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平西王尚可喜也许是最早知道“江西叛乱”之事的满清王爷,甚至比吴三桂还要早,当他从江西回来的商人那里知道赣州、南昌已经陷落,而让他迷惑的是,率领所谓“叛军”的是明朝永历皇帝,打出的旗号正是“大明”。
南明的永历皇帝不是在五年前就死在吴三桂的手里了吗?怎么会突然在江西冒出来?而且叛军的实力可谓是强横,竟然能在一个月内拿下江西,现在竟然要东进江宁。
尚可喜不明白,很不明白,不过就在不论是几个儿子,还是谋士们不但不明白,而且还很惊慌,甚至二儿子尚之孝提出要放弃广东,搬回辽东去。
但是尚可喜却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会,一个可以把手伸进江西的机会,一个可以与吴三桂平起平坐的机会。
吴三桂是平西王,“三藩”中最大的藩王,原因就是统辖了云南、贵州,另外还有湖南和四川的一部分,甚至远在陕西的王辅臣也听命于吴三桂,“三藩”中属他的实力最大,就是满清朝廷也不得不忍让三分。
尚可喜从心里讨厌吴三桂,与吴三桂也是面和心不合,他以为吴三桂不过是一个臭名远扬的“贰臣”,如何能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还要高自己一头。所以他不甘心,他想如果自己也有一块大大的地盘,实力肯定也会增长。
广西位于滇黔粤之间,尚可喜虽然垂涎已久,但是他不敢动,广西是他与吴三桂的缓冲地,如果他吞了广西,必然引起吴三桂的不满,以后有可能发生任何事。而江西以前一直由朝廷派人直接治理,隶属于两江总督,与广东又近。如今江西出事,正可以派兵趁虚而入,就算以后不能独据江西,至少也能在那里按上钉子。
别人想不到的,尚可喜想到了,所以他马上下令,让大儿子尚之信调集兵马五万,不日即将北上韶关,然后再进入江西,先打赣州,然后再取南昌。
原本尚可喜还担心吴三桂会不会出兵江西,从而分一杯羹,但是这个顾虑现在全没了,他早就得到消息,吴三桂正在湘西平叛,根本就是自顾不暇,江西的事就算他有心,也是无力的。
五万兵马可不是那么好调集的,广州倒是有五万清兵,可是还要守卫广州和周边的城镇,故此只能抽调两万人,其余的三万人便要从广东其他地方调来。半个月后,三万人马终于调齐,其中从潮汕就调来了一万人马,组成了五万大军。
尚可喜已六十有余,早就很少出城了,不过这次大儿子尚之信领军出征,竟然特意亲自出城为尚之信送行。在临别之时,尚可喜嘱咐大儿子,让他行军的速度必须要快,一定要赶在“叛军”察觉之前,进入江西,攻克赣州。
尚之信此次领兵出征,信心满满,早就定好了在十日之内,必须到达赣州,二十日之内攻克南昌,一个月内扫平江西全境的计划。他并不是父亲最喜欢的儿子,但却是最能领兵打仗的一个,当然这也是与其他几个兄弟比较的结果。
不过尚可喜却并不喜欢他,而是最喜欢二儿子尚之孝,却因二儿子性子懦弱些,所以迟迟不能决定由谁来做“嗣子”。
尚之信清楚要能在父亲“百年”后,继承“平南王”之位,想要耍些“花招”是没有用的,只能在军功上想办法,如果这次能“旗开得胜”,必然会让父亲对自己另眼相待,而且也能在军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五万清军浩浩荡荡地出了广州城向北而去,尚之信知道自己的斤两,统兵能力也就一般,打仗不是儿戏,如果在广西遇上“硬茬子”,依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怎么办?尚之信早就想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了,那就是韶关总兵岳岐山。
岳岐山能打,是尚可喜麾下排在前五位的大将,三年前荣升韶关总兵,尚之信可是没少出力,故此岳岐山也算是尚之信的亲信。如今尚之信率兵进入江西,韶关将是尚之信的后方,尚之信想着,如果被打败,或者被围,还等着岳岐山来救自己呢。
岳岐山早就接到广州来的消息,所以在尚之信快要到达韶关的时候,早早地就出关迎接“小王爷”的到来。
两人见面以后,岳岐山先是一番见礼,尚之信也不托大,走上前去,挽住岳岐山的胳膊,嘘寒问暖几句后,两人就一前一后进了韶关。
岳岐山一直很会“做人”,在设下“接风宴”,酒足饭饱之后,还特意安排了四个女子晚上给他“暖床”。尚之信当然笑纳,可一晚过后,岳岐山估计错误,“小王爷”昨夜“**十度”,早上竟然卧床不起,而且腿麻酸软,不能走路了。
尚之信起不了床,就不能出关北上,不能出关北上,就不能攻占江西。误了军期,可是死罪,岳岐山焦急之下,赶紧请来郎中来诊治。没想到郎中仔细诊断后,竟然说“小王爷”因“房事过重,致精尽肾虚”。
岳岐山当然明白什么叫“精尽肾虚”,其实就是男人“腿”软了,可现在“小王爷”马上要“上阵杀敌”,却出了这么个“羞事”,要是被老王爷知道了,还能有自己的好吗?
