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登基风波
虽然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这是理所当然,上天之命的事情,皇太子爬到皇位上一坐就成了的事情。
但是我们作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在面对举国同贺,关乎国运的如此重大的事情面前肯定是不会如此草率行事的。
既然是文明之国,那么在这么一件天下人共同翘首以盼的盛大事情之上,就要将我们的璀璨的文明给展示出来。
既然是礼仪之邦,那么也要在这一件盛大的事情面前将我们先进的礼仪的气质、华贵之处展示出来。
让四面八方附庸而存的没有开化的外邦藩国好好瞧瞧这天朝上邦的宏大与华贵!
新帝即位既然是一件大事,而作为文明国度,礼仪之邦,大事是需要可以表彰与隆重举行的。
那用什么来表彰这件大事的隆重之处的呢?
那就用繁琐的,消耗巨资的仪式来凸显隆重!
因为结婚是大事,所以我们现在不惜举债也得将婚宴办得隆隆重重,热火朝天的。
这不是新鲜玩意儿,这是我们上古文明沉淀下来的文明精髓!
花钱的多少,决定这件事的隆重与否,凸显这件事的主人翁地位高低,贫富与否!
皇帝的地位多高啊?
那可是站在凡夫俗子,天下全人类头顶上的上天的儿子啊!
皇帝多富贵啊?
四海之滨莫非王土,中原之富,乃王之所有!四海之内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自然资源、矿产都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所有的财富,都可以说是皇帝一个人所拥有的!
如此人物,如此神人,岂可用凡夫俗子的低俗的方式去继承如此显赫的权力,如此富有的财富的?
所以就让六部之一以及外交机构来共同处理皇帝登基仪式这件事!
不但要让这件事在本国内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地举行,还要通过大鸿胪这个外交机构让国外的属国也知道这件事!
既然是宏大的事件,宏大的仪式,那么就是由许多个小步骤汇聚而成的大仪式的了!
林媚简易一切从简,因为武帝征伐寒州,国库空虚,不宜铺张浪费。
三公们觉得林媚这是在示弱,立刻不同意,还说,“新帝登基之事有礼仪制度,有祖上规矩,所以新帝登基的仪式,应当按照礼仪制度,祖上规矩行事。而且老夫以为,一切事情,当依照礼仪制度以及祖上规矩行事!”
林媚用很有深意的眼神望一眼三公们,冷笑说,“好,一切依照礼仪制度,祖上规矩行事!”
新帝登基的第一个步骤----受百官恭拜!
按理来讲,只要老皇帝死了,朝廷文武百官跪在皇太子脚下一拜,也就承认了新皇帝,算是完成了皇帝即位的仪式。
但是,这样显得不是很隆重,体现不出皇帝的突出地位以及娇贵之处。
所以繁衍了很多虚假的步骤。
老皇帝死后文武百官会在朝堂之上将皇帝的孩子们拉到朝堂龙椅左右两旁坐下,确定皇太子是皇帝继承人,并且选择黄道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其实这主要的目的就是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推算皇太子即位的黄道吉日,然后跪拜皇太子,说出确定由皇太子变成皇帝的准确日期!
武帝十四年七月二十日这一天,朝廷文武百官聚首朝堂之上,就开始推算新帝登基的时间。
林媚一直没有参与,这一场朝堂会议的主角是三公。
三公们看到林媚见到皇太子王荥坐在朝堂之上,臭屁都不敢放一个,规规矩矩地让他们做主角,觉得很意气风发,就大发感慨,弄虚作假地掐着手指,推演吉日。
推演来推演去,都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黄道吉日。
最后还是挂着帝师,太师,司徒等多个看上去光鲜亮丽,威信颇丰的虚名的董光禄厉害,半眯着眼,嘴里念念有词,瘦如枯柴的右手大拇指在其他四个手指的关节上敲打按钮一阵之后,突然间灵台一阵光明,灵气入体,稀里糊涂的脑袋立刻灵光乍现,轻呼一声,黄道吉日便是出来了。
八月八日是个好日子,易交替、远行、婚嫁、祭祀!
董光禄询问在场的满朝文武,“八月八日乃大好吉日,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三公的人自然不会反对。
林媚的人就看着林媚,如果林媚说是好日子,那就是好日子,坏日子也是好日子。
如果林媚歪着鼻子说,“放你娘的狗屁,这是一个什么臭屁好日子?”
那么林媚的人都会纷纷哭诉八月八日他娘真不是一个好日子,多灾多难。哪怕是好日子都是坏日子!
