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榻坐于桌前,她倒了杯清茶给我压惊。
“移光,这是什么声音?”
她侧耳听了一番,浅笑道:“回娘娘,这是寒山寺的钟声,每夜三更都会敲响。”
我沉思,幼时初次听村里长者提起姑苏,说的是月落乌啼,夜深人静,渔船孤火和古刹钟鸣伴漂泊的游子入眠,那便是我对姑苏最初的印象,如此说来这寒山古寺的钟声果真不假。
响彻深夜的幽幽空灵,何时把他带回姑苏?
犹记得谁人吟唱:
秋落残阳梦离别
闻琴声悠悠
前世沧桑却不忘
爱会永久
相见在桥头
白驹过隙又一生
醒来痕梦已过
曾许享受人生烟火
枫叶已落
遥望无人桥头
燕飞南阙春又来
人去不复还
一生天涯别两端
秋叶离寒
落泪人间温暖
身在异乡分彼岸
来世枫桥相伴
梦醒秋去红叶满山
又到客船
用情难离聚散
浪迹天涯
寻找钟声敲响的中转
你在远方是否会唱起
那首古老的离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
①寒山寺: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春秋时期还未出现,因小说环境需要,伊人将它的存在的时间提前,在此注明。
②歌词选自朱彦清原创歌曲《枫桥夜泊》。词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源自唐代世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伊人在此借以渲染气氛,并非扭曲历史时空。
Part28
“移光,宫里有会飞的纸灯吗?”我郁郁望着窗
外惨白的明月。
“娘娘,现在不是元宵,要那个做什么?”移光纳闷。
“你拿来便是了,我自有用处。”
她出去模索了好一阵,才为我找来一盏。我把它撑开,点燃灯芯,学着那夜明月湾夫差的动作松开手任它飞向窗外,慢慢腾空。
“娘娘,你这是……”
“这灯是我为大王点的。”
“可是大王身处遥远,怎能看到你的灯呢?”
“看的到。”我淡然一笑,“心诚则灵,我知道他一定能看到。”
我在灯里系了一张布条,祈求他平安归来。这是民间的习俗,在生辰之日点灯寄月,将心愿写于灯内,可佑心愿成真。
独坐三更,静听寒山寺的古钟,毫无睡意。
“娘娘,时候不早了,移光服侍你歇息吧。”
“你先退下吧,我想一个人再坐会。”
她见劝不动我,也不再说什么了。
我在琴台前坐下了,指尖辗转,抚了一曲“妾思君”,终无心再弹,弃了琴,想出去散散心。
开门的瞬间,天地静止了。怎么会……他此刻就在我眼前,是幻觉吗?
我伸手碰触他的侧脸,是温热的,真的是他……多月的沧桑为他腮下添了一层短髭,须上俨然凝了寒夜的霜露。
我心潮澎湃,难以自制地激动。
“大王……”我扑到他怀里。
他疼惜地抱紧我:“你非要寡人担心吗?”
我不答他,贴在他怀中止不住流泪,闻不够他身上的味道。
“这么晚了还不睡?开门出来做什么?不怕着凉?”
“大王都不怕,西施怕什么……”
他一把将我横抱起来,我毫无准备地慌了,顺势环住他的脖子。
“你怎么能和寡人比?寡人可以轻而易举抱起你,你能吗?”他看到我惊慌失措的模样不禁笑了。
“大王说笑,若是西施能抱起大王,岂不要把大王吓着?”我面含羞色。
他抱我进寝宫,我像猫儿般温顺地栖在他怀里。共浴清池,我替他卸了盔甲,看到他身上道道染有血迹的伤口,我震惊地失声。
温泉里,我小心翼翼地为他清洗伤口。每每接近他裂开的口子我都分外当心,隐隐感到他微微颤抖,心里深深地疼。
“西施弄疼大王了吗……”我轻声问他。
“男儿征战沙场,这点伤不算什么,寡人不痛。”
我沉默,手里的帕子还在为他擦洗,却别过脸不忍再看,眼角的泪落在池里打出悲伤的涟漪。夫差,你不痛,可是我会痛。
温暖的手指为我擦掉脸上的泪水:“你给寡人的,每一样寡人都想珍惜。”
我握住他的手:“大王今日何时回宫的?”
“寡人行至城门口在马上看到一盏灯迎风而上,知道那点灯的人一定是你。”
“大王那时就回来了?难道一直在殿外?”
“寡人不想惊了你休息,所以也没让人通报,可你就是不让寡人放心,”他唏嘘的责备中藏不住浓浓爱意,“寡人在你屋外站了好一阵,听到你的琴声,也听到你心里的愁。”
“大王风尘仆仆,定是连夜赶回的吧?为何不在途中稍作歇息,等天亮了再回来?”
“寡人急着回来见你,因为今日是爱妃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