郎中倒是说了,治这个病不难,就是需要慢慢调养,不能再妄动。可是岳岐山等不了,尚之信更等不及,要是不能如期进入江西,他就有可能被父王斥责,甚至因此而失宠。于是尚之信和岳岐山一起逼迫郎中,立刻想出一个见效快的办法,否则“脑袋搬家”。
这郎中被逼无奈,只好出了一个“虎狼方子”,就是下一剂“猛药”,其实就是“药”,以此来让尚之信再“大展雄风”。不过郎中也说了,此剂过于凶险,还是不用为好。
可是尚之信等不及了,也不管什么“后遗症”,马上命人按照方子抓来药,煮成一锅汤,捏着鼻子一口喝光。
郎中的药倒是不错,很快就有了效果,果然在半个时辰后,尚之信“雄风再起”,腿也不软了,腰也不痛了,竟然嚷嚷着还要女人。
这回岳岐山可不敢给尚之信太多女人了,而是在尚之信的“哀求”之后,只奉上了一个女人。做完这些,岳岐山心中想道这位“小王爷”是不是在家里憋坏了,不然也不会连御数女。
原来确如岳岐山所想,尚之信也确实快憋疯了。在广州的时候,尚之信贵为“大王子”,权势滔天,很多人都来巴结他,故此他身边根本就不缺女人。无论是青,还是相公房,都是他花天酒地的地方,可总有玩腻的时候。
有一天,尚之信去给父亲请安,正巧父亲去后花园观鸟去了,趁着父亲不在,他竟然与父亲的近身侍女勾搭上了。这可是“近身侍女”,不同于普通丫鬟,等于尚可喜身边的“禁脔”,相当于“侍妾”一样,而且还是尚可喜最喜欢的一个,准备收入偏房的侍女,没想到却被尚之信“捷足先登”了。
此事本来很隐秘,但是两人食之有味,继续偷偷地见面,终于被“二王子”尚之孝在王宫内的眼线发觉,向尚可喜告发了他们。
尚可喜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在大福晋的鼓动下,差点要赶走尚之信,好在与尚之信亲近的几个将军联名保下了他,否则他早就被赶到偏远边疆了。
此事以后,尚可喜下令禁止尚之信进入内宫,同时闭门三个月,而且也不允许他再出去“花天酒地”,并派人负责监视他。
为了挽回在父亲心中的印象,尚之信不得不收敛“心性”,远离了,甚至自己的夫人和侍妾都不去碰了。直到挂帅出征,才感觉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这才在韶关“纵欲”无度,导致“腿软了”。
好在尚之信年纪不大,才三十二岁,再加上那剂“猛药”,经过两天的调养后,“腿”终于不太软了。得知这个情况后,岳岐山高兴的赶紧跑到“佛爷”面前,又是烧香又是拜佛,感谢终于度过了“难关”。
因为尚之信“腿软了”,导致北上的清军在韶关多停留了三天。就在第四天,尚之信强打精神,准备点将出关的时候,突然接到广州来的“六百里加急”快报。
看完军报,尚之信糊涂了,等旁边的岳岐山提醒他的时候,才将手中的军报递给岳岐山。
岳岐山接过来一看,顿时也愣住了,军报上说梅山上的土匪大约五千余人,正向潮州而去,同时福建厦门的郑经也蠢蠢欲动,据说要派舰队南下潮汕,配合攻打潮州城。
潮州城被抽调走一万兵马后,守军只剩下一万余人,如果郑军自海路进犯的话,潮州恐怕有危险。故此急调尚之信火速赶往潮州。
信中还说如果攻占了赣州的话,可留两万人马驻守,并调岳岐山赶往赣州统领。
看完这些,岳岐山心中暗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不是尚之信“腿软了”耽搁三天,估计已经到了赣州城,那么自己不就得北上赣州了吗?在韶关的日子还算舒服,去那里“拼命”干嘛?
心里是这么想的,岳岐山却没表现出来,而是立即协助尚之信调动兵马,由原来向北改向东南方,潮州正在韶关的东南。
(评价票,推荐票,更新票,打赏,月票,统统拿来!呃,好像没有月票,呵呵,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