林媚既然知道三公的意图和目的,自然是有了应付的法子,而且心中了然。
在董光禄看向他的时候,林媚拱手说,“八月八的却是个好日子,大吉大利。”
然后,满朝文武,在经历若干年每日朝堂吵闹之后,历史性地出现了第一次全票通过,一直赞同的盛景!
在第一个确定日期的步骤之中又分了若干的分支步骤。
由于无法考证,暂且不表。
第一个步骤完成之后,就是第二个步骤了。
第二个步骤是什么呢?
举国戒斋!
这个举国戒斋并不是真的全天下的人每家每户地戒斋不吃肉,老百姓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吃饭在家里,哪有这么多兵力去你家里翻箱倒柜找一块肉的?只要不是在大众广庭之下,公共场合之中大口吃肉就好。
这个举国戒斋,主要是体现在皇帝继承人本人的身上!
官员们想吃肉了可以偷吃,也没人管。
如果皇帝继承人想吃肉了也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让大臣知道了,即使大臣知道了也不能让礼部、大鸿胪主管新帝登基仪式的官员知道了,同时也不能让谏官以及史官知道了,他们会谏言的,这事就捅出来了。
总而言之,在文明国度之中,礼仪之邦之中,只要皇帝继承人在登基之前的戒斋之时吃肉不被捅出来说事也就没事!
戒斋的时候,不能吃肉,不能穿皮毛衣裳以及显色过于鲜艳的衣裳。
原来的一切的奢华生活都要从简,还要面壁苦读顿悟。
戒斋要戒斋到什么时候去了呢?
要从“受百官恭拜”之时确定登基仪式日期起到登基仪式举行的前一天结束。
也就是说八岁的皇太子王荥小同志要从七月二十日中午开始,到八月七日凌晨这一段时间开始不能吃肉,不能穿华丽的衣裳,还要面壁苦读顿悟。
原来每天一餐十来个花样肉食菜样突然变成了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没有油水,王荥哪里会同意?
所以王荥小同志就会偷偷模模地去吃肉。
一切从简倒是没事,衣服嘛,只要不冷不热,也就无所谓了。
一切从简也没事,反正呆在皇宫里,哪里也不去。
但是面壁苦读顿悟对于王荥而言,又是一大难题。
一个八岁的孩子,贪玩这是必然的。
要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整天坐在一个小黑屋里,对着祖先画像苦读,顿悟。这哪里又可能的?
所以王荥又在本该是面对祖先画像苦读顿悟的时候偷偷地跑出去玩去了。
第三个步骤----祭祀!
祭祀又分三个步骤。
第一是祭天。
第二是祭地。
第三是祭拜祖先!
祭祀仪式举行就是在皇帝即位仪式的当天,只不过是在上午!
一般而言,祭祀的仪式只有两个时辰,要在午时到点的时候结束,然后在午时钟声敲响的时候立刻举行新帝登基仪式,这是说明新帝“如日中天”的意思!
祭天的地方是在皇宫内的卫阳宫举行。
现实文武百官来到卫阳宫的宫殿左右两侧,垂首恭敬站立在两旁。
然后就是龙辇仪仗队,数百个礼仪宫女手持花瓣、银纸、幡旗、灵仗之类的东西,一路浩浩荡荡地簇拥新帝前来祭拜上天!
卫阳宫的宫殿正北方摆着一块“九天诸神”的灵牌,灵牌摆着的是各类牲口的煮熟了的头,以及四方守护神的青铜像,再过来是一个大的九角青铜鼎,鼎身雕刻着双龙戏珠的图案。青铜鼎之中放满了燃烧的冥纸,青铜鼎里的火烧得很旺!
在青铜鼎的左右两边站着两个司仪,恭请身着盛装的皇太子王荥前来祭拜九天诸神,祈祷上天照顾大新子民,给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的愿望,然后就给上天以及九天诸侯敬酒。
敬酒之后,就是跪伏在事先准备好的席子上,双手举起拜服下来,脑袋抵在席子上,一动不动地等候司仪的宣告上天的文书。
王荥跪下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跪拜下来,用头顶着地面。
两个司仪就举起祷告上天的文书,用阴阳怪调的声音宣读!
这类活动在每一次的武帝举行祭天仪式上王荥都有参加,显得格外的繁琐与沉闷,尤其是祷告上天文书这一段。说的都是一样的话,枯燥得很,而且时间还特别长,足有两刻钟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以上!
