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夏末 文艺暑假

作者 : 紫怨梧桐

农场里的玫瑰花开得正艳,在这空寂无聊的空间里显得有些孤单,《没离开过》的旋律在耳边回旋,窗外炙热的阳光嘲笑着那些蔫头耷脑的绿色植物,花花绿绿的遮阳伞下是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应季节变换展示时尚魅力的陌生人,单车在校园的甬道中缓缓前行,别人的记忆变得那么丰满、有趣。

清秋的年少时光没有太多欢乐的记忆,在她的童年时光没有《哆啦A梦》,没有棒棒糖,没有漂亮的花裙子,似乎她的童年标志只有孤单。留守儿童,这似乎是一个已经普遍认识却又同时无可奈何地问题。在她的记忆里,爸爸妈妈把她留在老家,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对于亲情的滋味她并没能体会到多少。直到她十几岁才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喜欢忧伤,多愁善感也许就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吧!习惯了孤独与哀伤,就特别害怕见到那些让人伤心的事情。所以,与清秋的谈话仅限于《金粉世家》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永远的错过我们从未谈起。

清秋会习惯性的来我空间看看,很少留下只言片语,她说:“来你空间,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清秋的空间就有些单薄了,没有装饰,简洁自然,就跟她本人一样。

人们总是喜欢追求自由,对于自由这个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而我是属于那种对自由没有任何定义的人,对于自由这么一个虚无飘渺却又看似异常神圣的东西我无法给她一个定义,因为自由是未知的。看过一个电影,似乎里面有一句台词可以看做是对自由的一种定义:“真正的花草长在山野烂漫处。”喜欢看电影,喜欢看电视剧,喜欢看话剧,看这些被人标榜为艺术的东西就有这么一个好处,不经意间,也许就有那么一个桥段,那么一句台词,那么一段音乐,突然给你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人生启示,并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来的就是那么猝不及防,就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寓居乡间,每日以诗书茶水相伴倒不失为一种享受。这方土地不得不说是人杰地灵,至少在处处天灾的盛世此处却是年年的风调雨顺。田间没有什么可忙的农活,街面上就有了不少闲人,大家在树荫下相聚,说说家长里短,论一下平生见闻,闲适的乡村生活便悄然展开了。白天有茯苓聒噪,夜晚有各种虫鸣,寂静的乡村就不再显得孤单了。夜里有风,白天的暑气渐消,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孩子,不知暑假中的孩子是怎样度过的。有时我会梦见孩子,梦见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不知是什么让她那么伤心,我也不敢靠近。为什么会常常想起孩子呢?世间众生苦皆因痴起,放下执着方得真自在。可我终究是凡人一个,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我怎么能够逃月兑出去呢!

“记忆像倒在掌心里的水,无论你是紧握还是摊开,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点一滴流淌干净。”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好书,比起那些枯燥的史书更有文学趣味。读过文学史不难发现,文学其实是盛世文学,哪个朝代发达的是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精彩纷呈,越是思想自由开放的时期,国力就越强盛。凡是那种小家子气的文学占主流地位的朝代,全都是国力衰落,受气于世界民族之林。喜欢《诗经》,喜欢她的原始自然,透着人性的真实;喜欢汉赋,喜欢她的气势磅礴,精雕细琢的华丽;喜欢唐诗,喜欢她的自由奔放,巧夺天工的造化;喜欢上古神话,喜欢唐传奇,喜欢宋词元曲……每个文学精彩纷呈的时代都透着人情。耳濡目染的读过许多文章,就变得喜欢附庸风雅,偶尔也写几句歪诗记录下片刻感想。

“如是彼岸如是花,别君一夕各天涯,秋桐听雨渐歇日,当剪窗烛叙年华。”

此时正读五代词史那段,也许自己天生的喜欢风月自然之物,便于那些多愁善感的词人有了些许共通之处,也就变得喜欢睹物思人,其实这与思念无关。

小强说:“好有柴啊!”

我说:“就是缺一把小火苗。”

每有所感便汇成文字发在空间状态中,算是对远方的朋友报个平安,于是空间状态里就多了许多不和四六的汉字符号。

“桃李横斜映宝刹,慧心识得几莲花,凭他瑶池仙子顾,不入霄汉落酒家。”

飞叶说:“又是说的酒吧!”

我说:“哈哈,这次你可是猜错了!”难道我真的是一个酒鬼,跟别人经常提酒的事儿吗?其实我这人并不好酒,只是对于酿酒工艺的失传感到惋惜,如今拉个屎都要说出几百种经济学道理来,更何况是人生四大乐事之首的酒呢!

