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厮杀,武将阵前决斗,那多数存在于武戏之中。真正的战场上,将军们大多在阵后指挥,只有少数自逞武勇的莽汉,才会杀入敌阵,与对方的武将比试高低,以命相拼。
穆里玛正是这样的莽汉,他的大哥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清帝赐号“巴图鲁”,这可都是鳌拜自己在战场上拼出来的。而穆里玛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大哥一样,成为万人敬仰的“满洲巴图鲁”,而这一切都得建立在不世的战功之上。
故此穆里玛向鳌拜请求做了此次“平叛”的主帅,率领十余万清军大举南下,没想到不但未攻下扬州城,而且损兵折将,寸功未立,这让他自觉无脸再回北京。不过他采纳了范承谟的计谋后,认为这是最后的一个机会,成败在此一举,故此他将“老本”都押上了,手中的三万多满蒙骑兵全部出击,自己也身先士卒,奋勇杀入敌阵,振奋士气,以雪前耻。
不过莽夫就是莽夫,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无所不用其极,就算穆里玛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面对犀利的火器,也只有被痛打的份。
穆里玛被一颗铅弹射中了头盔,不过最后还是头盔救了他的命,不说二百步的距离,就是他的红缨尖盔,外层是一层金箔,而后是半指厚的黄铜,内衬一层能够吸汗的棉布,非常的坚硬。那颗铅弹射中头盔后,只是在金箔上钻出一个小洞,嵌在铜片上后,难以再进半分。
铅弹击中后产生的巨大冲力,还有中弹后穆里玛心中出现的惊恐,使他在惊慌中竟然**落马,而且被摔得七荤八素,倒地不起。
钱三海看到穆里玛掉落马下,也顾不得自己已经身负重伤,从腰间抽出佩刀,纵马就冲了过去,一心想要了穆里玛的性命。
可是穆里玛的周围还有十余个贴身侍卫,当见到自己的“主子”受伤落马后,立刻舍命冲了过来,尽管周围的明军拼命阻拦,可是这些侍卫都是死命拼杀,终于在钱三海冲到穆里玛身前之时,将钱三海拦住。
这些侍卫都是精锐的骑手,马上的功夫更是百里挑一,钱三海本来就负了伤,在十来个侍卫的阻拦之下,虽然穆里玛就近在咫尺,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穆里玛被一个侍卫从马上俯身抓到马背上,然后转头扬长而去。
“啊,啊——”钱三海用尽力气将断矛刺进一个侍卫的胸口,然后他也力竭仰身摔于马下。
当那个穆里玛的侍卫拽起缰绳,胯下的战马扬起马蹄,就要踏向钱三海,就在这时,“呯,呯——”数声枪响,几个明军的火枪手一起开枪,将铅弹全部射在他的身上,一声惨叫之后,那个侍卫从马上掉了下去,因为他的脚还挂在马镫之上,受惊的战马就拖着他狂奔起来,接连撞翻了数匹清军骑手和明军士兵。
“杀啊——穆里玛死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满洲骑兵们多听得懂汉话,一听“穆里玛死了”,又看到一队“黄马甲”侍卫护着一个伤者,从战场穿了过去,向后方跑去,便知道可能真的是主帅出了事情。“将是兵的胆”,八旗兵们士气一下低落下去,而且此时明军以从东西北三面围了上来,虽然都是步卒,但人数众多,况且明军还不时冷枪冷箭地伺候着,八旗兵们就更没有战意了,纷纷转身逃跑。
此时距离“第一军团”和清军交战地点两里之地的西方,“第二军团”和满蒙骑兵的“死斗”也快接近尾声,黑山终于率领“第二军团”的主力赶了上来,渡过小河后,立刻加入了战场,将刚刚还不可一世的满蒙八旗兵打的落花流水。
满蒙八旗兵在马上也许是锐不可当,但在步战之上,未必强于明军,何况明军得到增援以后,士气大振,就连刚叛归大明的原绿营兵也不知那里来的力气,死死地缠住了满蒙八旗兵。
看到穆里玛负伤被侍卫救走,满洲八旗也落荒而逃,靳统武并没有下令追赶,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西面的战场,当满蒙八旗兵抵御不住明军的进攻,又不能向南渡河撤走,只好夺路向东,也就是自己这边逃跑之后,靳统武立刻下令全军迎击上去,将逃跑的满蒙八旗兵全部堵住,不能放走一个。
方孝玉和马云浑身浴血,如同一个血人一样,当黑山见到他俩后,又看到原来一团七千明军,能站在战场中只剩下寥寥无几,心中便升起一团火焰,也是悔恨自己没有及时赶到救援,气得他“哇哇”直叫,立刻下令全军追击。
逃跑的上万满蒙八旗兵后有追兵,前有阻截,当被明军包围以后,并未束手就擒,竟然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拼死抵抗明军的围攻,给两个军团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当两个战场汇聚到一起,数万人厮杀在一起,喊杀声,惨叫声,枪炮声不绝于耳,鲜血洒满了整个战场,尸体层层叠叠,伤者在死人堆中不断地蠕动,这一切就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靳统武心中虽然很想将所有的满蒙八旗兵全部杀光,但是他更知道如果再拼杀下去,死的不但是满蒙八旗兵,还有大明的宝贵官兵。于是他下令,开始招降,向满蒙八旗兵喊话——“降者不杀!”
