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正是动乱纷争之际,此时大明王朝内有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外有女真侵扰,伺机而动。而一个流落京城街头的小乞丐--朗月,却因心地善良,无意中救起武当派清虚真人一命,被收为弟子,学的一身本领,后来机缘巧合,到了京官慕容瑜的府上,与慕容瑜的独生女儿清风以兄妹相称,开始了新的生活,旋即慕容瑜一家举家迁到江南周庄。期间经历了农民起义、金兵入关、扬州十日、南明残王朝、直至清朝统治地位在全国稳定下来,清风朗月二人才移居大漠,从此与世无争。本事不问政事的江湖人士,却因为两件兵器---屠龙刀与倚天剑的重现而卷入恩怨情仇之中。江湖第一的虚名,对朗月来说,从未放在心上。结果,偏偏是他成了天下第一。古今真正的侠士,莫不以天下苍生的福祉为己任,惩恶扬善,济贫救困,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心地善良的朗月也是如此,一路上尽力救助穷苦百姓,帮助困厄之人,到最后却发现世界本是不公平的,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无力回天,无法是世界实现真正的公平。但是,能帮助一个人,便能解除一个人的痛苦。侠者,知其不可而为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是模仿金庸前辈的风格。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我觉得金庸前辈的武侠小说是武侠小说中最耐看的经典名著。但是,在这部小说中,我也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认为善良是一切优良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点,有了善良,其他的美德也就不在话下。我愿意让自己的主人公做一个努力向善的好人,做事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哪怕再迂腐的做法。无论是他帮助清虚真人还是轻伤贼人而不取其性命,乃至以后帮助穷苦百姓对抗清军,都是如此。正因为心地善良,他才有了一步一步的发展,一次一次的化险为夷。对于一个心中只有善而无名利的人来说,江湖第一的称号,真的算不了什么,只有百姓的痛苦,才被他时刻放在心上。也正以为如此,到了最后,被清庭恨之入骨,全国追捕,而收留他们的人家则会被满门抄斩。为了不连累身边的百姓,他与清风二人移居大漠。
同时,在小说中,最独特的就是男主人公朗月与女真人公清风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的兄妹之情,到后来的相互依靠,最后的朦胧情愫,我觉得都是一种最纯洁的感情,两人之间没有纠葛,只有传说中的相敬如宾的幸福生活。两人都饱读诗书,通晓音律,无事时弹琴吹笛,琴笛合鸣;夜晚相伴读书,互相诉说读书的心得。“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古今多少文人向往的一种完美生活啊!可惜这种生活完美的生活只能留存于传说中吧,现实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完美。
我一直坚持认为文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因此在我的文章中,我希望能利用我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来影响更多的人,给读者朋友们更多的启迪。那就是忠肝义胆,侠义心肠,惩恶扬善,为国为民。可能这话听起来是自吹自擂,因为作为一个文学新手,要做到这一点还早着呢!但是在通往目的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这一点在金庸前辈的小说里,也有这样的例子。大侠郭靖夫妇,誓与襄阳城共存亡,在天下苍生面前,舍弃了自己与蒙古王子托雷的结拜之情,全力阻止蒙古托雷南下;而萧峰也是如此,为了辽宋两国边境息兵罢战,以死来劝阻辽主,请其退兵言和。这一壮举,我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将会留下浓重的一笔。从这一点上来说,我的主人公也是模仿了金庸前辈的这一思想,也想让自己的主人公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因为善,所以有大爱。在当今社会公德受到强烈挑战之时,在帮助别人也会被诬陷时,我塑造了朗月这样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角色,是希望他的所作所为能够引导一些有爱心的读者,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坚信,因为善才会爱,因为爱,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仅以此为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