。”刘文辉摇了摇头道:“只要慰亭兄不嫌我多事,那便十分好了。”最后,由袁克文送刘文辉上车南下。

汪精卫刺杀失败,被摄政王载沣给关了起来。正要杀之,却有川岛芳子她爹善耆去说情:“如果你不怕革命党人来找你报仇的话,你就杀了他们吧!要知道,汪精卫可是革命党人中的领袖。你躲得了一次,躲不了第二次,第三次……”

载沣怕了,口气一松道:“那就改无期,不杀了……”可却不知道,如此一来,宣叛了清廷死型。什么,连这般大事都只是叛个无期,那我们还怕什么,敢紧也来革命,反正又不会死人。不说众革命志士积极奔走,聚敛钱财,意图将其功于一役,终结满情,章说汪精卫知道自己不得死,大喜作诗,名垂千古,诗曰: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其实,他很舍不得他的女人陈碧君,更不说食髓知味,那里想死!

而当刘文辉回到武昌,手下的兄弟们一个个都偷偷的聚集到了一处村庄里。刘二牛,刘狗娃,刘山柱,宋黑狗,刘小春,董老仨,赵伍国,黄祯祥,马龙彪,陈天华,刘项,马福益,刘文彩,戴维……

见着众人都来,刘文辉道:“如今,时机己经成熟,你们这时就要做好准备,然后等我的命令。相信你们每人都有我给的无线电台,应该随时能收到我的命令。具体时间,我也不确定,只等这保路运动的变化四起,到时便会有武昌新军入川。武昌新军入川之后,我便会在武昌应势而起,若是成功,你们便立时响应。将四川,湖南的军政大权,以武力掌在手中,响应我的起义。”

众兄弟大喜,等这一天不知道己经等了好久。陈天华也同样兴奋,问道:“自乾,那我们就在长沙等你起事的消息,可一定要成功啊!”刘文辉道:“星台兄放心,我为此己经安排数年,苦等时机。绝对不会有差错,大约在明年10月左右,便可见分晓。”

陈天华道:“如今1910年10月,还有一年时间……”刘文辉道:“所以,你们要准备好。到时候,洋行与租界之中,将有你们需要的武器,你们自己安排就可。”过一会儿,又对马福益道:“马大哥,你们哥老会中,人员参差不齐,十分杂乱。所以,只能选择信得过的精英,要不然,不仅不会成事,反而会败事!”

准备,准备,可刘文辉一点也不忙,只是练兵,然后在湖北武备学堂教教学生,练练兵。就在这时,传来了‘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这一次光复会、华兴会、同盟会精英尽出,可仍然被清廷轻易摆平。革命志士们陷入了浓厚的悲观情绪之中,最悲观的就是孙中山先生,想他如堂吉诃德一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多么不容易。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让他对革命的前途失望。

孙中山心灰意冷,远走海外,而清廷这时推出了‘皇室内阁’。你们不是叫嚷着要立宪吗?我们现在就立给你们看。立宪派这次立宪,充满了希望,可希望过后却是深深的失望。因为立宪十三人内阁之中,满清皇室居然有九人,这,这……

1911年5月,汉口万人庥会,送立宪派精英汤化友进京倒阁。汤化龙同时与湖南谭延闿,江苏张謇联合,成立宪友会。可让他们失望了,摄政王载沣道:“哦,你们汉人组阁爱国就行,我们皇室组阁爱国就不行,那有这般事儿?你们爱服不服,去死吧,哭给谁看。”就算张謇这些立宪派,一片呼声,让袁世凯重出江湖,载沣也不为所动。

终于,立宪派和革命党走到了一起,在上海惜阴堂集会之后,张謇去找袁世凯。现在的中国人民,己经明确的知道: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公然蔑视皇室不入阁,这一源于英国宪制的惯例,等于坐实了革命派对它的指控。满清王朝分明就是骑在汉族头上的“鞑虏”,是一个反华排汉的异族压迫政权,若要去除此压迫,舍革命而无二途。

于是,清廷自掘坟墓。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民国刘文辉最新章节 | 民国刘文辉全文阅读 | 民国刘文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