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唐子谋的伪装还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唐子谋伪装了自己,但对于此时唐子谋无法掩饰的光芒,还是给轩辕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若初次见面只是让轩辕戒知道唐子谋此人,那现在的唐子谋,却足以给轩辕戒留下了无法抹消的深刻印象。
这些,都不是唐子谋所知。但对于轩辕戒更加热情的态度,却暗自提防上心。轩辕戒此人,虽然用笑容掩盖了其本性,但从那一言一行当中,却无法掩饰其本身的霸气。这是一个至尊之人,如若是他唐子谋想效忠之人,倒也是不错的人选,可惜唐子谋现在所图的,只是对方的几滴鲜血。
几经思考,唐子谋决定不开口寻问当年之事。像那种隐私之事,若直接问出来,这不明摆着说明自己知道他的身份,并提醒这位他新认识的‘兄弟’,他曾经被人戴绿帽子的事。无论是哪个男人,都无法容许自己曾被戴绿帽子的事实。
轩辕戒此人有着非常人所拥有的警戒之心,此人太过聪明,提及那件事,会加深轩辕戒的疑心。还是不要得罪轩辕戒,唐子谋决定还是先用一种土方法来试一试自己与轩辕戒的关系。其他的事,也只有以后再说。
“为兄前几日得到一书,与唐兄弟有缘相遇,请唐兄鉴看。”
轩辕戒从怀里拿出那本他一直贴身带着的七国志,递给了神色微微有些奇怪的唐子谋。轩辕戒当然无法得知唐子谋此时的心情,不用怀疑,此书的青莲居士,正是唐子谋本人。
唐子谋有野心,重活一次之后,他希望自己能够名垂青史,在历史上留下狠狠的一笔,记录这个世上曾有一个名叫唐子谋的人走过这一糟。对其本身也非常了解的唐子谋,知道自己并不适合万人之上,位于顶端。出谋划策,谈诗论句这些他还可以,但他的性格不适合也不想万人之上。他喜欢躲在幕后当黑手,他很清楚自己最适合的位置。选择一位值得效忠的对象,当一个谋臣。
唐子谋一直朝这个目标坚定的前行着,一开始,他从众多学子之中月兑颖而出,成为了大楚的官员。只可惜,正如大楚现状所描述,大楚的国君李望并不是个值得效忠的对象。亲小人,远贤臣,听不得任何反对他的言论。简而称之,楚帝便是个暴君,无论多少有才之士,也无法再此人手下得到重任。
楚帝年事己高,如果楚国太子有帝王的潜质,倒也可以在大楚潜伏几年。但可惜的是,太子就算曾经是块良玉,现在也变成了一块无用的石头。身为皇长孙的李治倒是不错,可惜年龄太小。大楚现在还能撑下去,不过是仗着大楚地大物博,现在还消耗得起。但在等二三十年……
如此下去,对于大楚国的前景,唐子谋并不看好。
对大楚前景并不看好的唐子谋,为了以后铺路,决定先把自己的名声传出去。以后若大楚如他所料一般,以他的名声,东秦或是中吴,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因为本身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再加上这些年一直都是孤单一人。唯一算是心月复的影子,连自己的身世都说不清。对于大楚,他并没有任何的归属感。
他想名留千史,他想流芳百世,在大楚国永远无法按自己真正的心意办事,才能无法得到施展。人都是拥有yu望的,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只选择一条路。而摆在桌上的这本书,便是唐子谋为自己铺得另一条路。如果大楚国值得效忠,这条路也同时可以给他的名声造势,并不妨碍他效忠于大楚。可惜,亲眼所见的大楚国,留给他的只是浓浓的失望。
曾有人在朝堂之中献上七国志,楚君得到此书。如若他感兴趣,唐子谋也曾想过,可以试一试真心为大楚办事。毕竟他的生母,是这个国家的公主。只可惜,七国志确实献上去了,却留在了藏书阁,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大楚的国君宁愿流连后宫,也不舍得把时间放在一本书上。
却没有想到,东秦的这位八王爷,居然手握此书。唐子谋翻开书,上面的折痕说明轩辕戒翻阅了无数次,对这本书,他非常重视。轩辕戒拥有着上位者的潜质,他现在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情报所得,东秦八王爷,自幼就显示了惊人的政治天赋,而且性格坚韧,杀伐果断,智计过人。后被封为狼帅之后,也是百战百胜,战场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唐子谋随手翻了翻,便把书推还给轩辕戒,“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轩辕戒可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他微笑的把书再次推回唐子谋的面前,“我很想听听唐兄的感想。”
“谋略型的书,需要细细领悟。在下一介书生,对于这种野蛮的书,毫无兴趣。”
“唐兄为言过早了,这里面绝对有唐兄所惊喜的东西。”
轩辕戒比想像中要坚持得多,无奈的重新拿起书。比起第一次的敷衍,这次唐子谋翻的时候用心多了。每一页的空白处,都有笔迹上的注解。字如其人,书上的字体有若刀峰,下笔如神,一看便知是轩辕戒所写。他本以为轩辕戒只不过闲暇时看看,当作消遣之用。没想到他不仅贴身带着,看时还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
唐子谋心念一动,“不知轩辕兄可否把此书赠予小弟,让在下研读一番。也许正如轩辕兄所言,此书能让我收益良多。”
轩辕戒倒也大方,奉上此书。这算不算欠下一个人情,唐子谋苦笑。士为知己者死,轩辕戒如此重视此书,一下子引起了唐子谋的好感。
收了别人的东西,就要有所付出。唐子谋端起酒杯,轻轻啄了一口杯中之酒,道,“多谢轩辕兄赠书,为感谢轩辕兄,在下也有一物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