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只有一生一世,如何对待自己这独一无二的一生一世,这取决于自己。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所诉,他认为他这一生的价值就是把《史记》写完,这部《史记》穷尽他一生的心血,《史记》的成功与否,就是他这一生的价值。
他的这种价值观,让我想起批阅十载的《红楼梦》,曹雪芹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谁说“万无一用是书生”,他们宁可用一生的心血来完成自己的“空文”,实际上不是“空文”,篇篇皆是锦绣,皆是金玉之声。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给我们美的享受是无尽的!
我钦佩这种价值观点!
说到生命的价值,我想到了一个老生常谈,就是生与死的论谈,司马迁也说过“生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这个价值的定格就看自己怎么界定。
你认为你生命的价值在于“快乐的活着”,于是把一切义、道德都抛于脑后,这对不对,这种观点在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上显然站不住脚,可是在人情上却是可以说的通的,人生苦短,为什么不让有限的生命,尽可能走完他该走完的历程。
夭折或者是突发事件导致的死亡是多么的可悲。
我看过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书,其中有一篇课文,老师强调要背诵,名字叫《歌唱二小放牛娃》,这首歌不能说写的不好,我小时候就能唱,这首歌经典的可以家喻户晓。可是当它再次出现在眼前,出现在教科书里的时候,我很颤栗,这里歌颂的是什么,宣扬的是死亡,是舍生取义的精神,一个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男孩,明知道把敌人引到埋伏圈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却面对死亡只有坦然,我感到生命之轻,不能承受那个小小年纪的孩子对自己生命看待如此的轻松,他那一刻从容就义的时候,看到的一定是父母奖励的微笑,亦或者是那些老师或革命们奖励的笑容,他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牺牲自己来成就一种大义,我觉的这些让一个孩子来承受,太可怕了,可是我在歌词里看不到作者对这小小生命的怜惜,看到的是一种宣传,作者写的是一种让大家都学习和效仿的蛊惑。
我感到很悲哀。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自己,为什么大人要把一些自己的是非观加于孩子的身上。让他小小年纪就背负这样重的理念,从而造就这样的悲剧,是的,《歌唱二小放牛娃》,我在这首歌里看到的是一个悲剧,只要是悲剧,不管如何都不应该提倡,不是吗!
生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他的价值观的取决应该在于主体的自己,从人的本性来说,个体往往崇尚的是一种快乐,绝不是那种对生命的看轻,为了某种大义去报废自己的生命!
我欣赏司马迁的思想,他的活法是一种崇高,因为要完成《史记》苟活的思想,人不是完全因为偷生而活着,但却可以为理想和抱负偷生,这种抱负的价值是一种自我的实现,不是在一种教条下发生悲剧。如那个放牛娃,小小年纪就遭横死,多么悲哀!他这一辈子就活在这首歌词里了,他的生命呢?还没有发生和度过就凋零了,多么让人不能接受!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自己,不是来自任何人的眼光和嘉许,我认为什么是这一生的快乐,那就是我这一生的价值,这不是信仰的崩溃,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爱,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爱的人,还谈什么崇高呢?
生命只有存在才有价值,才有取决权,我欣赏司马迁的生命的价值观,怜惜可怜的放牛娃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