所以之前王荥在参加由他父皇武帝举行的祭天仪式的时候,他都是趴在地上睡觉。
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前晚被师傅董光禄拉着复习登基仪式,搞得很晚都没法睡觉。而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被叫醒了,这几天戒斋也一直没有睡好,这样趴着一动不动自然容易瞌睡。
小孩子也没有想那么多,就直接睡了。
司仪宣读完了祷告上天的文书之后,说礼毕,所有官员都站起来了,就王荥没有站起来,吓得他们又跪下。
司仪再一次说礼毕,还敲钟了,可王荥还是没有反应。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这般,可把三公给急坏了。
董光禄立刻明白,暗骂王荥糊涂,怎么可以在百官面前在如此重要的仪式上失态呢?
于是董光禄立刻示意司仪,让司仪将王荥给请起来。
王荥被请起来之后,就参加祭地仪式,这一次王荥没有失态。
祭拜完祭天祭地仪式之后,就移驾东陵宫。
祭拜祖先自然就会有司仪讲述王家祖先打下江山的艰难,以及先帝武帝的惨死这事。
祭拜的时候还有司仪装神弄鬼,挥舞桃木剑之类的法术把戏。
这是阴阳家的人操办的事情。
阴阳家仪式一个人嘴里念念有词地念着阴腔怪调的咒语,一个人宣读着武帝此生。
两人都是嘴里念念有词地或悲伤或喜悦地发出怪腔声调,还同时搔首弄姿地干一些让人觉得好奇的举动!
三公在下面看得有一些皱眉,他记得这个节目计划之中是没有的吧,怎么会有变化了?
现在他不明白,但是下一刻他就立刻明白了。
一个阴阳家司仪宣读到武帝惨死部分来了,群臣哭泣。
尤其是皇三子王允哭得最厉害,声音嘹亮,凄惨不已。
这不是王允想要的,而是跪在王允身后的一个大臣狠狠地什么东西在王允的上刺了一下,本来就跟随大众而哭的王允就哭得厉害了。
而台上本来还安分的司仪突然失态了,怪调变得越来越怪了,而且在挥舞桃木剑的时候动作更加的夸张与好笑。
穿着装神弄鬼的衣裳,跟蛤蟆一样有跳有舞,面部表情实在是很丰富。
下面的人看不到仪式的面部表情,但是王荥却是看得清楚。
就是因为王荥看得清楚,所以出事了!
王荥没有压制住自己,在他弟弟王允大哭的时候,他突然失声大笑起来。
王荥的笑声如惊雷一般,炸响在哪一些顾着悲伤的所有人头领之上。
三公们立刻面色苍白,在心里惊呼不好!
王荥虽然也发现自己失态,立刻忍住笑声,但是为时已晚!
董光禄结合此情此景,想到为什么台上的阴阳家司仪会不按照安排行事,其中糊涂之处,他立刻明白,此事全是林媚安排的!
就在董光禄想明白这事之后,林媚果然发难,又哭又闹地跪拜在地,大声说,“先帝啊,您老为大新江山鞠躬尽瘁,所有事情躬亲自为,恐寒州雪族肆掠我中原,不惜重疾之躯,率军亲征,只为大新百姓安定,只为皇家基业供后世享受,千秋万代啊!适才臣等感念先帝之劳苦功高,英年早逝之凄切,却不料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遭受太子嘲笑。先帝驾崩守孝之期,太子应礼仪规矩,祖上规矩戒斋之时,却不受礼仪规矩,祖上规矩偷食荤食,此乃不应天命,不忠古训也!祭天之时,新帝昏睡,不顾天威,此乃不敬九天诸神也!祭拜祖上先帝之时,群人恐慌悲戚,唯太子欢颜大笑,此乃不孝先祖也!如此不尊礼仪,摒弃祖上规矩,不敬上天,不孝祖上之不忠不孝不敬之帝,臣等何以辅助之?仪式备受玷污,恐遭天谴,何以再为继?”
林媚以王荥在祭天之时不敬上天昏睡、祭拜先祖之时欢颜大笑不孝祖上,此等行径沾污了神圣的皇帝登基仪式为由,停止新帝登基举行仪式!
这一提议遭受到了三公派的阻挡。
董光禄说,“仪式乃礼仪制度祖上规矩所定,且能在举行中断说停止就停止的?”
林媚即刻反驳,“礼仪制度之中,祭天时要恭敬,太子尚未登基便是不敬,于礼仪制度不符。司徒大人何以再以礼仪制度论事?祭祀先祖之时,欢颜大笑,此乃不孝,司徒大人何以拿祖上规矩论事?司徒大人乃举国礼仪之表率,天子之师,如此行径,司徒大人以为,没有违背礼仪制度,祖上规矩的么?如此不尊礼仪制度,不忠祖先规矩之人,何以继承朝廷大统?我以为,新帝之事,当另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