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抗日之国难当头 大轰炸

作者 : fraserlee

澹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流域中部,幅员面积2660平方公里,时总人口96万余人。县内有澎润土、卤盐、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主要农产有水稻、红苕、小麦、玉米、棉花,工、商业有井盐、纺纱、织布、丝、猪鬃等。这里物产丰富、商贸繁荣,交通便利,是当时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大学、国立十八中等一些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相继迁入该县县城。

澹台南距重庆300多公里,西距成都150多公里,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军阀混战时期的1917年至1926年的十年间,各路军队曾先后12次争防、驻防澹台,直到1926年川西北屯殖军总司令部进驻县城,战事才稍事平息。

1940年11月,日机27架由南向西飞至黔江,经过铜梁,乐至,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然后从中江方向飞入澹台县城上空,高度5000。盘旋一圈后,沿潼绵公路向西飞行。几分钟后,突然调转机头,直逼澹台县城。在距县城五里正西方向,将机群编成“一”字形,行至县城西郊上空后,开始投掷燃烧弹和炸弹,由北向东斜行轰炸。顷刻间,呼啸的炸弹从天而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城内响成一片,火光和尘土冲天而起。一时墙倒屋陷、碎片飞溅,县城顿时陷入烈焰浓烟之中。敌机行至涪江左岸山顶上,才停止投弹。

此次轰炸,县城东北部后街和东北部郊外被炸面积达3平方公里。敌机在投弹过程中,还时而俯冲用机枪扫射。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老百姓只有悲苦哀号,四处逃散。当人们从惊恐中清醒过来,看到的是挂在树枝、房梁上的死伤者的尸体与残肢,昔日家园已是断壁残垣,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两日后,倒坍的房屋还燃着黑红的余烬,浓烈的焦味仍弥满空中,经久未散。

此次轰炸在澹台县的县志中有着清晰的记载,不过黎禹的到来给这段原本残酷的历史增加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

(fraserlee注:该段历史确实存在,不过地名和时间由于情节需要作了虚构处理!)

日军G3M攻击机和战斗机从关刀镇起飞的同时,李国柱分派在镇里的行动队员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了李国柱那里。

面对日军飞机的起飞,赵一铭等人对形势的估判再一次陷入了僵局。

“老赵,根据行动队队员们传来的消息,日军的飞机是从关刀镇起飞然后向西南方向飞走的。很明显这不是它们返程的路线呀。”李国柱的心情再一次沉重起来。

“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必须得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汇报了。也许,现在西南的某个地方已经遭殃了。”赵一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面对情况突然的变化,柳春也觉得鬼子这次不单单只是要抓地下党这么简单了,她决定不论如何,就算是冒险也得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老赵说得没错,现在也许我们西南的某个地方正在遭受轰炸。作为情报人员我们必须要让上级知道这个消息,然后经由我们新四军把这个情报传递给国?民?党方面,至少要让重庆方面在面对新形势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新的判断依据。我决定了,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

“但是,万一上川云子真的是在守株待兔,我们不等同于是自投罗网吗?”李国柱焦急的说。

“现在我们只能冒险了。”柳春看了看不解的赵一铭接着道,“我们把电台搬到镇子外围去发,上川云子根本不会料到我们会这样做。就算她能侦测到我发出的信号,凭借我的技术能力,我也能在日本宪兵队赶到前把情报发完。”

“这样做是非常冒险的,而且你想过没有,现在关刀镇四处都有岗哨,我们怎么可能把电台带出去呢?”赵一铭问。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抗日之国难当头最新章节 | 穿越抗日之国难当头全文阅读 | 穿越抗日之国难当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