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明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贼寇的身后事

作者 : 圆明园主

东江军民们的普遍感觉就象是做了一场梦,1631年12月之前,是噩梦部分,而自那以后,这个梦就变成了美梦,一个美得让人不敢相信的梦。然而,美好的变化并不是梦,而是实际存在的。

首先,大家伙再也不用担心缺衣少食了。有了江南运来的大批粮食,不光是当兵的有了足够的粮食,就是平民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其次,大家都有钱了。当兵的饷银不但比以前多了,还能每月按时发到手上。大家伙也都有活干了,许多的新兴工场,农业和渔业生产,还有日益发展的海上贸易,只要肯干,有的是地方要雇你。

再一个,从1632年5月1日开始,这里也实施了公民制度和免费医疗制度。所有东江人从此对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黄氏主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不再跟以前似的,感觉和实际待遇两方面都是大明朝的海外弃民。其实谁坐的天下,对于升斗小民来说,真的无所谓,只要自己的日子能过好就行。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人身安全问题。如今,东江军民的安全感更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首先,这是来自铺天盖地的宣传,每个东江军民都知道,如今他们的主公,是个帮助祖大寿都督打败了后金进攻的厉害人物。其次,自然是大家的实际见闻,许多的坚船利炮,无数的火枪火器,不少人平日里都是亲眼见识过的。整个东江军队的人数虽然比以前少了,但大家都知道,这军事实力比以前强了太多了。而且,现在东江不再是孤悬海外了,辽东,山东,甚至江南,一旦有事,都会有人马竭力来援。

东江现在的正规军总兵力,就是一万两千人,其中两千人是水军。当然,紧急状态的时候,全民皆兵,东江百姓还是很有军事潜力的。这些部队大部分驻守于旅顺口,广鹿岛,皮岛等处。

由于后金军并没有强大的水师,许多岛屿倒是不怕后金来攻。也就是旅顺口这个与大陆相连的地方,还有皮岛这样紧靠陆地,寒冷冬季万一海面结冰,就容易被攻击的地方需要重点防御。不过,现在新的东江镇将士们兵精粮足,又有了比后金射程更远的大铁炮助威,还有铁丝网和壕沟技术的使用,配合着火枪和火器,没有理由守不住。

从1632年的春天开始,后金方面对旅顺口等要塞的许多次试探进攻,没有一次能占得便宜。而东江方面,运用水师,随时可以从漫长海岸线的任何一点发起快袭,随便占了一点便宜就往海上撤退,绝不深入,使得皇太极等深为头疼。

没有好的对付方法,除了撤离沿海一带的居民之外,皇太极只能是下令后金方面开始打造自己的水师。不过,这水师岂是短时间能赶出来的?

“许大叔,你说这官府的人会把我们怎么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蒲县的牢房里,被俘虏的那些贼寇们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一个脸上稚气未月兑的少年仰起头,向正在牢房粗木栅栏后沈思的一个中年男子发问,话里满是担忧。

这个被少年叫做许大叔的中年男子,无疑是这个牢房里最有威望的人物。也是,许二斌和其他以前只是拿锄头的农夫不同,他可是军伍出身,是当年从辽东私自逃回来的溃卒。

许二斌回过头,对这个父母早已双亡,一直跟着自己的邻家孩子,温颜安慰:“冬娃子,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如果官府要杀我们,早就该动手了。”

话是这么说,其实许二斌自己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真不知道明天等待自己等人的是什么命运。

昨天,许二斌是走在队伍前头的。突然炸响的地雷虽然没有把他炸个正着,但激起的气浪却一下就把他给震晕了。许二斌倒下时,脑海里的念头是:“完了,碰上朝廷边军的围剿了。”等他醒过来时,已经和其他人一起被关在这里了。

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他们会被关在这蒲县的大牢里,那些官兵怎么没有第一时间砍了他们的头,向上面报功领赏。大明朝一向沿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制订将士的赏功细则。第一,是从决定战局胜败的整体出发,考察军士的实际作用和勇敢精神。第二,就是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评定赏格等次。因此,杀良冒功的事情许二斌都见过不少。就是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以“鸳鸯阵”训练士卒时,也不过规定凡遇战斗,阵中执长牌、长枪、狼筅等当先长兵不许带解首刀割首,杀倒之贼由本队短兵割首,战后一队统一论功,“每颗首级以三十两论之,当先牌枪筅分二十两,砍首兵二两,余兵无分者一两,火兵虽不上阵,本队有功,亦分五钱。每颗本队鸟铳手亦分二两。”

