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明 正文 第五十五章 文化下乡

作者 : 圆明园主

崇祯五年深秋的一个晌午,李老爹正在自家的堂屋里抽着旱烟,忽明忽暗的火苗带不走那满心的惆怅。

这里是淮安府山阳县治下的一个偏僻村庄,离着府治山阳城还有着三十多里路程。李老爹是这儿的里长,每年的赋税征收任务就象一座大山,把他压得死死的。

原来,这里是鱼米之乡,自永乐年间,淮安的漕运又兴旺起来,境西北清江浦镇也随着开始兴起,大家的生活还算是不错。李老爹小的时候,他爷爷就常和他说,当年李家先祖一穷二白地来到这里,一家人辛苦耕作十多年,就盖起了这一进大瓦房。

然而,自从黄河全流夺淮,这里的水患就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这不,今年又是遭了大水灾,一年辛苦到头,几乎是颗粒无收。为了活下去,村子里有许多人都打算在家过完年,开春就去逃荒了。

如果那样,这村子的田赋就更收不上来了,留下来的人家又要加上逃走人家的负担。万一这里的人都去逃荒了,他这个里长可怎么干下去啊。

“李叔,李叔在家吗?”

外头忽然传来了叫喊声,李老爹把旱烟竿子就着桌腿磕灭了,旱烟袋子随手往竿子上一绕,放在桌上,然后走了出去。

院子门口停了几辆手推车,却原来是往年打过交道的洪记戏班子,那喊人的正是站在最前头,堆着一张笑脸的洪班主。

“原来是洪班主啊。唉,这年景不好,我们这里也没有个办事的,可请不起你们大名鼎鼎的洪家班啊!”李老爹苦笑着说道。

“李叔,瞧你说的什么话!好像我们就是那上门的要债鬼。李叔,这回我们不要钱,就借你院外的这块大空地儿,给乡亲们乐呵乐呵。”

“还有这样的好事?不收钱,那你们岂不是都得喝西北风?”

“那倒不是,如今年景不好,本来我们也为找活计发愁。幸好,上个月有个大金主,出了大价钱,让我们在各乡各村演出五十场。”洪班主凑上前来,压低了声音给李老爹解释个中缘由。

“你这里啊,是我们的第二十八场演出。等一会,我们就去附近村子通知乡亲们,晚上大家伙早点用过饭,就来看我们全新的节目!”

“倒真是新鲜事,你们白天不表演,晚上才开演?”

“这是我们新排的绝活,到时候就知道了。表演中间,我们还有好消息要告诉乡亲们呢!”

没多久,戏班子的人就敲着锣,把晚上开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和附近的村落。免费看戏,还有“剁剁糖”分的好消息给大家伙带来了一丝喜悦。

这天傍晚,太阳离着西天还有数丈高的时候,李老爹家大院外的大空地上的杂物已被清除一空。洪家班里一个五短身材的打杂人员拿着一把同他差不多一般高的大扫帚,把场地仔细地打扫了一遍,随后再泼上些水,把扬尘全浇熄了。

靠近李家大院院墙的地方竖起了两根和壮汉胳膊粗细相仿的毛竹,每根竹竿都被插在石头院墙里的竹节和其它竹竿牢牢地固定着。早就有洪家班的成员从那些个手推车里驮着的一大堆家伙事里找出了一块大大的白布,挂在两根竖着的竹竿中间。

在二十多米外看到这大白布左右绷紧了,上下拉直了,洪班头松了口气:“行了!”然后,洪班头的脸上堆起了笑容,对那些早早赶来的孩子们大声吆喝,“把自家的椅子凳子都给放好了,不要搞得七颠八倒的,中间这一丈多的地方可得空出来!”

接着洪班头对班子里的人说,“走,吃夜饭去,早点用完就开工。小李子,你先好生看着,等会儿让人换你。我已经出钱让里长吩咐他媳妇,给咱们准备了几样好菜,还有刚酿好的米酒,这会正等着我们用呢!”

