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战前托孤
其实武帝与韩贺在时间上的竞争,这并不是什么悬念的了。
在最开始的楔子部分就写到过,武帝在他即位的第十年又举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征伐寒州战事。
这一次可以说是武帝在位的时候最为庞大的一次征伐,几乎是青筋了全国之兵。
这一次也是武帝在征伐寒州战事以来,取得的成果是最大的,几乎将寒州全境都拿了下来。
这一次征伐,是武帝最接近旷世之功名垂千史的一次。这一次的接近,可以说是无限期的接近。只要武帝晚死一年,寒州就被武帝给拿了下来。
但是可惜,武帝在当阳城遭受那号称“千古之箭”的时候,就为他悲愤离世、死不瞑目以及往后的历史地位埋下了浓厚凄惨唏嘘的一笔。
武帝八年初,武帝处理了护州韩家,可以说在韩家再武帝在世这一段时间,算得上是彻底地远离的权利漩涡以及朝廷之外。成为一家十足的平头老百姓。
处理了韩家之后,武帝并没有放弃对韩家的监视和控制,在得知韩家居住在关内城的北理亭之后,武帝每一个月都会派人到韩家去问候韩贺,看韩贺是否健康,看韩家是否真的远离了朝廷。
刚开始韩贺对于武帝派人来探望,并没有过分的放在身上,觉得这是最开始武帝对他的不放心。但是这样持续了半年,这让韩贺很不舒服。
时常派人来登门造访,使得韩贺行动不便。
这时候李谷斯给韩贺出了一个主意,是什么主意呢?
李谷斯说,“侯之威,深久,入人心。帝忌侯之威,于侯之身心。如侯获病,动如蝼蚁,非自理,不为他事,帝方心定!”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侯爷您老威名远播,震慑朝野天下之人,这是很久的事情,这可是一直以来的事情,并且这震慑是深入人心的。侯爷韩家威慑比起皇家,如日月同辉,天下人知道皇家的同时还知道护州有一个西北侯韩家,这样的威慑力是皇帝所猜忌畏惧的。侯爷您也是一个出了名的帅才,不但会打架,还会谋略,驾驭他人,周旋官场。到这个时候,你们韩家获罪了,韩家威名倒是可以缓一缓了,但是只要侯爷您身体还健康,只要你人还活着,皇帝就会一直担忧下去。如果侯爷你突然得病了,行动不便,走路跟蚂蚁一样缓慢,都不能靠自己完成生理问题,这样您就自然办不了其他任何的事情,这样一个将死的侯爷,皇帝才会放心。”
韩贺听从了李谷斯的话,就开始装病,一副就要死了的样子。
韩贺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草药的药汁,整个房间里充斥了草药味。
同时韩贺为了搞出一些病人的阴森,就在房间的暗处放上冰块,又生气很旺的炉火。
床底下放一个夜壶,里面灌满了屎尿。
这样韩贺的房间就是阴森刺骨,炉火旺盛的,同时又是草药与尿臊屎臭味混杂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可以这样形容的。
药香与尸臭共舞的味道!
武帝派来的使者,一看到生气旺火的房间里还阴气森森,摆着香炉还可以闻到浓烈的尸臭味,这就说明韩贺这一次病得可不轻,大有大限将至的可能性。
于是使臣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武帝,武帝很高兴。但是又怕韩贺使诈,又连续三个月十天一次地看望。
每一次韩贺都假装病得更重了,为了露出病态,韩贺每天吃一点点东西,大部分已茶水充饥。如此一个月,原本结实粗壮的韩贺就瘦得除了皮就是一架子骨头,双眼深陷,全身饿得发抖,身上找不出一点红润,瘦骨嶙嶙。粗壮的十指跟鸡爪一样,骨节明显。
后面水喝多了,难上厕所,他就直接将鸟拉在床上,他那张床,可是臭气熏天!
这样才骗过武帝,这事才就此罢休,放宽了对韩贺的监视。
在监视韩家的同时,武帝为护州的事情可以说是心力交瘁!