这一回,事情有些古怪。自己这些货真价实的贼寇不但没有被砍头,昨天晚上和今天一早,牢里的每个人还领到了一份粥喝。这粥虽然不是很稠,但至少自己这些人不会被饿着。虽然狱卒们看守甚严,态度并不好,骂人的话也有,倒也不曾动手打人。遇到如今这样的待遇,许二斌还真是有些纳闷。

刚安慰了冬娃子,就见牢外来了一队官兵。这一队官兵除了领头的,其他的人人手里端着模样怪异的火铳,火铳前头还有闪着寒光的尖枪头。

“你等选出三个挑头的,随我等去安葬你们死去的那些人。”领头的口中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话语。

看着一帮人没有反应,这带头的又说了一遍。这一回,听清楚的众人选出了许二斌等三个人,随着这队官兵走出了牢房。

没多久,这些人就到了城边的乱坟岗。在这里,许二斌看到了好些个认识的自己人,还有两个轻伤员,互相搀扶着。看来,自己这边被俘的人太多了,原来的蒲县牢房都装不下,大家被分开关在各地了。

许二斌等看到自己这边死去的人都用草席给卷了,放在一块空地上,边上还有一个事先挖好的大坑。

一个穿着官服的老者首先说了一通话,大意就是死的人本来都是大明朝的良民赤子,因为走投无路成为了贼寇,情有可原。如今人死了,一切都过去了,希望死者安宁。

接着,一帮请来的和尚们为逝者做了一场法事,然后把人葬入了那个大坑。

许二斌等一众旁观这场葬礼的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虽然简单寒酸了一些,但在乱世之中,作为造反的人能有这样的身后待遇,实在是莫大的幸运了。

这场葬礼结束后,回到牢房的许二斌等人自然把情况转告了同伙。大家都感叹不已。

之后,蒲县自卫营对这一干俘虏进行了处置,本着自愿原则,凡是愿意留下的可以在蒲县留下。符合招兵条件的,可以转为自卫营的战士。不愿留下的,也可以走,每人奉送三十文路费。见识了这支乡勇部队的仁义,又得知了乡勇的优厚待遇和牺牲乡勇的身后荣耀,还有蒲县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许二斌等人绝大多数都舍不得离开,只有不到十个人领了路费走了。蒲县自卫营不但补足了牺牲的人员,还多了近五十人的兵力。

这边蒲县把贼寇将要来袭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邻近的州县,这个军情也随着塘报的传递告诉了大明朝廷。得到消息的各方反应不一。比如,大宁县,吉县等县令极为重视,开始安排守夜等防守事宜。而这个军情到了隰州,却是另一番景象。

守备高逸看了塘报,满脸不屑:“击溃贼寇两百多人,就凭一些乡勇?有首级等验核实绩吗?”当得知没有首级,高逸立马冷笑道:“又是一伙虚报军功,危言耸听的刁民。不用去理会他们。而且,吾领着这一众精兵强将,何惧些许毛贼!”于是,隰州继续歌舞升平。

话说,从陕西过来的农民军,自起义军头领王嘉胤死后,在紫金梁(即王自用)的带领下,会合了山西境内的他部农民军,声势复振,这个时候一共有三十六营,号二十万。二十万人,虽然是拖家带口的,许多人并不具备战斗力。但人数如此之多,就是一人吐一口唾沫,加起来也不好对付了。

各部农民军分头作战,如水银泻地,使追击的大明官军疲于奔命。这个时候,山西的农民军主要活动于三个地区,一是今天的晋南临汾一带,一是今天的晋东南晋城、长治一带,再一个是今天的晋中地区。崇祯皇帝命令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统领士卒约八千人,负责今晋南、晋东南四十一州县的追剿事宜;山西巡抚许鼎臣驻汾州(今天的汾阳),统领士卒约七千人,镇压今天的晋中地区的农民军。

蒲县的这份塘报到了上面,就被淹没于一堆敌情报告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携明最新章节 | 携明全文阅读 | 携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