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三十章 唐人犒师

作者 : 康保裔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太白的这首诗真是写尽了洞庭湖口的风光……以前我只听说过泾渭分明,今日看三江口这里的江会,也是一个泾渭分明啊!”

一支由百余艘大舰组成的船队从长江的下游方向驶来,在三江口向左转入了洞庭湖,帆影成林,舳舻相接,劈波斩浪,煞是壮观。

在船队打头的那艘大舰上面,唐国德昌宫使的认旗迎风招展,船头的甲板之上,南唐的德昌宫使刘承勋一边驻足远眺,一边向身旁的大周客省使武怀节大发议论。

如果是单纯地听刘承勋的这一番话,不免会让人以为这是哪一位墨客骚人,跑到洞庭湖这里追忆前贤来着;如果是从岸上远观,则只见船头之人衣袂飘飘、帽带当风,倒是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味。

奈何武怀节就在刘承勋的身边,只看眼前这人脑满肠肥的样子,服饰上更是缀满了珠犀金翠,整一个贩夫走卒暴富之后的做派,也就让他这一番谈吐的效果大打折扣了。

德昌宫,那是唐国内帑库藏的名字,这德昌宫使自然就是为唐国主管着内帑的亲信官吏了。武怀节也听说过,江南自吴建国,到现在的唐国,前期据有江淮之地,现在也还有富丽江南,比起他国来最是富饶,山泽之利,岁入不赀,难怪可以把个德昌宫使撑得这般富态。

“惭愧,武某只是一介武人,大唐李太白的名头倒是听说过,诗却是压根不懂的。三江口的风光如何,我也一样是不懂的,只是在两个月之前,这里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水战,我军在此俘斩上万,获船四百余艘,那一战武某也是有份参战的。”

武怀节正是监军湖南道行营前军战棹部队,从三江口到潭州的一连串胜利都算是有份,这才得以从引进使判四方馆事升职为客省使,因此三江口的这场大捷无疑是属于他以之为荣的一桩经历了。

至于他这么说话,是不是有向对方示威的嫌疑,言辞之间是不是有点在暗示“此唐非彼唐”,武怀节自己不明说,刘承勋就不好去瞎想了。见对方根本就不凑趣,刘承勋也只能尴尬地笑笑了事,这次奉了国主之命前来岳州犒师,他还想多多巴结上国的官员呢。

刘承勋不去瞎想,却禁不住身边的其他人不想,鄂州牢城都指挥使慕容英武在一旁听了两个人的对话,不由得就是暗自在心中冷笑了一下。

江南向朝廷加输漕米,当然是出于朝廷自己的意思,国主可不会尽心竭力地主动凑上去。这纯粹就是朝廷以荆湖用兵需要增输漕粮勤王为借口,在江南的正常贡奉之上额外增加的负担,但是国主根本就无力拒绝。

虽然国主励精图治,但是毕竟继位的时日尚短,一系列的治政还来不及生效,淮南丧师失地的创伤还未愈合,即使明知道常年的贡奉和朝廷经常增派的捐输是割江南的肉增强朝廷,国主也是无可奈何。

看看南平和武平军的下场就知道,这还没有招惹朝廷的厌憎呢,仅仅是他们自身出了一点问题,让朝廷逮着了机会,天子就可以把中正平和的面孔一抹,恶狠狠地出兵兼并了。

如果江南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悍然违命,真要是惹得朝廷彻底地放下顾忌,兴师过江前来讨伐,就算现在国主的地位已经很稳固了,国力军力暂时也是难以抗拒王师的啊。

国主这回可是心头滴着血地发遣一百多艘粮船前来犒师的,也就是刘承勋这个贪渎狡黠之徒才会兴冲冲地细心督办,而且自武怀节登船之后,刘承勋就更是鞍前马后地忙个没完。

慕容英武看到刘承勋时时凑上脸去求蹂躏的巴结模样,忍不住就会恶意地想着,这人莫不是算计着国主终究是保不住江南,所以想提前为将来打算,以江南的公帑自结中朝吧?

却也难怪……这刘承勋算是南唐的勋旧了,早年事烈祖李昪,做的是粮料判官,升到德昌宫使,在这个位置上已经经历了三代皇帝——哦,现在是国主了。

管着钱粮这么长时间,盗用基本上是难免的,自从国主对中朝称臣纳贡以后,德昌宫使还一手经办贡奉事宜,这事进出账可比其他的更难以核查,贪墨只会更厉。其实就连慕容英武都听到过一些风声,难以相信国主会完全无闻,只是这种累朝的勋旧,国主一时之间还不太好动吧?