他整天都在苦思冥想,该如何调动护州的原班官员,特别是处理西北军和处理原西北军的各路将领和统领的问题上。
武帝没日没夜地思考这个问题,导致呕血。
武帝又见到自己呕血了,就告诉自己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
可是每当他静养,闭上双眼,就会看到韩贺又活了过来,统领着二十万西北军向京师杀来,最后将王宫围住。
所以武帝就痛下决心,进行一次西北军大换血。可是如此大的运转,让虎视眈眈的匈奴知道了,护州边关又难免会有战火。
所以武帝最先是更换了护州的基础文官,将原来的郡县官员全部调走,从新委派新的官员过来。同时加大文官的权利,统领郡县的军政大权。而驻扎在郡县的西北军督军统领,就是只能负责郡县的安全与治安问题。而且西北军各级都安插上了一个带有监军权利的文臣,让他们监督西北军。
西北军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要想监军的文臣明说,让文臣快马加鞭送到皇宫武帝手里,等候武帝下了命令之后再行动。
这就导致西北军办事效率直速下降,几乎瘫痪。
部队里如果有这么多繁琐的手术,那么可以说,这个部队也就废了。
好在西北军威慑力还在,匈奴也一直没有敢行动。
护州倒是平静无忧!
武帝原本的征伐寒州的计划是修生养息五年,等到国家富强,粮草充足,人员补给不存在问题,士兵操练有素的情况下再举兵北上,征伐寒州。
但是在武帝九年年末的时候,武帝感觉治理国家比起大家还来得辛苦。
而且武帝九年十一月这一个月,武帝呕血次数高达九次之多。
武帝知道,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寒州的事情,迫在眉睫。他必须要在有生之年把寒州拿下,这一次武帝不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往后在历史上的地位问题了。
而是武帝知道,自己即位以来,频繁征伐雪族,已经和雪族接下了不可和解的怨恨。这是血海深仇,只有战火才能化解这段恩怨。
自己的长子夭折了,次子才四岁。
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而言,下一任皇帝即位肯定是年纪很小。如果在自己死得时候,雪族南下,到时候战火肯定会起来。到那个时候,战火一起,皇帝年幼,权利落旁,各地手握重兵的诸侯,一定会拥兵自重,不遵朝廷命令。
那个时候,因为雪族,可能会导致整个新王朝风崩离析!
外在原因是最为恐怖的,内部矛盾,倒是有缓和的可能性。只要有缓口气的时间,等年幼的皇帝长大,慢慢地也就有重新夺取皇权的可能性!
武帝九年十二月,武帝就下定决心,在来年开春之后,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亲征!
他立刻下达了调兵圣旨,命令全国的粮草全部运到京城,然后囤积到忽城!
第二,护州、夕州、炎州、雷州、守州、旭州、风州七州将一半兵力调往京师,准备候命。
第三,抽离兵马的七州,立刻抓紧兵员补充工作,年轻有力的壮丁全都接受训练。在没有冲锋陷阱的时候,新兵在耕种的时候下地耕种,保证粮草的供给!
第四,官员调动。封司徒董光禄为太师,位列上公,如内舍阁,添阁卿。司空赵原为内舍阁阁老首辅,太尉丁叔入内舍阁,添阁卿。
第五,武帝御驾亲征时期辅政大臣的任命——亲征之期,国之内治,由宰相媚、司徒光禄、司空原、太尉叔四人共辅皇子荥共治之!
就是说,在武帝御驾亲征寒州这段时间,治理国家的事情,就由宰相林媚、司徒董光禄、司空赵原、太尉丁叔四个人共同辅佐皇子王荥完成。
从这道圣旨来看,可以看出,武帝在这个时候已经发现文臣之首林媚权利太大,西北侯韩贺被处理之后,武将地位瞬间溃败,远不及文臣。朝中大事,主要是文臣在起哄。虽然文臣不掌握兵权,但是发号施令的权利还在。
作为文臣之首,林媚的威慑力,可想而知!
武帝九年岁末,武帝设宴款待朝中百官。
宴会之后,武帝下了放假通知,全国所有人放假三天。
在这三天之内,武帝并没有闲着,他先后接见了三个人。
过年那晚,全国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都是喜悦的,虽然有的人在喜悦的时候叹息唏嘘,流出悲戚的泪水,但也是喜悦。
每家每户在这晚干得事情就是,拿出家里面最好的食物,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与全家人共聚一堂,喜迎新年,享受短时间的快乐!
太师司徒董光禄也不例外,他白天拿出一部分积蓄,购买了不少的食物和甜点,晚上命人装点了一下府邸,还叫人给府上的小孩子发放了红包。不论孩子他爹身份地位高低,红包一律一样多,就连是自己的后人也是一般。
但是董光禄比起那一些平头老百姓多了一件事,就是接待前来送礼拜贺的官员。收礼,回礼,喝酒喝茶,聊聊闲话,但是绝不提朝中大事!