蒙古兵来自大漠草原,他们对待投降的人,是要割断喉咙的,此时明军喊话“降者不杀”,也并未使他们停止抵抗,甚至更加狂暴起来,举着长刀“嗷嗷”直叫。尽管人数处在劣势,但是这些草原上来的蒙古人,自幼便骑马射箭,摔跤厮打,锻炼出了强壮的身体,而汉人却相对瘦小,单打独斗肯定是吃亏的,不过却胜在人多。
靳统武知道虽然穆里玛逃跑了,但不能肯定他会就此放弃,有可能会去而复返,如此一来,明军倒是要被两面夹击了,所以还是快些结束战斗的好。
“火枪手、弓箭手上前,准备射击——”靳统武大喊道。
三百火枪手和上千弓箭手正在战场的外围,不时也会发射,但多数是支援,现在听到命令以后,立刻在两百名刀盾手的护卫下,深入了战场,不断地向两边的满蒙八旗兵射击。
满蒙八旗兵都是骑兵,几乎没有几个带有盾牌,所以当面对火枪手和弓箭手的打击下,成团的防御立刻崩溃,凡是冲向火枪手和弓箭手的清兵全部死在明军的枪口之下。
清军也不是没有火器,不过他们手持的叫做“火铳”,由粗铁锻造的枪管,后边有一个木把,射击时需要点燃后膛的导线,费时费力。但是明军的的火器却非常犀利,已经废弃了导线,而是依靠扳机击打后膛的火石,擦出火星后,引燃枪管里的火药,省时省力,火力强大,几乎杀伤力是“火铳”的五倍,当然这是永历自己计算出来的,所以永历将这种火器定名为“火枪”,而不是落后的“火铳”。
满蒙八旗兵不善火器,甚至鄙视使用火器的汉人,他们认为只有马和刀才是战场的“王道”,才是取胜的根本。穆里玛亲帅十万满蒙汉大军南下,也就绿营兵装备了二十几门自制的“红夷大炮”,和少量的“火铳”,少到都难以成军,威力更是小的可怜。
现在战场中的满蒙八旗兵,根本没有任何火器,就是弓箭手也很少,所以在遭受弓箭和火枪的远程打击后,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反击,却只能被动挨打。
在数倍于己的明军面前,满蒙八旗兵们很明智的选择聚集到一起,围成了一个团,相互支援,他们仍未对主帅穆里玛死心,依然在幻想穆里玛会率军回师来救他们。
“呯,呯——”每当成排的火枪击出,一阵青烟过后,便有成堆的满蒙八旗兵倒下。
“降者不杀,凡是蒙古人投降,不但不杀,等将来定会放回草原,否则全部杀死,休想活命!”靳统武又一次发布了命令。
明军暂停了进攻,放声大喊:“投降不杀,将来可以回家!”
这些蒙古兵多来自蒙古科尔沁三部,其中三个主将分别是三部的贝子,其中一个已经战死,剩下两个也已负伤,当他们被明军围在中央,久等援兵不直,心中已经骂穆里玛的祖宗十八遍了。
“明军说是可以放走我们,是真的吗?”其中一个年纪小些的贝子问道。
“难说,不过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穆里玛那头猪是不会管咱们了,还是自己想想办法!”另一个年纪约四十左右的贝子如此说道。
“好,既然满人不讲信用,见死不救,咱们还拼什么,这天下又不是咱们科尔沁人的,投降,投降,如果明军守信用,咱们还能回草原呢!”小贝子高叫道。
“嗯,咱们投降,明军应该不会杀掉我们,只要我们能活命,将来还有机会回到草原,咱们的部族也不至于被别的部族吞并!”老贝子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当这两个贝子下定决心以后,马上下令全军放弃抵抗,丢掉兵器,等待明军收降。不过蒙古人投降了,但是满洲兵却并未投降。
满洲人从来没有相信蒙古人,即使在作战的时候,也是各自为战。被明军包围后,满洲兵聚拢成三个圆圈,人数还在千人左右,不过很多满洲兵已经身负重伤,战力已失了。
见到满洲兵誓死不降的架势,靳统武并不感到奇怪,他们从来都视自己为高贵的勇士,而将汉人比作“猪狗”,怎么会向汉人的军队投降呢?
黑山却还怀有一线希望,他以为如果能让满洲人投降,不但会打击清军的士气,而且将来还会是自己“炫耀”的资本。
于是黑山亲自走近满洲兵,喊道:“你们这些兔崽子,死到临头了,还死撑?大爷大人大量,只要你们扔了兵器,就放你们的活路,听明白了吗?”
“去你~妈~的——杀了这头黑猪!”满洲兵们一边大骂,一边突然向黑山冲了过去,因为他们看到黑山华丽的铠甲,便知道眼前这位黑大汉肯定是明军的大官,只要能抓住他,就能以此为要挟,反败为胜。
“呯,呯——”火枪响了,靳统武早就派上百个火枪手埋伏在黑山的附近,当满洲兵冲过来,全部举起火枪,将扑过来的满洲兵全部射杀。
是役,明军大获全胜,但也损失惨重,而穆里玛逃跑后,再也没有率军回援,而是失去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