这种明显的贪官,心里面一定是有鬼的,那么心怀二端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慕容英武此番随着船队前来岳州,却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给南征荆湖的王师增输漕米,这已经是无可抗拒的事情了,那么就应该充分地利用一下,慕容英武此来正是奉了武昌节度使林仁肇的将令,明着是因为鄂州给船队增加了一批牛酒以犒师,慕容英武负责督运,而在暗中,当然是要刺探一下湖南这边的军情了。

可笑这个颟邗的刘承勋,他还以为林仁肇存的心思和他差不多呢,自从慕容英武登船以来,刘承勋虽然没有明着捅破那层窗户纸,却老是给慕容英武来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直让慕容英武心中犯寒。

不过至今为止,在江面是还看不出什么来,武怀节虽然会在谈话中经常自夸武功,不过那些话里面却是挑不出太有用的信息。

…………

然而一直到船队在岳州交卸了漕米,把牛酒送进了军营,慕容英武都没有能够获得什么重大的发现。

那些在三江口获胜、湘阴告捷、轻取潭州的船队,确实是回到了岳州暂驻,只不过那些船只很明显都是原先荆南军水军的,无论是船型、用料都强不过鄂州和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的水军船只,比起洪州和金陵的水军船只那就更是差得远了。

慕容英武并不死心,他也确实找着借口登上了周军的船只,确实认真地看过了,结果发现就连上面的武备都很寻常——防御用的女墙,攻击用的拍竿、抛石机和弩车,一点都不新鲜。

但是慕容英武可是根本就不会相信,周军就是凭着这种船队,竟然能够在三江口对岳州水军取得压倒性的大胜,要知道这支船队中间,就连水手都还基本上是原先荆南军的,荆南军与武平军的战力会差这么多,这完全就没有理由啊。

不死心的慕容英武继续努力,总算是在奉送牛酒犒师的过程中,找到机会模进去船队战兵的军营,看到了那支手中兵器与其他部队迥然不同的侍卫亲军,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他们手中的兵器无外乎就是火铳,这个慕容英武早在淮南的时候就远远地看过了,现在只怕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大周的禁军在用一种新兵器,名字叫火铳,威力特别猛,声音特别大,杀人特别狠。

比起在淮南的时候,现在的慕容英武只不过是可以凑近一点去看,不过那也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来,即使对他这种具备督造兵器经验的人来说。

周军的火铳很轻便,比慕容英武自己照猫画虎搞出来的要轻便得多,这个慕容英武不用看都早已经知道了。看着周军士卒用一根扁平的布带绑住火铳,然后随意地挎在肩上,或者轻松地操在手中,慕容英武那是怎样一个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他们的火铳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轻便,慕容英武还是不知道。

周军的火铳看上去就是一根铁管镶在形状奇怪的木把中间,那木把既不是木柄也不是木棍,而是前细后粗,前面细的部分倒是像木棍,可是后面粗的部分就古怪了,被做得弯弯的扁扁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这些东西,慕容英武倒是能够看得仔细了,但是看了好几天,琢磨了更长的时间,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根本就学不来。

先,把铁管做得那么细,还要能够正常地发射弹丸,这弹丸还得能够打得足够的远,慕容英武就是万万办不到的。任凭林仁肇开出什么样的悬赏,鄂州的铁匠们都没办法把熟铁管卷得更细更结实了,周人是怎么办到的,慕容英武不知道,他很想去知道,但是又完全无从着手。

其次,周军火铳上的木把形状肯定是有道理的,然而其中具体会是一些什么道理,慕容英武打探不来,自己凭空瞎猜就更是猜不出来了。而且自己这边连铁管都做不细的话,即使是生搬硬套地去学,那都根本没法学,鄂州的铁匠们打造的铁铳既大又重,必须要安装足够粗壮结实的木柄,军士们才好握持发射,即使是这样,如果铁铳的前面缺了支架,军士们也很难把它端平了。

慕容英武此行唯一的收获,恐怕就是在某一日偶然看见某个周军士卒往火铳的前端套枪头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奇思妙想很不错——因为有奇怪的木把,周军的火铳做得足够长,套上枪头以后,完全可当短矛使。

只是每当想起自己督造的铁铳那粗大的身影,慕容英武就只好遗憾地摇摇头了,用那么重的短矛,还不如当狼牙棒来使呢。

几乎一无所获的慕容英武怏怏而归,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志得意满一脸兴奋的刘承勋。在岳州犒师的这些天,那个客省使武怀节是一直陪着他,中间岳州刺史赵延勋都亲自陪同过一段,朝廷重臣对他如此礼遇,很是让刘承勋得意。

更多到,地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混在五代当皇帝最新章节 | 混在五代当皇帝全文阅读 | 混在五代当皇帝全集阅读