在府上厨师做好一桌丰盛的晚饭之后,董光禄准备就餐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内宦,屏退府上所有人之后,内宦对董光禄说,“太师用膳之后,即刻进宫面圣,万岁爷在无极殿候着太师。”
内宦说完便离去,董光禄跟长子董片舟安排了一下,让长子代替他主持晚宴,然后就匆匆忙忙,坐轿赶到了王宫。
今晚大雪纷飞,这可是一个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这一晚,为了不在喜庆的时候发生什么意外,武帝让京师机营和护戍营全城戒备,实行了禁宵了。
而且武帝特别交代,今晚禁宵,对于朝廷命官的府邸,要特别监视,不准朝廷命官出入府邸,必须在府邸之内。
其实武帝如此,是有深意的。
他决定在这三天安排一件大事,他不希望有人知道他在三天接见了谁。
太师司徒董光禄可是一个大人物,虽然平生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但是他一生都是处于政治漩涡的忠心。
董光禄是武帝的启蒙先生,帝师啊!
在武帝即位之后,董光禄就被赐封为少师,为内舍阁少舍卿!
这个少舍卿是个什么官职呢?就是内舍阁,也就是后面唐朝的舍人、中书省。内舍阁的最高官员就是阁老,但是到了唐朝,就变成了舍人、中书省的首辅。首辅以下就是次辅,但是在新朝的时候,阁老之下是阁卿,阁卿之下是次阁卿,次阁卿之下是舍卿,舍卿之下才是少舍卿。
这个少舍卿只不过是京官三品官员。
而且少舍卿,也是闲职,有职无权!
虽然内舍阁与丞相,三公为朝廷的三大权利中心。
内舍阁主持王朝的礼仪教化,法纪、也就是现在的教育部和司法部。
丞相主管王朝的经济建设以及官员升迁、后勤、民政。也就是现在的民政部、发改委、经济部、组织部。其实际上,当时的丞相职责远远不止如此,其实当时的六部,都是由丞相和三公共同掌握。也就是说,全国六部,全国所有事情,身为丞相的都有权过问。
三公,为司徒、司空、太尉。
司徒就是主管礼仪教化,法纪,入内舍阁,协管刑部。
司空就是主管全国水利、农田、交通设施建设,主管工部。
太尉就是主管治安、军事,主管兵部。
在朝廷之中,权利都集中在这三个部分之上,其中以丞相权利最大,其次是内舍阁,再次是三公。
虽然三公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大多都是闲职,有出谋划策的义务,但是没有决策权。而内舍阁,虽然只是位列“一人三公之下”,但是他们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实权,尤其是礼部、刑部的绝对实权。
而三公统帅的是礼部、、刑部、工部以及兵部的一部分权利。
丞相便是六部事务,他都可以有权过分。
那么武帝的京官阁老调动升迁就很有意思了,而且意图还很明白。
三公的人全部入内舍阁,而且司空还成为内舍阁的阁老首辅。也就是说,武帝这个人事变动,其实际上就是在将内舍阁以及三公的权利合并同意起来,完全掌握六部之中的礼部、刑部、工部、兵部。
虽然丞相林媚有权过问六部任何事情,但是当直接掌握礼部、刑部、工部、兵部的权利分开的两个部门合并的时候,这四部的事情,林媚的过问权也就不再有实际效果。
也就是说,现在的丞相只是掌握了户部以及吏部。
这是明显地针对林媚而作出的决定。
所以武帝在见到董光禄来了之后,就直接问,“爱卿以为林媚此人如何?”
董光禄说,“李文案,牵连官员六十七人,夷族六十八族,连罪204族,发配四万余人,充军一万余人,诛杀两万余人。其中原委,可想而知。其中为数不少是林媚在排除异己,以李文案为借口,诛杀连罪的。由此可见,林媚此人,血腥甚重,心狠手辣,暴戾之气有余!”
武帝叹息一声,说,“朕也知道林媚如此,日后必反啊。爱卿,你乃朕启蒙先生,往后皇子直视,就有你教导,你且不要辜负了朕的苦心啊。”
董光禄立刻明白过来,信誓旦旦地说,“臣鞠躬尽瘁,力佐皇子,永世不变!”
武帝拿出一道兵符,说,“此乃朕之秘密军队,名为扶风军,分三部,就由你掌握一部兵符。为范林媚生变,朕御驾亲征之时,你着扶风军混迹京师机营、护戍营之内,待图后事!”
董光禄立刻接过兵符,谢恩离去。
此后就是接见司空赵原、太尉丁叔二人,交谈也是以林媚为人开始。他们二人与董光禄一般,说林媚乃佞臣,血腥残暴,小肚鸡肠。然后武帝给了他们扶风军一人一部兵符,让他们想法将这扶风军混迹京师各路军营之中。
接见这三人,却惟独没有接见林媚。
三公以及内舍阁与丞相林媚肯定是有一番争斗了,争斗结果如何,就看历史的演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