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二十二章 6.江陵危局

作者 : 哭之笑之

(-

周法尚闻言,不由仔细看了看韦孝宽的神情,面露疑惑,试探道:“瞧大帅不慌不忙的模样,莫非早已在您的神机妙算之中?”

韦孝宽点点头:“无需什么神机妙算,叛军唯一的出路就是西去,别无他途。”[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r/>“啊?”周法尚大惊,“既如此,几日前我与帐中几位将军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大帅当时为何不置可否?反而在单将军出征时,叮嘱他在黄城东侧扎营,不可轻敌冒进,这是何缘故?”

“三千骑兵,阻挡不了上万步骑西遁,徒增伤亡而已。”韦孝宽微笑摇头。

“那……那也能为平叛大军赶到争取时间啊……”周法尚说到一半忽然兴奋地瞪大了眼睛,“哦!莫非……莫非大帅早有安排,在黄城之西暗藏伏兵,令单将军在东扎营不过是疑兵之计,促叛军西遁,对吗?”

“哪里有时间调兵迂回到黄城以西埋伏啊?”韦孝宽笑了,“老夫就是要纵其西逃,让他们去奔袭江陵。”

“江陵?!”周法尚怔住了,愣了一会才急道,“江陵大城,水陆要冲,城坚粮足,一旦落入叛军之手,平叛可就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了。大帅此举有何深意吗?”

韦孝宽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低下头指着棋盘上一颗处于棋盘二路正被三颗白子打吃的黑子,不疾不徐地说:“如今江陵西之巴蜀、北之荆襄、西之淮南三面皆为我大周所有,其南边又是与萧梁有篡国之恨的南陈。便如这颗黑子,三颗白子打吃,其仅剩的一口气却已是棋盘的边缘,它还有存在价值吗?”

周法尚愣愣地看着棋盘,忽然领悟,大叫道:“明白了,大帅这使的是驱虎吞狼之计啊!借叛军之手灭掉南梁小朝廷。”

韦孝宽淡淡一笑道:“也谈不上什么驱虎吞狼,充其量不过是驱猫吞鼠而已。只因屠猫易,而投鼠却忌器啊,便须先借猫的爪牙一用喽。”

周法尚点点头,示意明白了其中的政治智慧,萧梁已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北周不便自己动手消灭藩国,借刀杀人自是面子里子俱佳的选择。他不由心下钦服,十分感慨地抱拳道:“大帅的眼界真是宏阔无边啊,竟能跳出这纵横十九路的战场,思虑和谋略简直到了大道无形、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了!”

韦孝宽却皱着眉头盯着棋盘,喃喃道:“别给老夫抬轿子了,这纵横十九路的纹枰之内,老夫可已是四面楚歌、黔驴技穷了啊!”说罢默点了一下棋盘上的黑白子局势,己方的黑棋已无力回天了,便推枰认输。

周法尚收着棋子却见韦孝宽忽然面带忧色,当然不是为输棋而不快,想了想问道:“大帅是不是担心叛军攻占江陵后不诛杀萧氏?”

韦孝宽摆了摆手道:“这是你的疑虑吧?若如此老夫岂非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不过老弟你尽管放心,宇文纯势必诛萧灭梁。其一,诱惑叛军亡命的正是江陵城和皇宫中的金银财宝,劫掠杀戮必不可免;其二,叛军的旗号是反天元不反大周,自不能去拥立萧氏,而萧岿也不敢归顺宇文纯,因此他们二者必不能共存。”

“大帅算无遗策,那还有何疑虑之处吗?”周法尚问道。

韦孝宽点点头:“还是有啊,怕只怕萧岿惜命,弃城北逃……”

————————————————————————————————

江陵,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因其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自古便是水陆要冲、东南重镇,乃是名符其实的荆楚名都。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继位后迁都于郢,建城于纪山之南,故名纪南,楚人惯性称都城为“郢”,故又名纪郢,遗址就在江陵城北。已历经三百多年积累和发展的楚国,在牢牢控制了江汉平原之后,如虎添翼,迅速跃升为大国之邦,才有了不可一世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那时的楚国北上图霸,灭国达五十余个之多,差不多将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吞并殆尽,故史书有载:“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直到公元前506年,在中国古代的一代兵圣孙武的策划下,吴国出奇兵袭楚,五战五捷,直下强楚都城郢。楚国自此式微,也不得已迁都离开了江陵。公元前491年,楚昭王才重回江陵,还都纪郢。此后楚悼王用吴起变法,楚国又重振雄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也就是说,江陵既托起了楚国的崛起也成就了楚国的再次复兴,可谓楚国的风水宝地。虽然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将白起拔郢,尽毁都城,江陵的繁盛至此烟消云散,但其兵家必争的要冲地位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又在东汉三国时期显示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东吴吕蒙奇袭江陵、擒斩关羽,从根本上奠定了蜀汉先亡的历史结局。来到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江陵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在了风口浪尖。

