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要从良 一呼百应

作者 : zgxjyu

躺在床上的梅香儒,有小厮轻手轻脚的给他盖上锦被。

那温软的大床,轻暖的被子却没能让梅香儒进入梦乡。

睡意一下跑得无影无踪,梅香儒两眼炯炯有神看着头顶上的丝网床帐;脑子里却是异常活跃。

想着明天他当众提出举荐右相时会是什么情景,他在心中把所有人可能有的反应一一模拟一遍,又把自己要做的,要说的理了个透,这才放下心来,人也有些迷糊起来,很快就失了意识进入梦乡。

第二日清晨,下着些微雨,小厮按他的吩咐,早早就来叫他起床,为他穿了夹棉的袍子,吃了早饭,又给他净了手,套了官袍才让牛大畚送他上轿。

梅香儒到时还真算早,朝臣们来得不过十来位,其中就有户部的莫尚书。

梅香儒跟所有人都热情的打了招呼,那笑容可谓春日暖阳般的灿烂。从他脸上谁也看不出会有一场风暴正等着他们。

梅香儒领着众人进了大殿,后面三三两两的官员陆续到了。

雨却越下越大,哗哗的声音在大殿中就能听见,天很阴,殿中更是暗。有小太监掌了殿中的灯才能看清大殿中的一切。

终于在点卯之后,太监一声尖历的长声,宣布了早朝的开始。

皇帝看起来精神有些不济,眼底也有些暗青,想是昨夜没睡好。

在众人低头等待皇帝宣布今天早朝要商议的事时,梅香儒去先一步出班,奏道:“臣,数年来身体一直欠安,至使朝政懈怠,最近尤甚。臣请陛下恢复右相一职,选贤能之士任之,辅佐陛下共同处理政务,为陛下分劳。”

梅香儒只所以说是恢复,是因为在前朝褚国栋当宰相前,朝中一直分设左、右丞相。当时朝中还是重武轻文,所以左相为武,右相为文。后来褚宰相合并了两相的权力,由自己一人担当,称为宰相。因为他是文官,所以不但执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还大肆削减武官权力,派文官担任监军,处处限制武官,美其名日:防止武官造反。等先帝明白过来时,他已大权独揽在朝中经营多年,根深叶茂,撼之不动了,反而是自己的皇权被人架空了还不自知。

梅香儒接任宰相以来,也是东插一杠子,西插一手,不过他没有什么执政能力,也就没有像别人那样在拥有强大的相权后能有所作为。

满朝文武在褚宰相倒下后,就提议恢复两相,无奈皇上以他登基未久就改前朝规矩,恐引起混乱来由,缓议此事,这一缓就是五年。今日梅宰相旧事重提,正中众人下怀,一时间纷纷出班赞成梅香儒的提议。

从小处来看,目前推选出一位右相肯定是最好不过的,大兴危机来临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让他们扩大势力的机会。原本在褚国栋倒下时,被皇上钻了空子,他们没能争到宰相的位置。他们人虽多,可以处处牵制皇上,可那要团结一心才行,而大权实际上还在皇上手中握着呢。

大兴的危机在于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产量锐减、价格涨幅过快,以至造成了近5年来前所未有的百姓恐慌与军粮危机。

各地的官员呈上的报告显示,全国13个府郡,共有37个县面临粮荒,南方受灾地区,饥饿人口突破10万人,为过去5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隆佑5年冬,也就是今年的冬天将是大兴建立以为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不管是关心国计民生的保皇派势力,还是想借机发笔国难财的南、北方势力大族,如何以手中的粮食做为筹码,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还是虎视眈眈的盯着别人的口袋,打算分一杯羹都不希望大权掌在梅香儒这种不懂官场规矩,手段又阴又狠的人手上。这次他们被逼交粮十有**就是他给皇上出的主意。

原本纷争不断的两派势力为了共同的敌人竟有了前所未有的默契。

梅香儒已不去看皇上的脸有多黑。首先表示新的右相应该在六部尚书这些部堂高官中产生。

因为六部尚书中各方大势力均有人出任,比如兵部的鲁尚书就是鲁家人,刑部尚书周以期是周家的人,只因当时犯了事,被皇帝拿了小辫才不得不投到梅香儒的门下,他实际的身份并不能改变;而吏部的尚书王天卓更是王家的代表,户部的莫函简虽然一心向着皇帝,他背后的家族势力也不小,要不然皇帝再有本事也把他扶不上那个位置。小势力团也够不着说话争也百搭。

尽管皇帝再次黑着脸反对,这项提议竟全票通过。梅香儒没想到自己这个一向为人所一齿的宰相今天竟是一呼百应。

梅香儒手持笏板,站在龙案前,一脸慷慨的推荐吏部王尚书为右相。

王尚书本人暗喜,宰相,六部之首,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不经意间却望见梅宰相看着他,笑的一脸邪恶,顿时激凌凌打了个冷战。骂自己一声“糊涂”竟差点上了这小人的当。

现在选得是右相,也就是梅小人的副手,他要真舍了这有权有实肥得流油的吏部去了,还不定在那厮手下受什么气。

他就说嘛,这个一向龇牙必报的小人,怎么会这么好心不计前嫌的推荐自己做右相。说是右相,左相不放权,他这个右相就是摆设。

他恨恨的向那个紫色射影瞪去,那人却早已背过身去。

王尚书在百官还没从梅香儒扔出的重磅炸弹中清醒过来时,已快步出班奏道:“陛下,微臣才疏学浅,不堪当此大用。”见梅香儒一副被人窥破行囊的样子回头看他时,他得意的一挑眉,那表情分明是说想对他玩明升暗降这一招,你还女敕得很。

王家的人看到他出列反对,很快也明白过来其中的关节,纷纷出列,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阐明王尚书不适合堪当此任。

这也让大兴皇帝开了眼,他的大臣在官途上也有这么谦虚谨慎的时候。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宰相要从良最新章节 | 宰相要从良全文阅读 | 宰相要从良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