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述听韩则讲了一下韩嫣遇到的事情,他淡淡地点点头:“就是这些?”
韩则点了点头,不知道该不该多说。
韩述看着韩则,笑着问道:“则儿,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韩则看了看韩述,见得他眼中的鼓励之色,想了想,这才开口说道:“父亲,我觉得,太子的位置已经不稳了!”
韩述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只是嘴里却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陛下对太子一直还是很满意的啊!”
韩则淡淡地说道:“父亲,太子固然好,可是,有那样一个不知道进退的母亲,最终还能怎么样呢?陛下不会容忍再出一个吕后的!”
见韩述没有说话,韩则继续说道:“仅看太子身边的伴读都换成了栗家的人,便知道,无论是窦家,还是陈家,都已经放弃了太子,而栗家,却压根没有多大分量!”
韩述满意的点点头,不过却是说道:“这储位之事,咱们家就不要掺和了,咱们是陛下的臣子,只要忠于陛下,就当这废立太子之事是陛下的家事就好,咱们只要到最后关头,稍微倾向胜利者就可以了!”
他深深地看着韩则,叮嘱道:“记住,无论何时,韩家的立场只有一个,便是天子,永远不要牵扯到类似的事情里面!”
韩则悚然一惊,的确,他虽然知道历史的大致趋势,可是,他却不能将古人都当做傻瓜,韩家能够在投降了匈奴之后,如今依旧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世袭的彻侯,而当年其余几国的后裔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由此就可以看出,韩家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孩儿谨遵父亲教诲!”韩则跪直了身体,恭恭敬敬地向韩述拜了下去。
韩述没有阻拦,等韩则再次坐好,这才说道:“则儿,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却不可反被聪明所误!”
韩则默默地点头,哪知道又听韩述问道:“则儿,你觉得最终谁会赢呢?”
韩则差点就顺口说出是刘彻来,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想了想,他看着韩述,非常谨慎地说道:“听阿嫣说,长公主近来经常出入漪兰殿。”
父子两人都是相视一笑,如同两条狐狸一般。
来到了这个年代,近距离观看了这场权力交替的风波,韩则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惊险之处。
易储之事的进行自然需要一段时间的运作,而这个时候,匈奴派来了使者,求娶公主。
王美人首先站了出来,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和亲。
王美人为景帝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三个是女儿,长女是阳信公主,如今已经嫁给了平阳侯曹寿。这一次联姻,让她和汉初的功臣世家成了姻亲,给刘彘加上了一个很重的砝码。
而她这次提出可以和亲的正是次女南宫公主。
景帝尽管颇为不舍,最终还是陪嫁了不知多少嫁妆,将这个女儿送去匈奴和亲。
既然去和亲了,南宫公主很可能这辈子都回不来了。这件事,让王美人在汉宫几个巨头眼里分量大增,连窦太后也很是安慰了她一番,对她另眼相看。
而景帝对王美人也生出了一些愧疚之心,接下来,更是连续几天,都歇在王美人的漪兰殿里。
而这个时候,馆陶长公主不知道跟王美人达成了什么协议,她的次子,也就是隆虑侯陈?也得以尚主,娶到的正是王美人的小女儿,后来的隆虑公主。
韩则并不记得这个公主的存在,他只记得一个将卫子夫献上去的平阳公主,也不知道这个公主最后的结局如何了。
栗申和栗猛果然受到了训斥,从此表面上安分了很多,至于背地里是不是有什么勾当,也没人乐意理会。
前元六年一直以来风起云涌,景帝废掉了薄皇后。
说实话,薄皇后一直以来缺少存在感。她的姑母是当年的薄太后,为了坐稳太子的位置,景帝不得不娶了她,可是一直以来也就是让她占着皇后的位置,很少理会。薄皇后一生没有受过宠,自然别提什么子嗣,她的被废纵然有不少人装模作样地叹息一声,不过,没什么人会觉得意外。
有流言传来,说是栗姬很有可能被立为皇后,栗家一下子又精神了,开始上蹿下跳起来,蔫了一段时间的栗家兄弟,在学舍又开始嚣张了。
韩嫣为此每日都是气鼓鼓的,而刘彘也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什么暗示,却少有的低调起来,对刘荣颇有退让之意。
然而,刘荣自己却从这风雨欲来的架势中嗅到了不妙的味道,可惜他秉性仁厚,甚至可以说是懦弱,压根无法改变他的生母栗姬的想法,只能日复一日地沉默下去。
再有一次栗申和栗猛嘲弄韩嫣正巧被景帝知道之后,景帝只是深深地看了刘荣一眼,然后,在刘荣的沉默中带走了栗申和栗猛兄弟两个,这两人从此再也没有在韩嫣面前出现过。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了金屋藏娇的言辞流传出来,刘彘用自己未来的婚姻换取了馆陶长公主的全力支持。
在这个暗潮汹涌的时候,老天爷似乎也不甘寂寞,跑出来掺了一脚。腊月的时候,居然下起了雷阵雨,在这个年代,天象就代表着天意,事有反常即为妖,因此,肯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要发生了。
一部分人谨小慎微,一个个恨不得学那些动物,趁着天气冷,窝在家里冬眠,免得哪片树叶掉下来砸破了头,而另一部分人却开始奔走起来。
年底的时候,大行上书,请立栗姬为皇后。
景帝此时对于栗家已经腻烦透了,而前一段时间,景帝试探栗姬的时候,栗姬竟然公然骂他为老狗,宣称若是他不在了,就将他的一干后妃和儿子统统给打发了云云。
这样的女人,如何能够坐上后位,加上王美人和馆陶长公主在背后使劲吹风,景帝勃然大怒,直接以“窥伺帝意”、“妄议”之罪,诛杀了大行。
风云变幻,前元六年就在这样暗潮汹涌的情势下悄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