人一忙,记忆就变得格外脆弱,你看许久我都没有想到过孩子了。整日在书山卷海中畅游,脑子变得格外清晰,特容易发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也就是总有所得。为什么会这么久没有想到过孩子呢?这天月明星稀,我突然对自己发问,哦,原来许久没有留意天上的明月了。月色之下,天气微寒,月辉如水,遍洒天地,此时该有诗情,提笔在纸上写写下对远方所念之人的思念。

“懒罢文章信步庭,陋室空萦更漏声,蕉窗夜雨沥沥落,梅花三弄段断情。借得月宫三分寒,敢上青天揽明镜,若得入君子时梦,樽酒寄于寒月宫。”

至今已有半年多没有见过孩子了,相对于之前的三年三个月三天三个时辰而言,这样的等待时间并不长,可对于今后的十年而言这代表着二十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半年也只是弹指间。朋友说别说十年二十年,就是一年,也许你都没那个耐心等待。其实等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漫长,只是一次挥手,一次转身,罢了!

暑假的炎热被几场秋雨赶的去影无踪,不曾留意立秋的来临,连着几场秋雨就把我带到秋天,还是如此的身临其境。凉席已经不再适合简单的床铺,薄被子代替了毛巾被,每到夜幕降临,秋风习习,刺骨的寒气透过窗棂直逼的躯体,不注意保暖是不行啦!有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凉!”天凉了,该加件衣裳了。不知远方的她能不能听得见。其实我这样想完全是庸人自扰,乡村尚知四时变化,永远喧嚣的城市早已经把季节远远地甩在后面。犹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学校有不少女生依然穿着入时,把自己打扮的曲线尽显,在凌冽的寒风中花枝招展。秋天,那只是日历上存在的一个季节名词罢了,不知疲倦的城市只是拿她装饰下空洞的房间而已。这时的城市应该还是夏季好时节,各种比腰带宽不了许多的超短裙依然在闹市中尽情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于男人来讲,这是一种福利。

又梦见了孩子,在雨声中惊醒,窗外沥沥的雨声告诉我那只是一场秋梦。雨声不紧不慢,思绪却烦乱不堪,似乎孩子这时候也是如我一样醒着,跟我一样倾听这恼人的雨声,拿起手机,记录下此时所感:“梦断雨声频,忧卿寒玉枕,莲花池中曳,无酒泪盈樽。”

清秋说:“总是觉得距离我很遥远,每次说话都那么有诗文气息,自己觉得自己很俗。”我知道,可定是我说的什么话触动了她的某根敏感神经,其实我不是故意的,我尽量以一个古典文人的口气和你说话,那完全是因为我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我很珍视你,我说话那么深思熟虑完全是想让自己说的话尽量不要亵渎你的神圣,如果因为这样让你觉得我与你之间那么疏远,我恳请你的原谅,若是有什么冒犯之处,我在此向你道歉。

人们喜欢节日,不是因为这个节日是什么文化传承,更不是因为这个节日有什么重要意义,完全是因为一种借口。这种借口完全是因人而异,有人需要借着节日放松身心,有人需要节日放纵自己,有人需要节日表达爱慕,有人需要节日请客送礼,各种各样的借口全部寄托给各种各样的节日,我不得不说一句:节日很忙!

七夕,中国一个很具代表意义的节日,号称是东方情人节。这一天越来越近,人们都在忙碌着为情人节做些什么,不管是那些结过婚的还是没结过婚的都在为老婆之外的某个女人聚集精力,就为七夕这天不让情人失望。有七夕,我们首先要感谢牛郎织女这对苦命鸳鸯,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一个放纵自己的借口了。人们这天欢天喜地的与情人幽会是以牛郎织女一年的隔河相望为代价的,拿他们的痛苦成全我们片刻的欢愉是有一点残忍的。当然我不会这么睁着眼睛看他们痛苦的,有时候我会闭上眼睛。传说这天喜鹊会去天上搭一座鹊桥,在葡萄架下能听到他们相聚时的哭声,对于鹊桥我深信不疑,因为这天我确实不曾见过喜鹊,至于哭声我是从不相信的,因为每次我都是在葡萄架下睡着了还听不见他们的只言片语。既然是情人节,那么就应该与凡人一样有关于爱情的向往,思念心中所爱之人,然后写几句莫名其妙的话算是对这样一个节日应有的纪念。

“疏影横斜藤蔓长,欲遮河汉点点光,巧鹊解怜织锦绣,眷侣相携诉衷肠,星河清清无所恨,所恨日日只相望,孤影拈花暗伤处,思卿一曲断情殇。”

《断情殇》在此时出现最合适不过了,应时,应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初秋夏末最新章节 | 初秋夏末全文阅读 | 初秋夏末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