夕阳西下,炊烟袅袅,随着暮色渐浓,这片空场地上也逐渐热闹起来。一大帮男孩子们像群顽皮的小猢狲,四处追逐着,还有的人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些小女孩也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男孩子们玩得欢快。

有些老人们已经安稳地坐在自家的凳子上,看着孩子们玩耍。有那烟瘾大的老头,掏出自家制作的火折子,轻轻一吹,然后用起来的小火头点燃了自家的旱烟,猛吸一口,随后从鼻孔里慢慢地喷出两股浓浓的烟雾来。几个老伙计凑在一块,天南海北地聊起了山海经。

到场的人越来越多,眼瞅着到得差不离了。就有洪家班的人分开两边,开始顺着座位排次,挨个地分发硬饴糖,也就是小孩子们说的“剁剁糖”。这些“剁剁糖”给大人小孩在这苦难的日子里带来了一丝甜蜜。

饴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麦芽加在一起,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民间流传普遍,广泛食用。西周至汉代的史书中就有饴糖食用、制作的记载。其中,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第89篇记述最为详尽。书中对饴糖制作的方法、步骤、要点等都作了叙述,为后人长期沿用。

而饴糖软化前那种黄白的一大块硬硬的糖块,就是硬饴糖。如今是见不到了,但在黄复华小时候,经常会有些小贩上门收集塑料或铁制品,然后用铁凿子敲下大小不等的“剁剁糖”给他。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甜甜的硬硬的麦芽糖自是极好吃的。

这当头,洪家班的人已经基本就位了。洪班头这个时候走到白布的前头,站在一侧,大声地喊道:

“大家伙们都坐好了,安静下来,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各家都把自己的孩子管住了,别让这些淘气包们闹事儿!”

“今天的剧目,就是《三打白骨精》,出自咱们山阳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话音刚落,那摆放在场子中央的一个奇怪的家伙事就射出一束光来,投到那挂着的大白布上,全场顿时一阵惊呼。虽然电灯问世已经有日子了,可在这淮安府的乡下,绝对是个新鲜的物事。随着洪家班的一个人放入一张片子,白布上出现了“三打白骨精”这五个大字,幻灯片电影就真的开始了……

第二幅画面,是孙悟空搭了个手立在云头向前远眺,唐僧骑在白龙马上稳步向前,猪八戒在边上给师傅聊天解闷,沙和尚在后头挑着担子。画面极其逼真,大家从来没有这么感性地接触一个本来就很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

这时,就有洪家班的人在边上用本地话说起了旁白。

随着故事的不断地发展,洪家班的男女角儿不断加入配音的工作,或成为那师徒四人,或是变化多端的白骨精。也有人模拟那马嘶风声,更有人加入音乐衬托气氛。光暗和画面的不断变化,所有人都感觉是身临其境一般。

这电影的原理并不复杂,古时候中国的皮影戏和走马灯其实都可以算是原始电影的雏形。所以,这配音的幻灯片放映,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在崇明岛,甚至已经出现了无声电影短片和专门的电影放映机。洪家班的这个幻灯片和放映设备,正是来自日新月异的崇明。

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时候,随着孙悟空再一次把白骨精变化的老妪一棒子打死时,放映突然就停了,因为广告插播的时间到了。

洪班主站到被照亮的白幕前,对着那些叫喊着赶快继续的乡亲们大声说:

“乡亲们,静一静。先说个事,然后马上继续,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今年的收成是没多少指望了,估计乡亲们正发愁着。我们就是给大家送解决的法子来了。刚才的新奇玩意大家也都见过了,这就是出钱请大家伙吃糖并看戏的官老爷送给我们班子的。

这个大老爷,有个互利互惠的好主意想和大家商量。

有田地的人家,可以跟这位主签订个“包销契约”,将来十年的收获,除了留下自家吃的,如果要出卖,就必需按去年的价格卖给这位主。只要签了这个契约,大家就可以得到下的银子,还可以平价到这位金主的粮庄里买到限量的粮食。

那没有田地的,也不用愁,想要做工的,或是当兵吃粮的,都可以找这位官老爷。

总之一句话,傍上这官爷,不用去逃荒!”

“真有这样的好事,别是骗人的吧?”底下的乡亲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大家都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

洪班主看到大家这番意料之中的反应,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道:“大家放心,这契约可以找读书人好好地参详,保证不是坑人的。一切都是自愿的,不会强迫人。乡里乡亲的,咱们也不敢骗大家啊。再说了,人家是官爷,又有钱,没准撒尿用的夜壶也是金子打的,哪里用得着骗我们这些穷苦人。”

听到这里,大家哄堂大笑,倒觉得是这么一个理儿。

“好了,下面就继续开始放片子。有感兴趣的,或是有不清楚的,明天一早都可以找我们再详细打听。”

幻灯片继续放映,乡亲们不平静的心情慢慢又收了回来,沉浸到神话故事中……

崇祯五年的秋冬季节,这样的故事在淮、扬等遭受灾荒的广大集镇和乡村不断上演。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携明最新章节 | 携明全文阅读 | 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