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先生 三生石(上)

作者 : 笼中虎

丫头缠着我,要我讲什么是三生石?

我问她哪里知道的三生石?

“我是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里看来的。春生哥,这世上真有三生石吗?”丫头急于想知道答案。

我告诉丫头,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我对丫头说:“现在我国各地都有很多“三生石”。但是不是神话传说里的三生石,那我就不知道了。”

我原先对爷爷身世无比好奇,思索他的前世、今生和来世。我又不能直接去问爷爷,但是爷爷的神秘身世,对我是巨大的吸引,无时无刻想知道。

我没有什么“三生石”,谁能解开爷爷谜一样的身世?觉得只有在妙祥长老那里找到答案。

我问丫头:“想不想知道有没有真的三生石?”

“当然想知道了。”丫头快言快语。

我拉起丫头的小手就往山上跑。

见到长老,我开门见山的问:“世上真有三生石吗?”

长老手敲木鱼,也不问我问题的来由,不管我和丫头是躺是坐,由着我们,慢条斯理的讲起来。

我们常说“七世夫妻”,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说“缘订三生,永浴爱河……”

甚至于在生气的时候咬牙说:“我死了也不会放过你!”在歉意的时候红着脸说:“我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在失败灰心丧志的时候会说:“前辈子造了什么孽呀!”看到别人夫妻失和时会说:“真是前世的冤家!”

妙祥长老称,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无孔不入的,民间妇女杀鸡杀鸭时会念着:“**做鸭无了时,希望你下辈子去做有钱人的儿子。”

乃至连死刑犯临刑时也会大吼一声:“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三生石”应该是有的。

“春生,丫头”长老轻声叫着我们的名字,继而又慢声细语的讲开了。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而三生石又产于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故里的九仙山上,传说中的缘池仙翁又为道家的代表。中国的宗教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释、儒、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所以,三生石更是一种灵石。

集“佛道”“人道”“天道”于一体的三生灵石面前,还有什么“邪”与“噩”可言呢?

佛家讲究“明心”,儒家叫做“正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三家对人生的概括,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所以,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三生石本身就是释儒道三教文化的精髓,佩戴三生石又是明法正心、驱除邪恶、寄托希望的一种实物变现形式。

历代中国人都十分看重情义。和尚圆泽以“三生”酬报李源的友谊,其情之高,其义之厚,无法衡量,可谓情天义地,这个故事之所以持续流传,反映的正是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

丫头央求长老给我们讲讲圆泽的故事。

长老点头答应。

宋朝的大诗人、家苏东坡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僧圆泽传》,这个故事发生于唐朝,距离苏东坡的年代并不远,而且人事时地物都记载得很详尽,相信是个真实的故事。

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数朝而不改变,读来令人动容。

它的大意是说,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

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地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个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了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

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了三年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没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

十三年后,李源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圆泽的约会,到寺外忽然听到葛洪川畔传来牧童拍着牛角的歌声:

我是过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

赏月吟风的往事早已过去了;

惭愧让你跑这么远来探访我,

我的身体虽变了心性却长在。

李源听了,知道是旧人,忍不住问道:

"泽公,你还好吗?”

牧童说:“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的俗缘未了,不能和你再亲近,我们只有努力修行不堕落,将来还有会面的日子。"随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后的事情非常渺茫,

想说出因缘又怕心情忧伤;

吴越的山川我已经走遍了,

再把船头掉转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头而去,从此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再过三年,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李源是忠臣的儿子又很孝顺,请给予官职。于是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但这时的李源早已彻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职,后来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二指先生最新章节 | 二指先生全文阅读 | 二指先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