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汉王宇文赞和宇文赟是同胞兄弟,均为武帝皇后李娥姿所生,目前并无官职和差事,若非朝会他也不会露面。他连同毕王、酆王便是新生代九王的代表人物。宇文赞见大哥发火了,便转向御座跪下,腮帮子鼓鼓地说:“皇兄,臣弟不会绕弯子,今日到要问个清楚,这大周天下到底是我们鲜卑人的还是他们这些汉人的?”
此言一出,群臣侧目。
宇文赟不由自主翻了一下白眼,他刚才涨红的脸又恢复了贵族式的苍白,叹了口气说:“二弟啊,你怎么能问出如此荒谬的问题?现在都什么年月了,你还在做胡汉之分。如果你非要分清楚的话,大周皇室姓的是宇文氏,你也位列其中。”
“那就是说大周还是我们鲜卑人的大周咯?可皇兄啊,臣弟可就不明白了,既然还是我们的天下,你为什么如此宠信重用这些汉臣?自你登基以来,在他们的怂恿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杀戮、打击、排挤我们鲜卑的自家人,你就不觉得他们居心叵测吗?”宇文赞说得又愤怒又委屈。
空气凝固了,胡人们纷纷点头,汉臣们面面相觑,胡汉对立情绪仿佛瞬间就要死灰复燃。
宇文赟霍然站了起来,咬着牙说:“没想到太祖早就制定的胡汉一体政策至今也没能泯灭你们对汉人的偏见。既然话已说到了这个份上,今日不妨就将其说清楚。要知道我们现在统治的是中国,不是边陲一隅,治下之民几乎全是汉人,尊奉汉学、致力汉化才是巩固胡汉一体大国的根本国策。统治者若没有包容四海的胸怀,怎么可能立足中原?更不要谈什么统一天下了。这是个极其浅显的道理,难道你想不通吗?”
我不由在心里冷笑:大道理到是说得不错,似乎有不亚于康熙的见识,其实说到底就是打压旧权贵,建立自己的新势力,跟民族血统无关。
宇文赞抗声道:“臣弟没有质疑胡汉一体的国策,只是想不通为什么要以打压胡人为代价。”
宇文赟喝道:“说清楚!哪来的什么打压?!你是说齐王不该杀吗?他是谋逆,人人得而诛之,这与打压胡人有什么关系?还有五王,封国是何其尊荣的一件事,先帝们有哪个对亲族给予了如此高的待遇?天对叔王们的殊遇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何来打压?至于齐王余党,他们两番行刺,岂可置之不理?何况齐王余党中汉人不在少数,这又与打压胡人何干?”
宇文赞有点语塞了,除非他敢给齐王谋逆翻案,除非他敢说五王封国不是恩赏,虽然都是事实,却没法说出口,否则就等于公然反对太上皇,杀身之祸恐怕就会骤然降临。他沉默着回头看毕王和酆王,他们也都紧锁眉头,一时找不到抗辩的说辞。我暗暗摇头:这些年轻王爷们确实太女敕了,比之那五位长辈王爷,相去岂止三五百里。靠他们这些愣头青,又怎么可能保得住大周江山?
宇文赞咬咬牙说道:“臣弟是对四辅官的调整有异议!”
宇文赟打了个哈哈:“你是在替人出头吧?说到底还是争权夺利,非要高举什么胡人天下的大旗。为兄告诉你,四辅官不同于百官,任免由天亲定,没有讨论的余地!”
宇文赞拧起脖子说:“臣弟还是要说,四辅官权重,不应以汉臣为主。去年设置时越王为首、蜀公为次、申公为三、随公为四,今年初调整,蜀公为首、代王为次、申公为三、随公为四,臣弟等绝无异议。但此次调整,随公身兼大司马、大前疑,又是国丈,权势过甚,恐有不妥!”
大殿里立即沸腾了,虽无人高声喧哗,但那么多人一起窃窃私语,其声势也颇为惊人。宇文赞的话等于公开与杨坚为首的汉臣们宣战了,岂能不让人心惊?显然很多汉臣都想说话,但他们都不敢出来说。汉王的话无异于在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必然刺伤了所有汉臣,他们当然想出来为自己说句话。可他们即便说的都是实话、公道话,那也都会被视为与王爷对立,企图争权夺利,等于证明了其心必异。
这个时候杨坚当然坐不住了,他起身出班,恭恭敬敬地跪下说:“天元大皇帝陛下,汉王所说乃老成谋国之言,臣虽忠心耿耿,拥此重权心下惶惶,一个权倾朝野确非社稷之福。敢情陛下允臣退出四辅之职吧。”
汉王、毕王、酆王都不无惊讶地看着杨坚,他们二十还没冒头的年龄加上身体里的胡人血液,使他们看不明白杨坚的举动。
宇文赟说:“随国公不必畏缩,无私者无畏,你既有忠心,何必害怕手握重权?天一言九鼎,怎能朝令夕改?!”
杨坚跪在那里还没答话,大司徒长孙览站了起来,走到御阶前先给宇文赟和我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对汉王、毕王、酆王说:“请问各位王爷,可知齐国覆灭的原因吗?”
毕王道:“他们皇室昏暗、荒婬,齐后主更是宁要美人不要江山,因此灭亡,这谁人不知?”
“毕王说的不对,齐国的覆灭从根本上说是因循守旧、排斥汉臣、拒绝汉化导致的恶果。他们坚持鲜卑旧俗,不接受汉学,憎恶读书,不但不重用汉臣,还经常杀戮汉臣,到了齐后主时期,汉臣几乎杀戮殆尽,朝廷上下都是胡人勋贵。不以汉学治汉人,其结果如何呢?
而秦赢如何从蕞尔小邦跻身强国行列又最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呢?那时不以族论,以国论,非秦人均被视为异族。而穆公之百里奚、孝公之商鞅皆非秦人,很多老秦人也极力反对将军政大权交与异族,谁愿意相信一个他国人会真心帮助秦国强大,而且强大起来的目的就是要灭掉他自己的祖国?但穆公、孝公都是明君,在他们的坚持重用下,秦国才跃升为霸主强国,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所谓异族志士能人投奔秦国,使得赢政时期人才济济,统一天下水到渠成。”
长孙览风度翩翩的一番议论,引得在场汉臣们纷纷附和,三个年轻王爷却无言以对。长孙览是鲜卑豪门贵族,他都站出来替汉臣说话,王爷们就算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也难以启齿了,何况长孙览说得字字入理。其实我知道他不过是以大道理做幌子,用秦穆公、秦孝公做高帽子,暗指杨坚有百里、商鞅之才,隐喻小皇帝将来必可统一天下,真可谓高妙。说穿了,他和杨坚私交甚厚,根本就是出来给杨坚抱膀子的。
宇文赟高兴地点着头说:“薛国公身为勋贵,见识远大、胸怀宽广,说到点子上啦!此事不必再议,请随公起来吧,就位大前疑。”
一直没敢插嘴的郑译立即高呼:“天皇大皇帝陛下圣明!”
大殿里随着响起“天皇大皇帝陛下圣明!”的呼声,但明显有点参差不齐、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