此时此刻的江陵城中,已被一场飞来横祸搅得是人心惶惶,大周反王宇文纯率五万大军朝江陵扑来的消息已闹得沸沸扬扬。在萧梁小朝廷的皇宫之内,群臣围绕在皇帝萧岿周围,密密层层、聒噪不已。残梁政权虽然对大周称藩,却依旧延续着南朝正统汉文化的朝廷体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加之地盘狭小,几乎就是个城邦之国,就显得官员特别的多,而且差不多都集中在朝堂之上,好不热闹。

大臣们的意见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认为江陵城坚粮足,只要固守一段时间,大周的平叛大军就会赶到,救他们于水火;另一派主逃,认为缺兵少将,无力坚守,立即北逃托庇于大周,方可躲过此劫。虽有个别主降的,但很快就被主战派和主逃派的口水给淹没了,别说反王宇文纯号称才五万大军了,就是有十万大军,他也终将不是泱泱大周的对手,迟早灭亡,降了他,铁定的自取灭亡外加身败名裂,萧梁也将因此不容于大周而覆灭了。

看着唾沫横飞争吵不休的群臣,年龄还不到三十八岁的萧岿显出异乎寻常的衰老,看他憔悴的面容和眼中无尽的忧愁,仿佛就要重演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悲情戏。他终于抬起因消瘦而骨节分明犹显颀长的手,示意群臣不要再争论下去了,用暗哑的声音问道:“城内百姓此刻是何反应啊?”

群臣一阵面面相觑,竟无人能答,到是站在萧岿身后的宦官内史令趋前一步回道:“陛下,全城百姓感戴您这些年来的仁政恩泽,都愿追随陛边,陛下留,他们就留,陛下走,他们就跟您一起走,全民如此,令人感慨涕下啊。”

萧岿闻言不禁黯然神伤,热了盈眶。

主战派的大臣仿佛受到鼓舞,立即大声主张道:“既如此,更说明要坚守城池了,守则民心可用,不患无兵。若是北逃,百姓跟随,一路逶迤,无法快速月兑困,陛下恐难逃贼兵的魔爪啊。”

主逃派立即反驳道:“陛下有禁军护持,快马加鞭,怎么会难以月兑困、落入魔爪?”

这时萧岿说话了:“寡人生逢乱世,天下分崩,故此自幼熟读《三国志》,还记得‘蜀书先主传’中这样写道:‘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随员建议刘备抛下百姓尽快摆月兑曹魏追兵,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正因为刘备有如此仁义襟怀,才终成一世霸业,三分天下。同样发生在江陵,唯一不同的是刘备扶老携幼投奔江陵而来,寡人却要拖家带口舍弃江陵而去,寡人虽不敢自比昭烈,却也不愿输与古人。怎忍心将阖城百姓拉入背井离乡之路,置于铁蹄践踏之下而独自逃生呢?何况……何况社稷宗庙先皇灵位皆在江陵,一旦弃之,谅那连黄城小郡都不放过的禽兽贼兵,岂不是……岂不是……”说到这里竟泪如泉涌、语不成声。

在场的大臣们无不跟着唏嘘,主逃派彻底沉默了,主战派则愈发群情激奋起来,纷纷奋袖出臂慨然请缨。内史令见状也抹了一把眼泪,对萧岿道:“陛下,奴斗胆提个建议。我朝向大周朝廷的求救文书虽已发出,却恐怕远水难解近渴。不如就近向封国在丰州武当、安昌郡的大周越王求救,他若领兵来救,旦夕可至啊。”

此言一出,有不少大臣纷纷附和。那武当郡距江陵不及长安距江陵的一半路程,也就是说求救所需的时间可以节省大半,救兵到达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大半,且无汉水阻隔,很可能比韦孝宽的平叛大军来得还要方便还要快,这一建议怎能不令人振奋?

萧岿拭去泪痕,立即叫来笔墨亲笔书写求救信函,抬头写的是:大周君主国神武越王盛殿下如晤……。

更多到,地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公元579最新章节 | 公元579全文阅读 | 公元579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