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乱臣 第四章 杞县

作者 : 兵锋所向

“妈的!”听到两人的话,杨晓狠狠的咒骂出声,一腔怒气想又不是知道从何而,只能死死的握紧拳头。

“大人,我们快走吧!此地不能久留。”刘三奇一边向周围张望,一边说道。

“怎么了?”杨晓向左右看了一看,但看不少窝棚中都探出了人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

“看他们眼中的目光,分明是饿急之目光。若不是我们人多势众,估计他们早就冲出来了。”刘三奇一边说,一边打了一个冷颤:“如果是单身旅人的话,估计早就被他暴打致死。至于尸体吗?当然是成了他们的食物。”

刘三奇一边说着,一边的抽出跨在马背一侧的大刀,在手里划了一个圈子。

他这招果然有效,只一下,那些人头又全缩了回去。

“我们走!”杨晓看到这种情景,只觉得心里无尽的悲哀。他想怨,却又不知道怨谁。只能强打起精神,狠狠的抽了大黑马一计马鞭。

“咴咴!”

大黑马被他抽得暴叫一声,四蹄扬起,沿着官道急转而下。

寒风吹面如刀,但杨晓却好似没有感觉到一样。他只感到心中一股火焰在熊熊燃烧,烧得他混身烫。

越向杞县走,路边的窝棚也就越多。甚至于杨晓还看到了不少成群结队的饥民就站在路边,每队人少则十数,多则上百,所有的人都是沉默不语,但眼中透出的尽是绿油油的目光。这样的眼光,,让杨晓想到山林中的饿狼。

在百余名骑兵的威胁之下,一行人终于在太阳将要落山之前,成功的到达了杞县,而没有受到半点攻击。而杞县外的窝棚更多,沿着城墙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就好似墓园中的坟包一样。

至于通住杞县正门处的大道却是畅通的,但杨晓却分明能看到地上扎着不少的箭支,更在无数的血迹,把整个雪路给染成了红色。而城门之上,更是血痕累累,而且更有不少刀砍斧凿火烧的痕迹。

一看这种情型,杨晓便知道,很明显是因为这些灾民想冲击杞县县城。而守城之人,则毫不留情的放箭阻挡。看这样子,到是杀了不少人,否则的话,地上不会还残留着这么多的血迹。至于死尸吗?当然是被城下这些饥民给分而食之了。

“全军戒备!”

当一行人等到达紧紧关闭的杞县大门之前,刘三奇大吼一声,取出大刀,警惕的看着四周,脸上露出了凶神恶煞一般的威哧。

所有军士也都学着他的样子,把长刀擎在手里,双目之中凶光毕现,扫视着周围。王征南虽是伤重未愈,却也不敢怠慢。一手拎着他那个大得吓人的铁弓,另一手则抽出两只利箭,挟在手中,看着周围。

所有的军士组成了一个圆形,把杨晓护在当中。看他们的样子,到比遇到贼寇时,还要紧张几分。

“千万莫要低估饿疯了的人。”杨晓看众军士这幅剑拔弩张的样子,心中暗道一句。

“城下何人,报上名来。”

杨晓的来临不光惊动了城下的难民,同样惊动了城上的守备。一个捕快打扮的人把脑袋探了出来,向杨晓问道。

“大明守备左良臣,来杞县公干,快些打开城门。”杨晓大声的吼叫道。声音极大,似乎要把这一路上所见所闻之怒气全部泄出来。

“守备大人!”那捕快看着城门下杀气腾腾的众人,只吓得一哆嗦,声音也变得沙哑了:“请稍候一下,我马上通知县令大人。”

“还通知什么鸟县令,快些开门,惹火了老子,马上挥军攻城。到时候城破之时,鸡犬不留。”听完捕快的话后,刘三奇极为不满的大声叫骂道。

“大人,请稍等,下面饥民太多,小的不敢做主。我现在就去通知县令,马上就回来。”那捕快吃刘三奇这么一吓,忙满脸堆笑的回答了一句。也不等杨晓等人回话,忙把头又缩了回去。

“这小子到也机灵,知道老子好骂人,索性当个缩头乌龟,把脑袋还给藏起来了。”看那捕快的窝囊样,刘三奇大声笑骂,引起周围军士一阵哄堂大笑。

功夫不大,城头上出现了又有几个人头探了出来,最中间的是一个年约四十的白胖子。眼睛极小,几乎要眯成一条缝。

“左将军,久仰大名了,未想今日得见,愚兄在这里有礼了。”那白胖子一边叫了一声,一边做出一个施礼的动作。

“这胖子是谁?”杨晓看他满脸堆笑的样子,心中暗自猜测了一句。

“下官宋义,乃是本城的县令,也是尊兄左良玉大人的同门师兄。”那白胖子接着又道了一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是宋大人。”杨晓立于马上抱拳道:“既然大人是我大兄的师兄,便也是我的师兄。师兄在上,还请受小弟一拜。”

“好说,好说,都是一家人吗?”宋义苦笑了两声,他只一看杨晓一行人等的样子,便知道他们是来做什么的。是以才会一见面就拉关系,更把自己位置摆得高高的,存心是想让杨晓拉不开面子,自从退避。结果却万万没有想到,杨晓手腕高,反将他一规划,这一下连消带打,抹不开面子的人则变成他了。

“宋兄,你看这周围的形势……”杨晓看出宋义的左右为难,他并没有给对方思考的时间,一边点指着周围的饥民一边话道。

“招集乡勇,做好准备,我们马上开城。”看着杨晓的样子,宋义知道今天想不出血是不可能了,胖脸一个劲的抽动着,咬牙切齿的下达着命令。

“是,大人!”

听宋义下了命令,他身边一个捕快,从腰间摘下来一个竹哨,放在嘴边用力吹响。

“嘶!”

尖锐的竹哨声响彻整个天空。

在竹哨响起之时,杨晓分明看到周围的饥民脸上的那腔怨恨,眼中的那腔怒火。看这样子,很明显这声竹哨带给他们的是不太愉快的回忆。

功夫不大,数十个青绢包头的汉子出现在城门楼上,大部分人手里都拿着弓箭。其余的一部分人,则拿着又粗又长的竹竿。竹竿顶部用利刃削出来一个斜面,就好似枪尖一样锋利。在上面还有不少暗红色的血迹,看着格外碜人。ako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末乱臣最新章节 | 明末乱臣全文阅读 | 明末乱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